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才容易

關燈
(清)彭端淑

    世間的事,隻要努力去做,那困難的事情,也是容易的;不努力去做,則容易的事情,也是難以做成的。追求學問也是如此。努力去學,那困難的道理,也容易學成;不努力去學,則容易的道理,也難以學會。

    一個人生性愚鈍,如果他每天都努力學習,堅持不懈,到了學成的那一天,他就會忘掉自己的遲鈍和平庸。假如一個人天生聰慧,但是,如果不懂得利用它們,就與那些生性愚鈍、能力平常的人一樣毫無區别了。

    孔子的學說,最終由天賦一般的曾參傳給後代。這樣看來,天資聰明與生性愚鈍,對一個人起的作用,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蜀國邊境地帶,有兩個和尚,一個窮,一個富。窮的那個和尚對富的那個和尚說:“我打算去南海,怎麼樣?”富的說:“你靠什麼去南海?”窮的回答道:“我随身帶一個水瓶和一個飯缽就行了。”富的說:“我計劃這件事已經好幾年了,我本想雇條船沿江而下,都還沒有成功,你怎麼行呢?”第二年,窮和尚順利從南海的佛國普陀山回來了。蜀國邊境,距離南海的普陀山,不知道有幾千裡遠,富和尚一直去不成,而窮和尚卻去成了。一個人,如果和窮和尚一樣确立自己的志向,努力實現難道還有做不成的嗎?

    彭端淑(約1699—約1779):字樂齋,清代四川人,著名學者,著有《白鶴堂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