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東名高速公路上的照明路燈也很少啊。
從禦殿場的入口處到沼津之間的主幹線上,連一盞路燈都沒有。
”交通組組長聽到了胡須男人的自言自語後說道。
“這麼說來,到了夜晚,就是漆黑一片了?”山内美代子問道。
“周圍一帶是這樣的,但路上有川流不息的汽車前燈,所以開車還不成問題。
” “組長先生,從剛才我們走過那座天橋,到靠近沼津方面的天橋之間,大概有多少距離?”胡須男問道。
那座天橋就前方,但比較遠。
“這個麼,大概有一千五百米左右吧。
” “這樣的話,從這裡算起,就是七八百米吧?” “天橋一般都架有村道的地方,村道之間的距離較遠的話,兩座天橋也就相距較遠了。
” 懸崖的上方,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高速公路的拐彎處。
“視野還是不太好啊。
” “聽道路公團
">的人說,那個拐彎的半徑為一千兩百米。
因此,簡單來說,處拐彎前的位置上時,可視距離約為五百米左右。
” 其實到了夜晚,可視距離就隻有汽車前燈照亮的那段距離,或者是前面車輛的尾燈所提示的距離了。
畢竟路旁沒有路燈。
“如此彎度的彎道,限速又是多少呢?” “時速一百公裡。
不過,事實上到了那兒誰都不肯降速吧?特别是車輛較少的夜晚,估計車速都一百公裡以上。
” “據說那輛翻倒的卡車,車速就一百二十公裡,是吧?” “是啊,車速不慢啊。
再說那兒還是百分之三的下坡路。
” 陽光開始變得黯淡起來了。
背陰的地方已經湧現出了墨色,隻有鉛灰色的路面依然沐浴朱紅色的夕陽下。
滿載着貨物、飛速疾駛着的卡車頂棚上也閃動着夕陽的反光。
“這些卡車可真大呀。
”山内美代子說道。
她的眼光裡露出幾分恐懼的神情。
“十五噸的卡車是司空見慣的。
那輛翻倒了的鋁闆箱式貨車是十二噸的,不過貨物裝得滿滿的。
是從橫濱到福岡的深夜貨車。
” “這麼說來,容易翻倒的原因,就于它貨裝得太多?”胡須男道。
“是啊。
卡車司機踩了急刹車,又向右打了方向盤,滿載的貨物就失去了平衡,離心力的作用下,卡車便翻倒了。
就我們所調查的結果來說,就是這麼一回事。
”交通組組長一邊系緊領帶結,一邊說道。
太陽一偏西,空氣中就泛起了陣陣涼意。
“那位卡車司機為什麼要踩刹車呢?” “這就不知道了,因為司機和副駕都當場死亡了。
我們現場勘察時也作過仔細的調查,但沒發現什麼可疑的東西。
所以說,原因不明啊……交通事故中,偶爾是會有原因不明的情況的。
前幾天看到一部美國的電視劇,是根據發生西部高速公路上真實的連環撞車交通事故創作的,據說現實生活中,那起交通事故就是作為原因不明的事故處理了。
看了那個電視劇,總覺得這種事情也不是無法想象的。
” “可是,那位卡車司機不可能毫無理由踩下急刹車的吧?他那個視野不好的拐彎處,會不會看到了什麼奇怪的東西呢?說不定他就是為了避免與之相撞才踩下急刹車并朝中央隔離帶方向打方向盤的吧?” “我們也曾這麼考慮過,所以仔細勘察了事發現場。
因為這畢竟是一起從未有過的重大事故。
可是,确實沒發現什麼奇怪的東西啊。
” “現場勘察是事故發生多長時間後才開始的?” 胡須男将目光從下方的公路移到了交通組組長的臉上。
“正式的現場勘察從第二天,也就是四日的早晨開始。
事故發生三日深夜十一點,但過了四十分鐘後的十一點四十分,我們就已經趕到現場了。
我們接到過路車輛的電話報警後立刻就出動了,因此到達現場還是比較早的。
當時進行屍體收容和搶救受傷人員的同時,就已經仔細勘察過現場。
後來調查六輛事故車輛的狀況時,也對周邊環境進行了調查。
拖走這些車輛時,又對那一帶調查了一番。
特别是對翻倒地的卡車的前方作了重點調查。
” “那輛卡車前面通過的汽車全都
從禦殿場的入口處到沼津之間的主幹線上,連一盞路燈都沒有。
”交通組組長聽到了胡須男人的自言自語後說道。
“這麼說來,到了夜晚,就是漆黑一片了?”山内美代子問道。
“周圍一帶是這樣的,但路上有川流不息的汽車前燈,所以開車還不成問題。
” “組長先生,從剛才我們走過那座天橋,到靠近沼津方面的天橋之間,大概有多少距離?”胡須男問道。
那座天橋就前方,但比較遠。
“這個麼,大概有一千五百米左右吧。
” “這樣的話,從這裡算起,就是七八百米吧?” “天橋一般都架有村道的地方,村道之間的距離較遠的話,兩座天橋也就相距較遠了。
” 懸崖的上方,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高速公路的拐彎處。
“視野還是不太好啊。
” “聽道路公團
">的人說,那個拐彎的半徑為一千兩百米。
因此,簡單來說,處拐彎前的位置上時,可視距離約為五百米左右。
” 其實到了夜晚,可視距離就隻有汽車前燈照亮的那段距離,或者是前面車輛的尾燈所提示的距離了。
畢竟路旁沒有路燈。
“如此彎度的彎道,限速又是多少呢?” “時速一百公裡。
不過,事實上到了那兒誰都不肯降速吧?特别是車輛較少的夜晚,估計車速都一百公裡以上。
” “據說那輛翻倒的卡車,車速就一百二十公裡,是吧?” “是啊,車速不慢啊。
再說那兒還是百分之三的下坡路。
” 陽光開始變得黯淡起來了。
背陰的地方已經湧現出了墨色,隻有鉛灰色的路面依然沐浴朱紅色的夕陽下。
滿載着貨物、飛速疾駛着的卡車頂棚上也閃動着夕陽的反光。
“這些卡車可真大呀。
”山内美代子說道。
她的眼光裡露出幾分恐懼的神情。
“十五噸的卡車是司空見慣的。
那輛翻倒了的鋁闆箱式貨車是十二噸的,不過貨物裝得滿滿的。
是從橫濱到福岡的深夜貨車。
” “這麼說來,容易翻倒的原因,就于它貨裝得太多?”胡須男道。
“是啊。
卡車司機踩了急刹車,又向右打了方向盤,滿載的貨物就失去了平衡,離心力的作用下,卡車便翻倒了。
就我們所調查的結果來說,就是這麼一回事。
”交通組組長一邊系緊領帶結,一邊說道。
太陽一偏西,空氣中就泛起了陣陣涼意。
“那位卡車司機為什麼要踩刹車呢?” “這就不知道了,因為司機和副駕都當場死亡了。
我們現場勘察時也作過仔細的調查,但沒發現什麼可疑的東西。
所以說,原因不明啊……交通事故中,偶爾是會有原因不明的情況的。
前幾天看到一部美國的電視劇,是根據發生西部高速公路上真實的連環撞車交通事故創作的,據說現實生活中,那起交通事故就是作為原因不明的事故處理了。
看了那個電視劇,總覺得這種事情也不是無法想象的。
” “可是,那位卡車司機不可能毫無理由踩下急刹車的吧?他那個視野不好的拐彎處,會不會看到了什麼奇怪的東西呢?說不定他就是為了避免與之相撞才踩下急刹車并朝中央隔離帶方向打方向盤的吧?” “我們也曾這麼考慮過,所以仔細勘察了事發現場。
因為這畢竟是一起從未有過的重大事故。
可是,确實沒發現什麼奇怪的東西啊。
” “現場勘察是事故發生多長時間後才開始的?” 胡須男将目光從下方的公路移到了交通組組長的臉上。
“正式的現場勘察從第二天,也就是四日的早晨開始。
事故發生三日深夜十一點,但過了四十分鐘後的十一點四十分,我們就已經趕到現場了。
我們接到過路車輛的電話報警後立刻就出動了,因此到達現場還是比較早的。
當時進行屍體收容和搶救受傷人員的同時,就已經仔細勘察過現場。
後來調查六輛事故車輛的狀況時,也對周邊環境進行了調查。
拖走這些車輛時,又對那一帶調查了一番。
特别是對翻倒地的卡車的前方作了重點調查。
” “那輛卡車前面通過的汽車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