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有必要發動第二次攻擊”

關燈
外還有9架很可能被擊落。

    美方總共隻有26架飛機,可是卻有50架被擊落,人們不得不承認這樣的射擊技術簡直太高超了。

    如果在空中的陸戰隊的戰鬥機在敵人眼裡1架成了2架,他們的作戰一定是異常英勇的。

    确實,從他們所駕駛的飛機質量來看,他們能僥幸活下來,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迹,更不用說他們還給日本人造成了損失。

     當時美國人所報的空戰戰績也被過分誇大了。

    他們說日本人在空戰中損失了40-50架飛機,另有10架被地面炮火擊落。

    南雲在作戰過程報告中列出的飛機損失為6架(轟炸機4架,零式機2架)。

    日本方面的說法大多與這個數字相一緻。

    後來在&ldquo遭受損失&rdquo這個欄目下,南雲承認總共損失了8架飛機。

    他在報告的統計數字部分,細分了損失情況。

    空戰中損失5架(水平轟炸機3架,零式機2架),另有4架被高炮擊落(其中水平轟炸機2架,俯沖轟炸機1架,零式機1架)。

    這裡說的被高炮擊落的飛機數目和美方目擊者的回憶完全吻合。

    此外,南雲還列出了受損傷的飛機數:水平轟炸機16架,俯沖轟炸機4架,零式機12架。

    其中2架零式機因損傷程度過大,返回航空母艦後就報廢了。

    當然,這些數字并非就準确無誤。

    譬如,南雲并沒有列出&ldquo飛龍号&rdquo上的高空轟炸機的損傷情況,但讀者已經知道,友永的飛機被擊中,而且他當時就用無線電向南雲作過報告,但南雲及其幕僚有許多緊迫問題要處理,無暇考慮如何使這些說法不一的受損報告一緻起來。

     賽馬德對日方損失的樂觀估計是基于他對中途島遭破壞的程度與最初發現日本攻擊部隊的規模所進行的比較,可惜他錯誤地計算了飛臨中途島的日機數量,而且一廂情願地估計被擊落的美國人的戰績至少和生還者的一樣好。

    凱姆斯有些迷惑不解地回顧說:&ldquo幸存的飛行員們覺得,開始交戰時看到敵機數量衆多,可是它們投彈的數量很少,這二者之間很矛盾。

    &rdquo一定是計算上出了差錯,不是飛機數量,就是炸彈數量,或者是兩者都算錯了。

    如果隻計算返航飛行員所看到的被擊中起火的敵機,那麼可以肯定有8架轟炸機被擊落,另外還有1架可能被擊落,有3架零式機肯定被擊落,還有1架可能也被擊落。

    這樣算,所得的總數就比較切合實際,而且與日本官方發布的數字相差無幾。

    陸戰隊飛機中隊的飛行員們相信每個犧牲的隊友至少都擊落了1架日機,這顯然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比較合乎邏輯的看法應當是:真正擊落敵機的,是那些技術好、運氣也好,與零式機交手并活下來的飛行員。

     總而言之,這些都無關緊要。

    即使完全讓第六營來對付友永的機群,即使當島上的守軍從掩體中出來時就派戰鬥機去掩護尋殲南雲的航母部隊的陸基轟炸機,中途島的命運也不會有多少變化。

     實際上,中途島上的情況比預想的要好。

    地面上大約有20人死亡,數字相當小。

    跑道隻受到輕微的破壞,以至于賽馬德隻能這樣認為:日本人是故意不炸跑道,以便留給他們自己用。

    島上的僞裝十分有效。

    空襲後的檢查發現,遭破壞的設施大多數都能修好。

    于是,大家全體出動,努力恢複供電,修複供水管道和下水管道,撲滅零星小火,清除瓦礫廢墟。

     友永千方百計地讓受傷的飛機飛回會合點,對于襲擊中途島的戰績不甚了了。

    後來他在航母大海戰中陣亡了,所以他對自己看到的情況和自己的空襲任務進行掂量時,腦子裡想的是什麼,别人就不得而知了。

    但他顯然是不會滿意的。

    他在執行任務時沒有遇上轟炸機或巡邏機&mdash&mdash尼米茲稱它們為&ldquo重家夥&rdquo&mdash&mdash而且簡易機場的跑道狀态良好,這些飛機返回時可以在上面降落。

    此外,中途島上的高射炮仍在進行對空射擊。

    日本的登陸部隊可能會受到&ldquo熱烈&rdquo的歡迎。

     這肯定就是友永的邏輯的實質所在。

    他的發報機被機槍子彈打壞了,因此他把自己的建議寫在一塊小黑闆上。

    他舉起黑闆,這樣他的二号機就能看見,并用他的名義把建議發給南雲。

    這條建議于07:00發出:&ldquo有必要發動第二次攻擊。

    &r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