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别對待率真和狂放
關燈
小
中
大
(春秋)文子
人若言行不一緻,開頭和結果相背離,内心與外表不相符,假造名聲來惑人耳目,就是“毀志”。
真正的品行不端是違背人性的,對人對事永遠難以公正。以這種心态行事的人,表面上好像是率直,實際卻是相互攻擊,使好人遭難。在揭人短處方面,率直的人和狂放的人是一樣的,但目的卻不相同;在自然率性方面,爽朗的人和放浪的人是一樣的,但本質卻不相同。考慮他的出發點是否相同,就知道什麼是“毀志”了。
若有人因吃喝而與人親近,因賄賂而與人結交,因損人利己而狼狽為奸,因有了名位權力就隐藏感情,那就是卑鄙貪婪之人;若有人為了虛名浮利而并非為了事業,不顧惜自己的生命,隻要有利可圖,就聞風而動,那千萬不能和他交往;若有人沒有大學識隻有些小聰明,不能辦大事隻有些小能耐,不明白大道隻重視小利,這就是虛假。
人人都有缺點,隻要大方向不錯,就該肯定;人人都有小的過錯,不必為此耿耿于懷,但如果大方向有問題,就要否定。愚昧之人的行為,就更不值一提了。
文子(生卒年不詳):姓辛氏,号計然。春秋末年人,著有《文子》一書。
人若言行不一緻,開頭和結果相背離,内心與外表不相符,假造名聲來惑人耳目,就是“毀志”。
真正的品行不端是違背人性的,對人對事永遠難以公正。以這種心态行事的人,表面上好像是率直,實際卻是相互攻擊,使好人遭難。在揭人短處方面,率直的人和狂放的人是一樣的,但目的卻不相同;在自然率性方面,爽朗的人和放浪的人是一樣的,但本質卻不相同。考慮他的出發點是否相同,就知道什麼是“毀志”了。
若有人因吃喝而與人親近,因賄賂而與人結交,因損人利己而狼狽為奸,因有了名位權力就隐藏感情,那就是卑鄙貪婪之人;若有人為了虛名浮利而并非為了事業,不顧惜自己的生命,隻要有利可圖,就聞風而動,那千萬不能和他交往;若有人沒有大學識隻有些小聰明,不能辦大事隻有些小能耐,不明白大道隻重視小利,這就是虛假。
人人都有缺點,隻要大方向不錯,就該肯定;人人都有小的過錯,不必為此耿耿于懷,但如果大方向有問題,就要否定。愚昧之人的行為,就更不值一提了。
文子(生卒年不詳):姓辛氏,号計然。春秋末年人,著有《文子》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