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小豆坂之役

關燈
天文十一年,秋。

     連日未雨,城中十分幹燥。

    城裡處處篝火。

    紅色的火焰映在白色的牆上,出征前夜的駿府城中心仿佛聳立起海市蜃樓,顯得格外美麗。

    今年二十四歲、微微有些發胖的駿河之守今川治部大輔義元不時敞開緊貼铠甲的衣襟,擦一擦腋下的汗水。

    他還未戴上華麗的頭盔,而是把它挂在了身後的床上,但是胳膊和腿上都已戴好了護甲,顯得格外威武。

    他赤着腳,腿上搭着一塊鹿皮,坐在榻榻米的凳子上。

     壯行宴已經準備妥當。

    白楂兒的三方台上擺着勝栗,還有佐酒的海帶。

     隻待邊城消息一到,便馬上喝了壯行酒,摔杯出征。

     義元身邊坐着他的老師和軍師——臨濟宗高僧太原雪齋禅師,他臉上挂着一絲不易覺察的微笑。

    兩側是家臣元老,一氣排下,這和尾張織田信秀的家風迥然成異。

     義元之母乃中禦門大納言的女兒,出身高貴。

    他臉上淡淡擦了粉,描眉塗唇。

    容貌、裝束無不流露出貴族的優雅,但他的體格和眼神中卻有不同尋常的陽剛之氣。

    義元在十八歲那年春天便繼承了兄長的家督之位,在動蕩中磨煉出一身硬朗的骨骼,成長為強悍的武将。

     “我們的敵人是甲斐的武田。

    還有……”他總是小聲告訴大家,“還有父親的舅父北條早雲的兒孫……”他時時提防着自己的堂兄弟們,卻從未将尾張昀織田氏放在眼裡,也從未想過織田氏會成為自己的絆腳石。

    義元受母親影響,從小就一心向往京都文化。

    當他在富士的善德寺出家,埋頭于學問之時,這種向往愈發強烈了。

    京風中的安逸祥和是所有人的追求。

    到底誰能将此風流布天下,讓萬民均得以享受安逸和祥和呢? 今川氏原本屬足利一族,在東海岸駿、遠、三一帶,與吉良氏并稱兩大望族。

    基于出身高貴的自豪感,少年義元決心在世間普及貴族文化。

    但兄長氏輝去世,十八歲的義元還俗繼承了大業。

    從此義元開始實現自己的志向。

    他首先重用親信太原雪齋禅師,決心讓駿河國内處處飄溢貴族文化的芳香。

    他制定種種法令并在民間貫徹實施,領民們對他十分景仰,紛紛稱其為仁主。

    當然,他的志向并不局限于此。

    同源之族足利氏已經威嚴掃地,故他希望有朝一日能夠進京輔政,執掌大權。

     如果說尾張的織田信秀是一個欲以武力興王道者,今川義元則是一個試用仁德化天下者。

    這次的戰争,便是這位仁道者揮向尾張尚武者的第一刀。

     山間應已秋風乍起,但今年的駿河卻與往年不同,天氣依然十分炎熱。

     “怎麼還無人前來報信。

    ”義元再次擦了擦胸前的汗水,小聲嘀咕道。

     “不必着急。

    現在這個季節,已是夜長晝短了。

    ”雪齋小聲說道,輕輕拿起自己的蝙蝠扇,為義元納涼。

     他們二人都沒把織田信秀當成真正的敵人。

    隻是因為岡崎的廣忠過于軟弱,若坐視不管,織田氏很可能以安祥城為跳闆,一舉攻下岡崎。

    事情便會變得棘手。

    隻要義元還想入主京城,他們便不能任由斯波氏的家臣擴張勢力。

     “廣忠要是像他的父親那樣強悍就好了。

    ” “不錯,此事原本松平家就能處理,但岡崎的城主畢竟太年輕。

    ” “對手是織田,以他一人之力顯然不夠。

    但是這次,我們定要讓織田氏知道今川義元的厲害。

    ”在出身名門、滿腹經綸而且博古通今的義元看來,織田倍秀不過是一個有勇無謀、不自量力的逆賊,他的興起也不過昙花一現。

     去年七月,小田原的北條氏,舅父氏綱年五十五便去世,其子氏康剛剛繼承大業。

    而在甲斐的武田家,信虎和信玄父子不合,争執不休。

    這個秋天是今川進攻織田的最好機會,因他毫無後顧之憂。

    若非如此,義元是不會為了讨伐織田信秀之流而親自出征的。

     “真是磨蹭。

    ”他已經無法忍耐天氣的炎熱,再次小聲嘀咕。

     這時,一個嬷嬷來到義元的面前,道:“甲斐的武田大人前來祝賀。

    ”嬷嬷邊說邊打量義元的臉色。

    義元苦笑着,回頭看了一眼雪齋。

    雪齋裝作沒聽見,别過頭去。

    甲斐的大人其實就是義元的嶽父武田信虎。

    當初義元和妻弟武田信玄約定,将這位猛将軟禁在了駿府城。

    他将信虎生擒于此,幫助信玄奪取了甲斐大權。

    這顯示了義元非同一般的外交手腕,也是他今日可以毫無顧慮地出征尾張的原因之一。

     “嶽父和夫人商量過了嗎?” “商量過。

    ” “夫人怎麼說?” “夫人說,一切聽憑大人裁決。

    ”義元微微一笑,點了點頭。

    他的妻子,即信玄的姐姐,也非常讨厭這個殘暴的父親。

     “你告訴他,我軍務繁忙,無暇接受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