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關燈
田機場運動,這才像先生評論《沖撞》時所說的那樣,是時代的記錄啊。

    ” “是的。

    新聞照片是時代的記錄。

    的确是時代的證言。

    ”古家如同一個酩酊大醉的人,興奮地大聲說道。

     “山鹿恭介是有那種攝影師的感覺的。

    那小子确實具有敏銳的感覺所帶來的目的意識。

    有目的意識就有追求,就有所策劃。

    不像其他攝影者那樣漫無邊際地瞎撞。

    嗯,他不是靠心血來潮來拍照的,所以才拍出了像《沖撞》那樣的傑作。

    ” “先生所說的策劃,是不是也可以說成計劃性?”沼井像弟子請教老師似的問古家。

     “怎麼說都行啊。

    都是先确定目标,然後再加以有效的準備。

    ”古家有些不耐煩地答道。

     “所謂有效地加以準備,是否可以理解為,為了拍攝《沖撞》,就預先東名高速公路上人為地設下機關,而導緻特大車禍呢?” “人為地設下機關?要是那樣的話,不就是說,是山鹿君一手炮制了那起交通事故了嗎?” “雖然不能确定,但也有幾分可能性吧?” “不可能。

    那麼大的交通事故怎麼可能是人為地炮制出來的呢?” “可是,他也拍得太好了嘛。

    先生不是評語裡也贊揚道,這是一幅巧妙地捕捉到了十萬分之一的偶然的新聞照片嗎?” “是啊。

    ” “我覺得他那個偶然捕捉得過于巧妙了。

    或許是我多慮了。

    ” “人走起運來,也是毫無道理的。

    ” “最近A報社的應征作品中,也有捕捉到偶然機會的作品嗎?” “沒有啊。

    就連及得上《沖撞》十分之一的作品都沒有。

    真是顆粒無收啊。

    ” 評委會主任古家庫之助不停地抽着煙。

     “這樣的話,A報社的攝影部部長可就為難了吧?” “嗯,是很頭疼啊。

    其實也不隻是A報社,B報社和C報社等征集新聞照片的報社也都很頭疼啊!” “這種情況下,評委們若是看出是造假的照片,是否也會讓它入選呢?” “多少是要放寬些的。

    哪有那麼多湊巧的事件專等你去按快門呢?如果真要那麼嚴格的話,那就連入選的作品都沒有了。

    可要是發表出來的盡是些平庸之作,讀者就不買賬了。

    ” “聽說先生您曾經講過,有些造假的照片也是萬不得已的,是嗎?” “這是聽誰說的?” “我們一些玩攝影的朋友都知道,都是聽來的。

    都是些想靠新聞照片一鳴驚人的家夥。

    A報社這方面很具有權威性,而作為評委會主任,您的話,大家自然是十分意的。

    ” “這就叫人傷腦筋了。

    那些話都是私下裡說說的,誰料想會……哈、哈、哈、哈。

    ” 當古家知道自己受到業餘攝影愛好者們如此關注後,好像并沒有生氣,反倒高興地笑出了聲。

     “是嗎?” “嗯,如果那些話流傳出來了,還希望大家當成開玩笑的話來聽啊。

    哈、哈、哈。

    ” “好啊。

    可是,先生能不能私下裡對我說說呢?一來我們已經有了這樣的緣分,二來我也不會告訴任何人,先生是不是也建議過山鹿造假?” “沒有沒有。

    我隻說過,多少有些自我炮制的作品也不必太認真。

    ” “那麼,先生看了《沖撞》後,有沒有覺得有些自我炮制的味道?” “我可從未這樣想過。

    那麼嚴重的撞車事故怎麼炮制得出來呢?那是發生東名高速公路上的,有什麼方法可以炮制呢?” “不知道。

    可是,十萬分之一的偶然果真是那樣唾手可得的嗎?要說這鹿野山上的無線電塔,每個星期六和星期天反對成田機場的活動家們是肯定要蜂擁而至的。

    但并不是事事如此的,事實上,山鹿大井碼頭等暴走族就沒有等到。

    何況東名高速公路那麼長,什麼時候、什麼地點會發生交通事故,恐怕連上帝也難以預料吧?山鹿那個特定的地點,隻去了一次,就拍到了車禍現場,我覺得不能僅僅說是十萬分之一的偶然就了事的了。

    先生,您是怎麼認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