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關燈
真鶴警察署聽了三人的報告後,頓時緊張起來。

    那兒是一個平和的漁港,平時不會出什麼事,一年頂多發生兩三起自殺或是殉情的案子。

     署長決定親自帶上搜查課長等三四名警員前去現場勘察,警察還緊急聯絡了專派醫生。

     “署長先生,因為去世的是光和銀行的行長先生,所以請務必通知一下銀行總行。

    ”千塚委托道。

     “我們會立刻安排的。

    ” 出現兩具屍體,其中一具顯然是他殺,因此四十歲的署長有些亢奮。

    警方本想驅車從陸地過去,可由于案發現場在面對大海的山崖上,因此後來又決定乘汽艇去。

    收屍的車輛則另外安排。

     由于要進行種種準備,汽艇足足花了一個小時才離開碼頭。

    三名發現人也一起同行。

    汽艇到底比發動機漁船快多了,用了才不到十五分鐘就趕到了能望見現場的海上。

     那處不祥的洞窟再次映入眼簾。

     “署長先生,就是那兒。

    ”千塚像個引路人似的指着崖上說道。

     花房行長那穿黑色西服的身影像人偶一樣吊在洞窟上方的樹上,用肉眼就能清晰地看到。

     署長和搜查課長雙雙把雙筒望遠鏡架在眼睛上。

     “果然,太慘了。

    ”二人同時慨歎起來。

     “綁起來吊在樹枝上,真是太殘忍了。

    ”搜查課長說道。

     “唔,我也是第一次遇到這種犯罪。

    ”署長放下望遠鏡,歎口氣,揉揉眼睛。

    由于很少遇到這種事,他的身體不禁像即将上戰場的武士一樣微微顫抖起來。

     轉眼間,警察的汽艇已穿過岩礁接近到洞窟下。

     “屍體似乎腐爛嚴重,不過幸虧臉部還沒變形。

    這一帶海鳥很多,很有可能會遭到啄食……”署長從正下方再次舉起望遠鏡說道。

    海鳥被引擎的聲音驚起,再次從洞窟裡拍打着翅膀飛了出來。

     “大夫,他死亡多久了?”署長把望遠鏡遞給專派醫生後問道。

     “這個啊,不放下來仔細驗看是難以判斷的,大概有四五天的樣子吧……雖然說這個季節腐爛得快,不過由于是吊在半空曝露在海風中,反倒會腐爛得慢一些吧。

    ”花白頭發的專派醫生陳述着自己的意見。

    他是社區的外科醫生。

     汽艇的船頭朝一處合适的地方靠去。

    一名警員跳上陸地,将帶來的繩子纏在岩石上。

    汽艇徐徐地靠岸。

     大家向花房行長所吊的那棵樹行進,沿着最短距離開始攀爬起來。

    鑒定人員則頻頻地拍着照片。

     “另外一具的位置在哪邊?”署長向千塚問道。

    從船上能望見貌似勝又司機的男屍,但從這個位置上看不到。

     “在那邊。

    ”千塚用手指示着方位。

     警官一行來到現場之後越發亢奮起來。

    修二默默地跟在一行人後面,玉野則有些意氣消沉,像在沉思着什麼似的低着頭默默攀爬着斜坡。

     一行人經洞窟的一側,一面手抓着灌木或樹根,一面朝吊在半空的行長的屍體靠近。

    吊住他脖子的麻繩纏在樟樹的枝杈上。

    從遠處就能看到屍體的脖子上被纏了兩圈麻繩,脖頸處的繩結像個瘤子似的,簡直像西部片裡常看到的私刑場面。

    不過他兩手并沒有被綁,而是耷拉在兩邊。

     鑒定人員從所有角度拍完照後,開始了放下屍體的作業。

     三四個人一點一點拉扯樹根部的麻繩,屍體被搖搖晃晃地拉了過來。

     一名警員将帶來的席子鋪在草地上。

    大家抱起被放下來的屍體,但沒有剪下系在屍體後頸部的繩結,而是從距其十公分左右處剪斷了繩子。

    警方将屍體橫放在席子上,仔細調查起繩子的捆綁狀态。

     草席上的花房屍體被一層層地剝掉衣物,順序是上衣、襯衫、褲子和内衣。

    警方首先檢查了西裝兜裡的東西。

     “沒有一件能證明身份的物件。

    ”警員對署長和搜查課長說道。

     “犯人這麼做是為了不讓人知道屍體的身份。

    ”搜查課長說道。

    兜裡有裝着五萬多日元的錢包,但沒有記事本也沒有鋼筆。

     警員又調查起鞋底來。

    他端詳着黏在鞋底上的泥土,然後說道:“是這附近的泥土。

    ” 鞋跟上黏着被踩爛的草和夾雜紅土的沙礫,跟崖上的土是同一土質。

     “這現場到崖上大概有多少距離?” “目測距離大約是五米。

    ”有人答道。

     “如此說來,犯人是把受害人帶到崖上,勒死後又拖到了這兒綁在了樹幹上。

    ” 屍體頸部的麻繩下面的确還有一條更細的繩溝,印證了警察的判斷。

    這才是真正奪去行長性命的繩痕。

    也就是說,犯人先用細繩勒死了行長,然後又用早已事先準備好的長麻繩再次勒住脖子吊到了現場。

    麻繩全長足有十米。

    犯人不可能一開始就使用這麼長的繩子來殺人。

     “大夫,他死亡多久了?”署長朝蹲在裸屍旁邊的專派醫生問道。

     “不解剖是無法準确判斷的,不過從外觀上來看,應該有四五天。

    ” 修二俯視花房的遺容。

    花房面孔痛苦地扭曲着,眼球鼓得快要跳出來,舌頭則從口中耷拉出來。

     “外傷如何?” 屍體沒有外傷。

    兩手雖有擦傷,但每一處都是生前留下的。

    與其說這些是與兇手格鬥造成,不如說是在被勒住脖子後本能抵抗時留下的更準确。

    抵抗并不激烈。

     “車子在上面等着了吧?” 署長跟一名警員确認後,命人将屍體搬運到車上。

    警員于是爬上坡,聯絡運輸車擡來擔架。

     “哎呀,回頭還有一具吧?”肥胖的署長喘着氣。

     由于大緻的方向已經判明,一行人便沿着斜坡橫向行進過去。

    在懸崖峭壁的原始林中行動并不容易。

     大家終于看到了俯卧男屍的身影。

     因為這次沒有從樹枝上放下來的作業,所以驗屍也輕松多了。

    按慣例從各個角度拍完照片之後,警員們把屍體仰面翻了過來。

     修二這才得以從正面清楚看到那張臉。

    這名年過三十的男子也是面帶着臨死前的痛苦表情,顴骨凸出,四方臉型,頭發上黏滿了泥土。

     刑警立刻翻過上衣查看名字。

     “寫着勝又。

    ”刑警拿給署長等人看。

     果然是勝又司機。

    修二并不感到意外,不過玉野會是什麼樣的表情呢?他立刻把視線投向一邊,可是玉野的身影卻早已不在了。

    大概是躲到其他警官之間去了吧。

     “檢查一下西裝口袋。

    ”署長說道。

    可是兜裡面隻有一個裝着六千日元的錢包。

     “能判明身份的東西全被犯人扔掉了。

    ”搜查課長說道。

     “可是,西裝裡的名字卻沒有動啊。

    ”署長說道。

     “比起遇害者的身份,大概犯人更想隐匿其本人此前的行蹤吧,因為若是留下記事本或是文件之類就會露出馬腳。

    ” 勝又的鞋底也跟花房行長的一樣沾着泥土和草。

     “看來,兩個人是在這裡同時被殺的。

    ”搜查課長斷定道。

     “死者是四五天前遇害的。

    ”專派醫生陳述着自己的推定。

     “咦?”專派醫生把裸屍橫過來翻過去地檢查了一遍後說道,“一點外傷都沒有。

    似乎連抵抗的時間都沒有。

    ” “也是勒死的嗎?” “或許是被下了毒藥之類吧。

    這一點要解剖才知道。

    ” 兩具驗完屍的屍體被警官們擡到山崖上,放上了搬運車。

     修二也跟玉野和千塚一起爬上了平地,目送搬運車駛去。

    此時,聽說發現屍體的遊客紛紛聚集到了展望地點,從真鶴方面趕來的圍觀人群也湧了過來。

     刑警向署長報告:“我走訪了附近的小賣部,說是并未看見過遇害的二人。

    當然,由于白天時遊客衆多,也無法排除看漏的可能性,他們傍晚關門回家,所以之後的情況就不清楚了。

    ” 去世的二人究竟是如何來到這裡的呢?查清行蹤尤為關鍵。

    由于附近并沒有被丢棄的轎車,署長判斷二人可能是跟犯人一起從真鶴站前乘出租車或者是徒步來的,于是連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