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關燈
小
中
大
(春秋)老子
最善者的品行,如同水一樣,可以滋養與造福萬物,卻不與萬物争任何東西。以深厚的德澤育人利物。
上善的人,就應該像水一樣。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争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它善于處在下遊的位置。
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于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沒有什麼能超過它,例如滴水穿石,這就是“柔德”所在。
天下之大,能人輩出,凡領導群雄者,大多德行非常高,讓衆人佩服,這才是承載大事的根本。
老子(前571—前471):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陽,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經》開創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
最善者的品行,如同水一樣,可以滋養與造福萬物,卻不與萬物争任何東西。以深厚的德澤育人利物。
上善的人,就應該像水一樣。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争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它善于處在下遊的位置。
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于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沒有什麼能超過它,例如滴水穿石,這就是“柔德”所在。
天下之大,能人輩出,凡領導群雄者,大多德行非常高,讓衆人佩服,這才是承載大事的根本。
老子(前571—前471):姓李,名耳,谥曰聃,字伯陽,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人。老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經》開創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