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關燈
小
中
大
人,興奮度也是常人的一倍。
“事實上我不是從分社,而是從附近打的。
” “哦,那……” “社會部有我的一個前輩,是他告訴我的……他說社會部現在正在暗中采訪調查一個大案子,有五個人一直在專門負責這件事。
” “這跟我們有關系嗎?” “是的。
雖然前輩并未告訴我詳細情況,但好像是有關普陀洛教團的事情。
” “普陀洛教團?”修二把聽筒貼緊了耳朵,“要調查普陀洛教團的哪一方面?” “似乎就是住宅建設的事。
教團一方面從信徒那裡收取大量的資金;另一方面卻根本就不建房子,連土地都不給,這已經涉嫌欺詐。
因為它是個曾轟動一時的教團,社會部的幹勁也很高。
除此之外具體調查哪些我就不清楚了,不過他們好像已掌握了确切材料,正等着放長線釣大魚。
” “原來如此。
” 修二也覺得那個問題遲早會暴露出來,實際上教團橫濱支部的信徒們已經帶着強烈的不滿湧到了本部。
眼下,盡管信徒們看在信仰的份上勉強被安撫下來,可他們本來就懷着對教團處理金錢上的不安,倘若房子和土地的夢想再破滅,即使是信仰也有限度。
信徒們的不滿自然會流露到社會上,再由此傳進報社的耳朵隻是時間上的問題而已。
“那個問題一定包不住。
報社所謂掌握的材料,多半是來自那些心存不滿的信徒。
你不是也去橫濱采訪過嗎?那事早晚會上報紙。
” 聽修二這麼一說,吉田答道:“哪兒啊,我的那次采訪,您也知道,信徒守口如瓶,一點收獲都沒有,至多就是打聽到有這麼回事而已。
但聽社會部的前輩說,他們好像收集到了數據翔實的密報呢。
” “密報?” “就是投函。
報社覺得這題材能做,于是就以此為中心展開了采訪調查。
” 報社跟檢察廳和警察一樣,有時也會從社會上收到密報和投函。
比如由于内讧,常會有一些渎職的密報投進報社,搜查多半會由此開始。
由于是内部消息,所以提供的情報往往具體而又準确。
“這麼說,那投函是來自教團内部?” 修二的大腦中不由得浮想起玉野文雄來。
也沒什麼特殊理由,隻是一提到内部告密便自然而然地想起他來。
當然,除了玉野之外,他再也不知道其他内部人士了。
“那投函上肯定沒寫發信人的名字吧?” “沒有。
并且為了不讓人辨别出字迹,還是故意用左手寫的。
雖然他并未告訴我具體内容,卻是很有興緻地把投函這件事告訴了我。
” “郵戳是哪裡的?”修二猜測是不是熱海、真鶴或是小田原一帶。
“說是東京中央郵局。
”吉田答道。
若是東京中央郵局就無法推斷特定區域了。
看來對方也是有意掩蓋。
“是很長的書信嗎?” “也不長,隻列舉了一些要點,似乎很謹慎。
” “那封信現在在誰的手裡?” “好像是在社會部長或是編輯部主任手裡。
” “能不能設法看到呢?” “這個恐怕很難。
我若是在社會部的話,說不定還能把它偷出個一晚上來,可我是分社的,實在是有心無力。
”說到這裡,吉田壓低了聲音,“不過,山邊先生,看來教團的問題終于暴露出來了。
” “吉田先生,那份投函上有沒有提及到殺人事件呢?哪怕隻是一點點線索。
” “我也很關心這一點,于是不動聲色地跟前輩探問了一下,結果他全無反應,想來大概真的是沒有吧,而且我也從未聽社會部提起過殺人事件。
這一點實在讓人傷腦筋,看來那封告密信隻是揭露小區建設的事而已。
” “報社已經展開了廣泛調查?” “沒錯。
不過若隻是小區建不起來,也沒有太大的轟動性,看來報社是想搞一個大曝光了。
我感興趣的是他們究竟會網羅到何種材料。
另外,我也有些不安,最好别把咱們調查的那件事給挖出來。
”
“事實上我不是從分社,而是從附近打的。
” “哦,那……” “社會部有我的一個前輩,是他告訴我的……他說社會部現在正在暗中采訪調查一個大案子,有五個人一直在專門負責這件事。
” “這跟我們有關系嗎?” “是的。
雖然前輩并未告訴我詳細情況,但好像是有關普陀洛教團的事情。
” “普陀洛教團?”修二把聽筒貼緊了耳朵,“要調查普陀洛教團的哪一方面?” “似乎就是住宅建設的事。
教團一方面從信徒那裡收取大量的資金;另一方面卻根本就不建房子,連土地都不給,這已經涉嫌欺詐。
因為它是個曾轟動一時的教團,社會部的幹勁也很高。
除此之外具體調查哪些我就不清楚了,不過他們好像已掌握了确切材料,正等着放長線釣大魚。
” “原來如此。
” 修二也覺得那個問題遲早會暴露出來,實際上教團橫濱支部的信徒們已經帶着強烈的不滿湧到了本部。
眼下,盡管信徒們看在信仰的份上勉強被安撫下來,可他們本來就懷着對教團處理金錢上的不安,倘若房子和土地的夢想再破滅,即使是信仰也有限度。
信徒們的不滿自然會流露到社會上,再由此傳進報社的耳朵隻是時間上的問題而已。
“那個問題一定包不住。
報社所謂掌握的材料,多半是來自那些心存不滿的信徒。
你不是也去橫濱采訪過嗎?那事早晚會上報紙。
” 聽修二這麼一說,吉田答道:“哪兒啊,我的那次采訪,您也知道,信徒守口如瓶,一點收獲都沒有,至多就是打聽到有這麼回事而已。
但聽社會部的前輩說,他們好像收集到了數據翔實的密報呢。
” “密報?” “就是投函。
報社覺得這題材能做,于是就以此為中心展開了采訪調查。
” 報社跟檢察廳和警察一樣,有時也會從社會上收到密報和投函。
比如由于内讧,常會有一些渎職的密報投進報社,搜查多半會由此開始。
由于是内部消息,所以提供的情報往往具體而又準确。
“這麼說,那投函是來自教團内部?” 修二的大腦中不由得浮想起玉野文雄來。
也沒什麼特殊理由,隻是一提到内部告密便自然而然地想起他來。
當然,除了玉野之外,他再也不知道其他内部人士了。
“那投函上肯定沒寫發信人的名字吧?” “沒有。
并且為了不讓人辨别出字迹,還是故意用左手寫的。
雖然他并未告訴我具體内容,卻是很有興緻地把投函這件事告訴了我。
” “郵戳是哪裡的?”修二猜測是不是熱海、真鶴或是小田原一帶。
“說是東京中央郵局。
”吉田答道。
若是東京中央郵局就無法推斷特定區域了。
看來對方也是有意掩蓋。
“是很長的書信嗎?” “也不長,隻列舉了一些要點,似乎很謹慎。
” “那封信現在在誰的手裡?” “好像是在社會部長或是編輯部主任手裡。
” “能不能設法看到呢?” “這個恐怕很難。
我若是在社會部的話,說不定還能把它偷出個一晚上來,可我是分社的,實在是有心無力。
”說到這裡,吉田壓低了聲音,“不過,山邊先生,看來教團的問題終于暴露出來了。
” “吉田先生,那份投函上有沒有提及到殺人事件呢?哪怕隻是一點點線索。
” “我也很關心這一點,于是不動聲色地跟前輩探問了一下,結果他全無反應,想來大概真的是沒有吧,而且我也從未聽社會部提起過殺人事件。
這一點實在讓人傷腦筋,看來那封告密信隻是揭露小區建設的事而已。
” “報社已經展開了廣泛調查?” “沒錯。
不過若隻是小區建不起來,也沒有太大的轟動性,看來報社是想搞一個大曝光了。
我感興趣的是他們究竟會網羅到何種材料。
另外,我也有些不安,最好别把咱們調查的那件事給挖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