第十二章 嫡庶之别
關燈
小
中
大
哈……”
阿久不由得扭過頭去。
父親根本不理解她的心思。
“沒有比手足相殘更愚蠢之事了。
看看櫻井的信定、佐崎城的三左衛門,每當同族發生争端時,家族的力量就會被削弱。
不僅失去了代代相傳的安祥城,就連渡理、筒針也招來了敵人。
同心協力便可天下無敵,骨肉相殘必然走向末路。
你是否明白這個道理?”乘正一向是個和事佬,今日他特意跑來,似乎就是為了撫慰阿久心中的委屈和不平。
“我今日向三木的藏人進了幾句忠言。
城主的叔父對城主的軟弱也感焦躁不安,我告訴他,要想強大起來,就得靜下心,不能焦躁,在自己的力量還不夠強大時,要忍耐,積蓄力量,靜待将來。
” “父親!”阿久忍無可忍,扭頭對父親道,“女兒産後身子虛弱,想一個人待一會兒。
” “噢,我大意了。
” “女兒為城主生下孩子,七天了還沒得到城主賜名,女兒心中難過。
” “哦,該死,我竟忘了此事。
”乘正似乎剛剛想起,“阿久,你該高興才是,我今日來,就是要告訴你孩子的名字。
” “哦?那孩子的名字是……” “好名字,好名字,取了個好名字。
” “叫……叫什麼?” “惠新。
” “惠新……惠新……這與松平家祖上有何淵源?” “哈哈……”乘正笑了起來,但眼角卻噙着淚水。
“惠即智慧,新乃是新事物之新,惠新便是以智慧開創一個新世界。
多好的名字。
松平家從未有過這樣的名字。
小小的松平家擔不起這樣的名字,隻有掌管三千世界的佛祖的孩子才能擁有。
” “佛祖的孩子?” “對,也就是佛家弟子,這孩子是天生的高僧。
”乘正突然扭過臉,眉毛劇烈地顫抖。
“不能哭,不能哭。
和竹千代公子生于同年同月同日同時,并非壞事,而是一種幸運。
兩虎相争,必有一傷。
與其這樣,不如讓孩子從小入了佛門,一心為竹千代公子和松平氏的祖先祈福……” 阿久擡起頭,面如白紙。
“這……這……這是誰的主意?”她緊緊地盯着父親,聲音顫抖。
乘正又慌忙别過臉去。
“莫哭,莫要哭……”他似乎在自言自語。
阿久瞪大眼睛,瞧了瞧孩子,又看看父親。
同樣是廣忠的孩子,為什麼全城上下都為於大的孩子歡呼雀躍,對我的孩子不屑一顧?對于一個母親,僅此一點,已令人委屈、難過萬分,可父親竟然還要這個孩子一出生便出家為僧。
“不必哭泣。
不可因為眼前的一點不平,便認為是不幸。
”乘正似乎也覺得這個孩子十分可憐,雙手支地,看着嬰兒,抽泣起來。
“他們隻不過是俗世地位有别。
佛祖生于皇室,卻舍棄王位,創立佛道。
若是佛祖當年滿足于小國國王之位,又如何君臨三千大幹世界呢?” “可這不是普通的出家。
” “不,不,這樣出家才更有意義。
” “不,女兒不這麼認為!” “你這孩子真不懂事!那麼你怎樣想?” “孩子一出生便被人當成眼中釘。
女兒心裡難過。
” “唉,真拿你沒辦法,不是說不哭嗎?” 乘正為難地扭開臉,阿久又道:“出家,是因為看破紅塵而遁人空門,從未聽說過生來便要遠離塵世,出家為僧的。
您告訴女兒,究竟是誰作出的這種殘酷決定?” 乘正哽咽難言。
房間的一角,爐上水壺裡的水開了,咕咕作響。
“你真的想知道?” “對,為了孩子,女兒必須知道。
” “那麼我告訴你,這事是我提出,大家商議後決定的。
” “是您?” “阿久,你一定要忍耐,這個時代需要的就是忍耐。
人們必須克制心中的欲望,懂得忍讓。
人生在世無不如此,這是命中注定的。
” “父親……” “我到城中賀年,順便祝賀孩子的出生,發現一片歡樂之中,隐藏着一個難題,城主同時得到兩個兒子,而這兩個兒子乃異母所生。
這到底是吉是兇,連阿部兄弟、酒井雅樂助和石川安藝也難以判斷。
于是我便對大家說,此乃吉兆。
你能明白父親的用心嗎?阿久,你難道忘了父親當初為什麼把你送到城主身邊?這一切,都是為了松平氏啊。
松平氏隻有齊心才能興旺,我不能讓那些惹是生非之人接近城主……所以當初才将你送到城主身邊!阿久,這事是我的意思,你要忍讓,忍讓啊。
”說完,一貫奉行平庸之道的乘正兩手支地,哭了起來。
“松平氏内部
父親根本不理解她的心思。
“沒有比手足相殘更愚蠢之事了。
看看櫻井的信定、佐崎城的三左衛門,每當同族發生争端時,家族的力量就會被削弱。
不僅失去了代代相傳的安祥城,就連渡理、筒針也招來了敵人。
同心協力便可天下無敵,骨肉相殘必然走向末路。
你是否明白這個道理?”乘正一向是個和事佬,今日他特意跑來,似乎就是為了撫慰阿久心中的委屈和不平。
“我今日向三木的藏人進了幾句忠言。
城主的叔父對城主的軟弱也感焦躁不安,我告訴他,要想強大起來,就得靜下心,不能焦躁,在自己的力量還不夠強大時,要忍耐,積蓄力量,靜待将來。
” “父親!”阿久忍無可忍,扭頭對父親道,“女兒産後身子虛弱,想一個人待一會兒。
” “噢,我大意了。
” “女兒為城主生下孩子,七天了還沒得到城主賜名,女兒心中難過。
” “哦,該死,我竟忘了此事。
”乘正似乎剛剛想起,“阿久,你該高興才是,我今日來,就是要告訴你孩子的名字。
” “哦?那孩子的名字是……” “好名字,好名字,取了個好名字。
” “叫……叫什麼?” “惠新。
” “惠新……惠新……這與松平家祖上有何淵源?” “哈哈……”乘正笑了起來,但眼角卻噙着淚水。
“惠即智慧,新乃是新事物之新,惠新便是以智慧開創一個新世界。
多好的名字。
松平家從未有過這樣的名字。
小小的松平家擔不起這樣的名字,隻有掌管三千世界的佛祖的孩子才能擁有。
” “佛祖的孩子?” “對,也就是佛家弟子,這孩子是天生的高僧。
”乘正突然扭過臉,眉毛劇烈地顫抖。
“不能哭,不能哭。
和竹千代公子生于同年同月同日同時,并非壞事,而是一種幸運。
兩虎相争,必有一傷。
與其這樣,不如讓孩子從小入了佛門,一心為竹千代公子和松平氏的祖先祈福……” 阿久擡起頭,面如白紙。
“這……這……這是誰的主意?”她緊緊地盯着父親,聲音顫抖。
乘正又慌忙别過臉去。
“莫哭,莫要哭……”他似乎在自言自語。
阿久瞪大眼睛,瞧了瞧孩子,又看看父親。
同樣是廣忠的孩子,為什麼全城上下都為於大的孩子歡呼雀躍,對我的孩子不屑一顧?對于一個母親,僅此一點,已令人委屈、難過萬分,可父親竟然還要這個孩子一出生便出家為僧。
“不必哭泣。
不可因為眼前的一點不平,便認為是不幸。
”乘正似乎也覺得這個孩子十分可憐,雙手支地,看着嬰兒,抽泣起來。
“他們隻不過是俗世地位有别。
佛祖生于皇室,卻舍棄王位,創立佛道。
若是佛祖當年滿足于小國國王之位,又如何君臨三千大幹世界呢?” “可這不是普通的出家。
” “不,不,這樣出家才更有意義。
” “不,女兒不這麼認為!” “你這孩子真不懂事!那麼你怎樣想?” “孩子一出生便被人當成眼中釘。
女兒心裡難過。
” “唉,真拿你沒辦法,不是說不哭嗎?” 乘正為難地扭開臉,阿久又道:“出家,是因為看破紅塵而遁人空門,從未聽說過生來便要遠離塵世,出家為僧的。
您告訴女兒,究竟是誰作出的這種殘酷決定?” 乘正哽咽難言。
房間的一角,爐上水壺裡的水開了,咕咕作響。
“你真的想知道?” “對,為了孩子,女兒必須知道。
” “那麼我告訴你,這事是我提出,大家商議後決定的。
” “是您?” “阿久,你一定要忍耐,這個時代需要的就是忍耐。
人們必須克制心中的欲望,懂得忍讓。
人生在世無不如此,這是命中注定的。
” “父親……” “我到城中賀年,順便祝賀孩子的出生,發現一片歡樂之中,隐藏着一個難題,城主同時得到兩個兒子,而這兩個兒子乃異母所生。
這到底是吉是兇,連阿部兄弟、酒井雅樂助和石川安藝也難以判斷。
于是我便對大家說,此乃吉兆。
你能明白父親的用心嗎?阿久,你難道忘了父親當初為什麼把你送到城主身邊?這一切,都是為了松平氏啊。
松平氏隻有齊心才能興旺,我不能讓那些惹是生非之人接近城主……所以當初才将你送到城主身邊!阿久,這事是我的意思,你要忍讓,忍讓啊。
”說完,一貫奉行平庸之道的乘正兩手支地,哭了起來。
“松平氏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