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生平及創作年表

關燈
畫家好友漢斯·施圖爾策内格(HansSturzenegger)一起到印度旅行。

     1912 短篇小說集《彎路》(Umwege)由菲舍爾出版社出版; 前往維也納、布拉格、布爾諾和德累斯頓巡回作品朗誦; 全家遷居伯爾尼,住在已故好友畫家阿爾伯特·韋爾蒂(AlbertWelti)的房子裡。

     1913 《印度劄記》(AusIndien)由菲舍爾出版社出版。

     1914 小說《羅斯哈爾德》(Roβhalde)由菲舍爾出版社出版; 兒子馬丁患神經方面的疾病; 11月3日,《啊,朋友們,不要唱這調子!》(OFreunde,nichtdieseT?ne)在《新蘇黎世報》上發表,帶來德國民族主義者的仇視與謾罵。

    也因為這篇文章羅曼·羅蘭開始與黑塞通信,并結下深厚的友誼。

     1915 《克努爾普》(Knulp)由菲舍爾出版社出版; 詩集《孤獨者的音樂》(MusikdesEinsamen)出版; 短篇小說集《路邊》(AmWeg)出版; 短篇小說集《美妙少年時》(Sch?nistdieJugend)由菲舍爾出版社出版。

     1916 父親去世,妻子開始出現精神分裂,加上小兒子的病痛讓黑塞精神崩潰; 首次接受心理治療,醫師是榮格的學生J.B.朗格。

     1917 别人建議黑塞停止寫批評時事的文章; 首次匿名在報紙和雜志上發表文章,筆名為“埃米爾·辛克萊”(EmilSinclair); 開始寫《德米安》(Demian)。

     1919 匿名出版政治宣傳冊《查拉圖斯特拉歸來》(ZarathustrasWiederkehr); 家庭破碎,與在精神病院的妻子分居,孩子托友人和親戚照顧; 離開伯爾尼,遷往位于瑞士蒙塔涅拉/提契諾的卡木齊居,開始長年的獨居生活; 随筆和詩歌集《小花園》(KleinerGarten)出版; 小說《德米安》由菲舍爾出版社出版,采用筆名埃米爾·辛克萊; 文集《童話》(M?rchen)由菲舍爾出版社出版; 創建并主編出版雜志《我向活人召喚》(Vivosvoco)。

     1920 《畫家的詩》(GedichtedesMalers)出版,收錄了十首附有水彩畫的詩; 陀思妥耶夫斯基評論集《窺探混沌》(BlickinsChaos)出版; 小說集《克林索爾的最後一個夏天》(KlingsorsletzterSommer)由菲舍爾出版社出版。

     1921 《詩選》(Ausgew?hlteGedichte)由菲舍爾出版社出版; 創作《悉達多》(Siddhartha)的過程中經曆創作危機; 由榮格給他作心理分析。

     1922 《悉達多》由菲舍爾出版社出版。

     1923 《辛克萊的筆記》(SinclairsNotizbuch)出版; 6月與瑪麗亞·貝爾努利離婚。

     1924 放棄德國國籍,重新成為瑞士公民; 與女作家莉薩·溫格(LisaWenger)的女兒露特·溫格(RuthWenger)結婚。

     1925 《療養客》(Kurgast)由菲舍爾出版社出版。

    這是一部半真實半虛構的自傳體散文,可以說是黑塞最幽默的作品; 到烏爾姆、慕尼黑、奧格斯堡和紐倫堡舉辦朗誦會。

     1926 散文集《圖畫集》(Bilderbuch)由菲舍爾出版社出版; 當選為普魯士藝術學院院士; 結識妮侬·多爾賓(NinonDolbin)。

     1927 《紐倫堡之旅》(DieNürnbergerReise)和《荒原狼》(Steppenwulf)由菲舍爾出版社出版; 黑塞50歲生日,首部黑塞傳記出版,作者為胡戈·巴爾(HugoBall); 與露特·溫格離婚。

     1928 散文集《沉思錄》(Betrachtungen)和詩集《危機》(Krisis)由菲舍爾出版社出版。

     1929 詩集《夜之慰藉》(TrostderNacht)和《世界文學文庫》(EineBib-liothekderWelt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