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節
關燈
小
中
大
版家特雷弗-楊身上。
這可說是個典型的吹牛佬,裝腔作勢,自命不凡,語鋒犀利,而目前仍在倫敦的傑弗裡斯博士便是他的神學顧問。
蘭德爾繼續繞着桌子看下去,下一位就是短小精幹诙諧機智的法國出版家查爾斯-方丹先生。
惠勒剛才曾向他悄悄地說,方丹非常富有,他在巴黎的住宅簡直豪華得猶如皇宮,同時他在法國政壇上亦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自然靠着方丹坐着的是他的顧問,一個槁木死灰的老人。
蘭德爾依稀記得此人是法國法蘭西大學的語言學家菲力浦-索伯利爾教授。
再看過去就是來自意大利米蘭市的出版家盧吉-蓋達先生,他的長像使人疑似教皇約翰二十三世再生。
還有,他若不是有四重下巴,便是患有甲腺炎的病症。
他說起話來滔滔不絕,而對他在意大利發行的各種報刊和他那豪華的私人座機吹噓個不停。
至于他在近水樓台的有利情勢下首先獲知蒙蒂教授的發現,則更是畢生所引以為豪的事了。
最後一位是蓋達的神學顧問,米自梵蒂岡教廷的卡洛-裡卡迪。
此人生得鹞眼鷹鼻,一臉嚴肅。
蘭德爾的目光仍然停留在這個意大利人的身上,他不禁想到了一個問題。
“蓋達先生,”他說,“你是位天主教書籍的發行人,你怎會有興趣發行一種基督教的《聖經》,而且你怎樣在像意大利這樣的天主教國家銷售呢?” 這位意大利的發行人微微一驚地聳了聳肩,同時那四重下巴也是一陣顫動。
“蘭德爾先生,這又有何不可呢?我們在意大利也有一些基督徒。
事實上,在美國以前也發行過一些基督教的《聖經》。
當然,在意大利發行天主教的《聖經》是要獲得教廷核準的,而對于基督教《聖經》的發行,他們就不便幹涉了。
” “蓋達先生,請允許我再補充一點,相信蘭德爾先生不會介意的。
”說話的是卡洛-裡卡迪。
接着他向蘭德爾說,“或許我要說的話也可對我在此處的出現加以澄清。
”他稍加思索好像以便決定怎麼個說法,“蘭德爾先生,首先你必須要知道,天主教和基督教的《聖經》很少有什麼不同,所不同的隻是天主教對舊約裡面的經文一律奉為圭臬,而基督教的朋友們則對之存疑就是了,不然的話,我們《聖經》裡的内容實在是大緻相同的。
事實上,在法國早已有天主教和基督教兩用的《聖經》出版,關于這點,方丹先生可以證明,而且那本《聖經》還是我們兩位天主教的神學家和法國的基督教友們合編的。
這點你覺得奇怪嗎?” “嗯,那倒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蘭德爾表示承認。
“因此,”卡洛-裡卡迪說,“在将來關于這方面的合作也會越來越多。
當然,那種法國的《聖經》版本并沒有得到我們的核準,而這種《國際新約》終将也會印行,不過關于内容方面要略加修改以符合我們的教義就是了。
此外,我們還有一點關鍵的問題和基督教友們的看法不同。
” “那是什麼問題?” “自然,那是詹姆斯和耶稣之間的關系,”裡卡迪說,“詹姆斯說他是耶稣的兄弟。
我們基督教的朋友們把兄弟這個字解釋為胞弟——雖不明言,但已暗示——而認為耶稣和詹姆斯同為瑪麗亞和約瑟所生。
這對于天主教未說,簡直是不可能的事,這種翻譯絕不能模棱兩可。
你知道我們始終認為瑪麗亞是童貞女,天主教一直都把詹姆斯看作是耶稣的同父異母兄弟或者是叔表兄弟。
總而言之,我們認為瑪麗亞和約瑟絕沒有夫妻之實。
” 蘭德爾對他這種解釋自然沒有什麼異議,于是便不再說什麼而隻是傾聽别人的談話而已。
幾位出版家在談着生意,而神學家們卻讨論如何利用《國際新約》的發行,以圖正統教會的團結和複蘇,并且要強調兄弟之愛、寬恕和來世。
喝完了咖啡,蘭德爾把上身舒适地靠在椅子上,他把兩方面所說的作了整理。
那就是神學家們所看重的是這種《國際新約》對宗教所産生的意義,而出版家們所關心的隻是利益。
他們雖是發行《聖經》,可以說和其他唯利是圖的商人毫無二緻。
直到蘭德爾提到弗魯米牧師對“第二次複活”所産生的威脅時,他們的意見才趨一緻,那就是怎樣加強保密安全措施。
蘭德爾心想,這樣倒好了。
由于他們的貌合神離,更使他有種卓然不群的感覺,這樣一來他反而感覺舒服多了。
飯後,内奧米把蘭德爾帶到他公共關系部的辦公室去。
那是間布置超現代化的大型房問,那白色的牆壁,立體派藝術的白漆家俱,閃亮的克羅米燈架,這些與鮮紅色的坐墊相映,極具色彩對比之美。
内奧米第一個向蘭德爾介紹的是他的幾位助理之一的奧尼爾,他是柏林人,看相貌倒像個卡車司機。
他曾經任職于倫敦和紐約的公共關系機構,此人對《聖經》公然表示不敬。
“宣傳稿我會寫的。
”他向蘭德爾保證說,“不過叫我相信它卻辦不到。
我和王爾德是一類的人,還記得王爾德對耶稣的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和基督教所下的評論嗎?‘不要因為一個人為一件事死了,而那件事就是真理。
’” 下一位是一個年輕人,此刻他正躬腰駝背地坐在椅子上,從側面看過去好像是個問号一樣。
根據他所說的,他也好像知道所有的答案似的。
“亞曆山大是我們的珍聞收藏機。
”内奧米向蘭德爾
這可說是個典型的吹牛佬,裝腔作勢,自命不凡,語鋒犀利,而目前仍在倫敦的傑弗裡斯博士便是他的神學顧問。
蘭德爾繼續繞着桌子看下去,下一位就是短小精幹诙諧機智的法國出版家查爾斯-方丹先生。
惠勒剛才曾向他悄悄地說,方丹非常富有,他在巴黎的住宅簡直豪華得猶如皇宮,同時他在法國政壇上亦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自然靠着方丹坐着的是他的顧問,一個槁木死灰的老人。
蘭德爾依稀記得此人是法國法蘭西大學的語言學家菲力浦-索伯利爾教授。
再看過去就是來自意大利米蘭市的出版家盧吉-蓋達先生,他的長像使人疑似教皇約翰二十三世再生。
還有,他若不是有四重下巴,便是患有甲腺炎的病症。
他說起話來滔滔不絕,而對他在意大利發行的各種報刊和他那豪華的私人座機吹噓個不停。
至于他在近水樓台的有利情勢下首先獲知蒙蒂教授的發現,則更是畢生所引以為豪的事了。
最後一位是蓋達的神學顧問,米自梵蒂岡教廷的卡洛-裡卡迪。
此人生得鹞眼鷹鼻,一臉嚴肅。
蘭德爾的目光仍然停留在這個意大利人的身上,他不禁想到了一個問題。
“蓋達先生,”他說,“你是位天主教書籍的發行人,你怎會有興趣發行一種基督教的《聖經》,而且你怎樣在像意大利這樣的天主教國家銷售呢?” 這位意大利的發行人微微一驚地聳了聳肩,同時那四重下巴也是一陣顫動。
“蘭德爾先生,這又有何不可呢?我們在意大利也有一些基督徒。
事實上,在美國以前也發行過一些基督教的《聖經》。
當然,在意大利發行天主教的《聖經》是要獲得教廷核準的,而對于基督教《聖經》的發行,他們就不便幹涉了。
” “蓋達先生,請允許我再補充一點,相信蘭德爾先生不會介意的。
”說話的是卡洛-裡卡迪。
接着他向蘭德爾說,“或許我要說的話也可對我在此處的出現加以澄清。
”他稍加思索好像以便決定怎麼個說法,“蘭德爾先生,首先你必須要知道,天主教和基督教的《聖經》很少有什麼不同,所不同的隻是天主教對舊約裡面的經文一律奉為圭臬,而基督教的朋友們則對之存疑就是了,不然的話,我們《聖經》裡的内容實在是大緻相同的。
事實上,在法國早已有天主教和基督教兩用的《聖經》出版,關于這點,方丹先生可以證明,而且那本《聖經》還是我們兩位天主教的神學家和法國的基督教友們合編的。
這點你覺得奇怪嗎?” “嗯,那倒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蘭德爾表示承認。
“因此,”卡洛-裡卡迪說,“在将來關于這方面的合作也會越來越多。
當然,那種法國的《聖經》版本并沒有得到我們的核準,而這種《國際新約》終将也會印行,不過關于内容方面要略加修改以符合我們的教義就是了。
此外,我們還有一點關鍵的問題和基督教友們的看法不同。
” “那是什麼問題?” “自然,那是詹姆斯和耶稣之間的關系,”裡卡迪說,“詹姆斯說他是耶稣的兄弟。
我們基督教的朋友們把兄弟這個字解釋為胞弟——雖不明言,但已暗示——而認為耶稣和詹姆斯同為瑪麗亞和約瑟所生。
這對于天主教未說,簡直是不可能的事,這種翻譯絕不能模棱兩可。
你知道我們始終認為瑪麗亞是童貞女,天主教一直都把詹姆斯看作是耶稣的同父異母兄弟或者是叔表兄弟。
總而言之,我們認為瑪麗亞和約瑟絕沒有夫妻之實。
” 蘭德爾對他這種解釋自然沒有什麼異議,于是便不再說什麼而隻是傾聽别人的談話而已。
幾位出版家在談着生意,而神學家們卻讨論如何利用《國際新約》的發行,以圖正統教會的團結和複蘇,并且要強調兄弟之愛、寬恕和來世。
喝完了咖啡,蘭德爾把上身舒适地靠在椅子上,他把兩方面所說的作了整理。
那就是神學家們所看重的是這種《國際新約》對宗教所産生的意義,而出版家們所關心的隻是利益。
他們雖是發行《聖經》,可以說和其他唯利是圖的商人毫無二緻。
直到蘭德爾提到弗魯米牧師對“第二次複活”所産生的威脅時,他們的意見才趨一緻,那就是怎樣加強保密安全措施。
蘭德爾心想,這樣倒好了。
由于他們的貌合神離,更使他有種卓然不群的感覺,這樣一來他反而感覺舒服多了。
飯後,内奧米把蘭德爾帶到他公共關系部的辦公室去。
那是間布置超現代化的大型房問,那白色的牆壁,立體派藝術的白漆家俱,閃亮的克羅米燈架,這些與鮮紅色的坐墊相映,極具色彩對比之美。
内奧米第一個向蘭德爾介紹的是他的幾位助理之一的奧尼爾,他是柏林人,看相貌倒像個卡車司機。
他曾經任職于倫敦和紐約的公共關系機構,此人對《聖經》公然表示不敬。
“宣傳稿我會寫的。
”他向蘭德爾保證說,“不過叫我相信它卻辦不到。
我和王爾德是一類的人,還記得王爾德對耶稣的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和基督教所下的評論嗎?‘不要因為一個人為一件事死了,而那件事就是真理。
’” 下一位是一個年輕人,此刻他正躬腰駝背地坐在椅子上,從側面看過去好像是個問号一樣。
根據他所說的,他也好像知道所有的答案似的。
“亞曆山大是我們的珍聞收藏機。
”内奧米向蘭德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