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關燈
靠近。

    以前有些釣魚的人常到碼頭上來,現也全部禁止了。

    ” “哦,釣魚的……”小池眺望着大海,繼續問道“昨晚,你們不知道起重機上有人嗎?” “啊,這實是……” 保安說着将手舉到了帽檐上。

     “夜間沒有巡查嗎?” “有啊。

    昨晚是十點鐘左右巡查的,但根本就沒注意到啊。

    誰都沒想到會有人爬上起重機嘛。

    ” 小池股長開始順着鋼梯往上爬。

    他擡着頭,盡量不看下面的風景。

    隻見越往上,起重機的骨架就顯得越尖越細,而起重機的上面就是悠悠白雲了。

    緊跟着他那已經有點發福的身體後面的,是肩挎照相機的技術科負責攝影的警員,那姿勢似乎準備股長一腳踩空時立刻就接住他。

    不多一會兒,腳下漸漸可以看到停泊東京灣裡的船舶了。

    每爬上一段鋼梯,小池股長都要停下來休息片刻,調整一下呼吸。

     終于爬到梯子最後一級的時候,早已等那裡的偵查員和船舶公司的職員便一齊伸出手來,将他拽了上去。

     小池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氣。

     “還有最後一點兒了。

    這是操控室,順着這架梯子上去,便是屋頂。

    遺留物品就上面。

    ” 沿着安裝操控室上垂直的短梯爬上去後,便來到了屋頂。

    隻見鋼筋混凝土地面的四周是一圈金屬欄杆。

    屋頂上伸出兩台換氣裝置,是塊适于遠眺的瞭望台。

    現腳下是平面,沒了剛才那種攀爬不帶欄杆的鋼梯時的恐懼感。

     “小池股長,您看那個。

    ”偵查員用手指着一側說道。

     靠近欄杆的一側安放着一個三腳架,上面有架帶長鏡頭的照相機。

     “是長焦鏡頭。

    ”先來的技術科警員道“旁邊還放着攝影包呢。

    ” 小池彎下腰,将眼睛湊照相機的取景器上。

     “嚯,好家夥,看得真大啊!” 他驚訝地将眼睛從取景器上移開,重新看了看那個方向,随後又将眼睛貼了取景器上。

     “對面的公路好像就眼前啊。

    連路邊空啤酒罐上的商标都看得一清二楚。

    ” “這是300毫米的鏡頭嘛。

    ” 視線越過中間位置上的那排倉庫,公路顯得近咫尺。

     小池朝相機所對準的方向,用帶長焦鏡頭的取景器和肉眼交替地看了三四遍。

    眼前的這條公路是一條連接大井北端和南端天橋的汽車公路。

    相機所對準的地方偏向北端天橋,也就是這台三号起重機的正西方向。

     “他到底要拍什麼呢?” 鏡頭中映出的隻有平淡無奇的公路,所以小池股長頗為納悶。

     “鏡頭蓋已經取下了,可裝好的膠卷一張都沒有拍。

    ” “你是怎麼知道的?” “從相機顯示窗所顯示的膠片編号上看得出來。

    ” “哦。

    這麼說,一張都沒拍,他自己就摔下去了?” “是啊。

    ” “屍體已經僵硬過半了。

    從下颚、脖頸等上部肌肉直到肩、胸、手都已經僵硬,腹部和腿部則還沒有。

    雖說有個體差别,但這種狀态下,一般來說已經死了九到十個小時了。

    屍檢是八點十分,所以他掉下去摔死的時間應該昨晚十點或十一點左右。

    等解剖之後,還能知道更準确的死亡時間。

    如此看來,死者昨晚爬上起重機是想來拍攝照片的。

    但是,半夜三更的他到底想拍些什麼呢?” 小池股長自言自語地嘟囔了一陣後,回頭問昨晚當班的保安道:“晚上十點、十一點鐘的時候,這條路上會有什麼經過嗎?” “沒有什麼啊。

    人,自不必說了,那麼晚的時間,連小車也不會開過的。

    頂多偶爾有卡車開過而已。

    ” “拍些卡車又有什麼意思呢?……真搞不懂啊。

    ” “小池股長,死者生前可是十分喜歡攝影的呢。

    ”負責照相的警員說道“我看了他的攝影包,裡面有200毫米和150毫米的交換鏡頭,未開封的膠卷20卷。

    全是ASA400的高感光度膠卷。

    可見他一開始就打算來這兒進行夜間拍攝的。

    ” “什麼意思,高感光度膠卷?” “就是稍暗一點的地方也能不用閃光燈拍攝的膠卷。

    這一帶有很多路燈,用這種膠卷的話,僅靠這些燈光就完全能拍攝了。

    ” “不愧是精通攝影的啊。

    ” “這些都是常識……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