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X的挑戰

關燈
中,可能就有着重要的線索。

    松山君,與其說什麼有關的人,幹脆一語道破:是罪犯寫的。

    我就是這樣想。

    ” “理由呢?”松山事務官的表情緊張起來。

     “信上寫了‘槍口’對吧?如果新海被槍擊斃是衆所周知的事,那麼這封信不妨認作是惡作劇。

    但是,寫這封恐吓信的人,之所以故意寫了‘槍口’,是因為他知道新海是因毒物而死的。

    ” “那麼,從迄今的情況來考慮,雖然尚無确鑿證據,威脅者應是岚鐵平,或者他那一路的人物了。

    ” “可能是吧。

    ” “你認為他們是真的打算槍擊身為檢察官的您嗎?” “松山君,”高山突然站起來,“我忘記了。

    請你告知靜岡縣I町的警察,要做好矢後身邊的保護工作。

    他現在站在與我相同的位置上了。

    再拖延可能就會太遲了。

    松山君,所謂做好矢後身邊的保衛工作,是說他有可能被人用害新海的方法來對付。

    ” “可以告訴矢後本人嗎?” “非說不可了。

    告訴他留神接觸身體的東西,以及釘鞋、皮手套之類。

    ” “我馬上照辦,但您自己怎麼辦?” “我的事稍後再說。

    ”檢察官用電話召來了笛木刑警。

    
5
當天下午,當笛木刑警來到高山檢察官的房間時,檢察官正好與松山事務官一起從刑事部長的房間裡出來。

     “笛木君,終于到了可以動手的時候啦。

    ”檢察官請二人坐下,然後說道,“但是,我的要求是作非正式的處置。

    要請當地警方支援了。

    ” “把那封恐吓信給我看看。

    ”刑警說道。

    在電話中,檢察官隻說了“人物X有信來了”,但笛木刑警說是恐吓信,似乎他是大體沿着檢察官的思路來想象的。

    檢察官等待刑警将信讀完,然後說道: “我先說說自己的意見。

    松山君對這封信似乎是帶有一些疑問的,但我則相信是由罪犯之手所寫。

    這是第一個前提。

    恐怕會産中這樣的疑問;寫恐吓信給檢察官是何打算?我認為那理由并沒有什麼了不起的。

    罪犯對此事件擁有充分的自信。

    所以,不妨認為這是一種騷擾,一種對我的挑戰。

    笛木君,憑這一封恐吓信,可以挖出寫信的人嗎?” 笛木刑警再次打開那封信。

     “便箋上也好,鉛筆也好,都沒有特别之處。

    即使筆迹也是用左手之類寫成的。

    如果能夠将嫌疑人的筆迹取來作比較的話……” “寫信的是否罪犯本人尚不知道。

    不過,也不妨通過那個收銀台的女子試取岚鐵平的筆迹吧?” “明白了。

    ” “再回到原來的話題。

    我估計罪犯恐怕沒有想到這封信會成為線索吧。

    所以就死皮賴臉地寫了來。

    ” “照高山先生的想法,其次的要素,即第二個前提,就是岚鐵平殺害了新海清。

    ”刑警說道。

     “一點不錯。

    ” “我怎麼也想不通:岚鐵平為什麼要殺掉新海呢?” “笛木君,我曾經想錯了,知道麼?因為岚鐵平不像有殺新海的動機,所以我們迄今仍然無所作為。

    而我們手頭掌握的疑點,目前僅有矢後寫給阿伊子的字條丢失,以及新海日記有兩頁缺而已。

    ” “一點不錯。

    其他一無所獲。

    ” “于是我就想,也就是說,罪犯殺害了被害者這個事實并非事件的全部。

    ” “這是什麼意思?” “在其背後仍有另外的、完全沒有被發現的犯罪。

    ” “……” “新海清木過是因某個機會發現了它而已。

    也就是說,新海清是目擊者。

    ” “呵呵!”刑警哼哼起來。

     “因為新海清是著名的棒球手,所以我們一門心思以為殺害新海是罪犯的全部目的,但那就想錯了。

    ” “确有可能。

    ”笛木刑警點點頭,“雖然道理不明,但此事件确有奇怪之處。

    您剛才這樣一說,的确可以接受。

    被扯去的一頁日記上面,大概寫了與之有關的東西。

    不使矢後寫給阿伊子的字條讓阿伊子看見,這就意味着阿伊子和岚鐵平有某種關系。

    ” “對。

    所以,我們必須尋找的,并不是新海為何被殺,而是新海清看見了什麼。

    ” “看見了什麼呢?”刑警怪聲怪氣地說道。

    他說的是小西腔。

     “我現在可以明确地說的,就是這些了。

    很遺憾,僅此而已。

    不過,笛木君,這些事情可以想象。

    岚鐵平此人用心良苦到了令人恐懼的地步。

    而且看來還極為自信吧。

    ” “是關于沒有毒殺新海清的證據這一點嗎?” “是的。

    而且迄今監視該店的安排是一無所獲。

    另外,岚對于新海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