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情緒高昂,信心十足”
關燈
小
中
大
東海域美航空母艦艦隊&ldquo很可能&rdquo正在動作,也許正在預設埋伏。
這一電報将第一航空艦隊也列入了收報單位。
山本看過電報,對黑島說:&ldquo我看最好以山本或聯合艦隊的名義将這份電報轉發給南雲。
&rdquo黑島卻說:&ldquo既然第一航空艦隊也是收報單位,就沒有必要由聯合艦隊向南雲轉發了。
何況現在還要保持無線電靜默。
我們還是不應打破它。
&rdquo 美國人這邊也存在通信聯絡的問題。
斯普魯恩斯的無線電員報告說,他們聽到了瓦胡島外的沿海巡邏機與珍珠港的通話。
這一情況令人不安,說明TBS系統并不能抗竊聽。
TBS系統是短距離直線傳播系統,原估計它的電波不會越出地平線。
這次通話傳到第十六特混艦隊上也許是大氣或力學上的反常現象。
這種反常現象可能數周或數年也不會出現一次,但斯普魯恩斯還是不想冒險。
他用目視信号通令全特混艦隊:除非情況極為緊急,夜間不得使用TBS系統,白天隻準使用目視信号。
斯普魯恩斯決心不喪失作戰的突然性,也決不暴露自己的位置。
因此,在下令禁止使用無線電的同時,他通知所有飛行員,在即将開始的戰役中,各機自行返回航空母艦,不能再指望航空母艦用無線電導航。
這天,夏威夷時間6月1日,日本報紙所說的早已沉沒的&ldquo薩拉托加号&rdquo航空母艦全速駛離聖地亞哥,希望能及時趕到中途島海區參加戰鬥,但結果未能如願。
它到達珍珠港那天,中途島海戰已告結束。
弗萊徹的第十七特混艦隊的現有艦艇都從&ldquo西馬倫号&rdquo和&ldquo普拉特号&rdquo進行了戰前的最後一次加油。
與此同時,從&ldquo大黃蜂号&rdquo上派出的飛機在150海裡範圍進行搜索,沒有發現敵人。
&ldquo鬼天氣又冷又潮,因此,很可能最先發出有關日軍消息的是中途島的雷達。
&rdquoVF-6的飛行日志上說。
第二天依然是濃雲密布,波浪滔天,美日雙方艦隊的前進均受到阻礙。
南雲的艦艇在600碼以外相互就視而不見。
為避免相撞并保持隊形,南雲批準使用探照燈。
這一舉動相當冒險,但是濃霧像一堵厚厚的牆,強大的光柱幾乎未離開燈座就彌散開來,根本無法穿透。
濃霧使南雲不能派出反潛巡邏飛機,卻束縛不了裝備着雷達的美軍潛艇,所以他命令艦隊高度戒備,并加派雙哨加強對敵潛艇的觀察和警戒。
南雲及其參謀們聚集在&ldquo赤城号&rdquo艦橋的右邊,默不作聲地注視着前方。
艦橋左邊,艦長青木和航海長三浦海軍中佐在能見度幾乎為零的困難情況下聚精會神地指揮軍艦保持隊形和航向。
按照原定計劃,航空母艦機動部隊應于10:30改變艦向,這對南雲可是個大難題,他必須通知所有艦艇按原計劃改變航向。
但是濃霧彌漫,旗号聯絡已毫無用處,探照燈光也不能有效地傳遞命令。
唯一的辦法是使用無線電,但那樣做就等于把機動部隊的位置告訴了美方。
南雲不喜歡使用這些辦法。
他絲毫不缺乏個人的勇氣,連戰連捷又使他趾高氣揚。
但是,他總喜歡不折不扣地按照規定的細節作戰,缺少在情況發生變化時迅速地作出相應決斷的靈活性。
然而,這時的他處于并非是自己造成的困境之中。
中途島作戰賦予他的兩項任務互相矛盾,需要以完全不同的方法分别處理,就像在橄榄球比賽中,他既要掩護帶球隊員,又要自己帶球突破。
他的一個任務是:航空母艦機動部隊須先于近藤的艦隊到達中途島,對島實施火力攻擊,為登陸鋪平道路。
這一任務要求南雲必須在某一時間處于某一地點,即處于球門(中途島)與帶球隊員(近藤)之間。
中途島和近藤都不會為了方便南雲而移動位置。
這樣,南雲必須保持既定航向。
然而,他的第二個任務卻是獨立自主的:如果美太平洋艦隊出動迎戰,南雲須協助攻擊并将其摧毀。
這一任務要求高度的戰術機動并保守行蹤的秘密。
這兩個任務隻有在一個前提下才能統一起來,那就是,尼米茲不折不扣地按照日方計劃行事,聽到中途島受到攻擊時才命令艦隊出動。
南雲的參謀們一開始就對這種雙重任務憂慮忡忡,擔心這兩項任務會在執行過程中發生沖突。
可是現在&mdash&mdash用《聖經》上的話來說&mdash&mdash他們極為擔心的事落到了他們頭上。
南雲的首席參謀大石保海軍大佐感到茫然不解,他概括當時進退維谷的處境時說:&ldquo聯合艦隊的作戰命令規定我首要任務為摧毀敵軍&hellip&hellip但同一命令又特别要求我們于6月5日空襲中途島&hellip&hellip&rdquo &ldquo如果我們不按計劃壓制中途島上敵岸基航空兵,那麼兩天之後我方的登陸作戰将遇到猛烈抗擊,整個進攻作戰時間表就會被打亂。
&rdquo 對此,南雲提出了最最關鍵的問題:&ldquo但是
這一電報将第一航空艦隊也列入了收報單位。
山本看過電報,對黑島說:&ldquo我看最好以山本或聯合艦隊的名義将這份電報轉發給南雲。
&rdquo黑島卻說:&ldquo既然第一航空艦隊也是收報單位,就沒有必要由聯合艦隊向南雲轉發了。
何況現在還要保持無線電靜默。
我們還是不應打破它。
&rdquo 美國人這邊也存在通信聯絡的問題。
斯普魯恩斯的無線電員報告說,他們聽到了瓦胡島外的沿海巡邏機與珍珠港的通話。
這一情況令人不安,說明TBS系統并不能抗竊聽。
TBS系統是短距離直線傳播系統,原估計它的電波不會越出地平線。
這次通話傳到第十六特混艦隊上也許是大氣或力學上的反常現象。
這種反常現象可能數周或數年也不會出現一次,但斯普魯恩斯還是不想冒險。
他用目視信号通令全特混艦隊:除非情況極為緊急,夜間不得使用TBS系統,白天隻準使用目視信号。
斯普魯恩斯決心不喪失作戰的突然性,也決不暴露自己的位置。
因此,在下令禁止使用無線電的同時,他通知所有飛行員,在即将開始的戰役中,各機自行返回航空母艦,不能再指望航空母艦用無線電導航。
這天,夏威夷時間6月1日,日本報紙所說的早已沉沒的&ldquo薩拉托加号&rdquo航空母艦全速駛離聖地亞哥,希望能及時趕到中途島海區參加戰鬥,但結果未能如願。
它到達珍珠港那天,中途島海戰已告結束。
弗萊徹的第十七特混艦隊的現有艦艇都從&ldquo西馬倫号&rdquo和&ldquo普拉特号&rdquo進行了戰前的最後一次加油。
與此同時,從&ldquo大黃蜂号&rdquo上派出的飛機在150海裡範圍進行搜索,沒有發現敵人。
&ldquo鬼天氣又冷又潮,因此,很可能最先發出有關日軍消息的是中途島的雷達。
&rdquoVF-6的飛行日志上說。
第二天依然是濃雲密布,波浪滔天,美日雙方艦隊的前進均受到阻礙。
南雲的艦艇在600碼以外相互就視而不見。
為避免相撞并保持隊形,南雲批準使用探照燈。
這一舉動相當冒險,但是濃霧像一堵厚厚的牆,強大的光柱幾乎未離開燈座就彌散開來,根本無法穿透。
濃霧使南雲不能派出反潛巡邏飛機,卻束縛不了裝備着雷達的美軍潛艇,所以他命令艦隊高度戒備,并加派雙哨加強對敵潛艇的觀察和警戒。
南雲及其參謀們聚集在&ldquo赤城号&rdquo艦橋的右邊,默不作聲地注視着前方。
艦橋左邊,艦長青木和航海長三浦海軍中佐在能見度幾乎為零的困難情況下聚精會神地指揮軍艦保持隊形和航向。
按照原定計劃,航空母艦機動部隊應于10:30改變艦向,這對南雲可是個大難題,他必須通知所有艦艇按原計劃改變航向。
但是濃霧彌漫,旗号聯絡已毫無用處,探照燈光也不能有效地傳遞命令。
唯一的辦法是使用無線電,但那樣做就等于把機動部隊的位置告訴了美方。
南雲不喜歡使用這些辦法。
他絲毫不缺乏個人的勇氣,連戰連捷又使他趾高氣揚。
但是,他總喜歡不折不扣地按照規定的細節作戰,缺少在情況發生變化時迅速地作出相應決斷的靈活性。
然而,這時的他處于并非是自己造成的困境之中。
中途島作戰賦予他的兩項任務互相矛盾,需要以完全不同的方法分别處理,就像在橄榄球比賽中,他既要掩護帶球隊員,又要自己帶球突破。
他的一個任務是:航空母艦機動部隊須先于近藤的艦隊到達中途島,對島實施火力攻擊,為登陸鋪平道路。
這一任務要求南雲必須在某一時間處于某一地點,即處于球門(中途島)與帶球隊員(近藤)之間。
中途島和近藤都不會為了方便南雲而移動位置。
這樣,南雲必須保持既定航向。
然而,他的第二個任務卻是獨立自主的:如果美太平洋艦隊出動迎戰,南雲須協助攻擊并将其摧毀。
這一任務要求高度的戰術機動并保守行蹤的秘密。
這兩個任務隻有在一個前提下才能統一起來,那就是,尼米茲不折不扣地按照日方計劃行事,聽到中途島受到攻擊時才命令艦隊出動。
南雲的參謀們一開始就對這種雙重任務憂慮忡忡,擔心這兩項任務會在執行過程中發生沖突。
可是現在&mdash&mdash用《聖經》上的話來說&mdash&mdash他們極為擔心的事落到了他們頭上。
南雲的首席參謀大石保海軍大佐感到茫然不解,他概括當時進退維谷的處境時說:&ldquo聯合艦隊的作戰命令規定我首要任務為摧毀敵軍&hellip&hellip但同一命令又特别要求我們于6月5日空襲中途島&hellip&hellip&rdquo &ldquo如果我們不按計劃壓制中途島上敵岸基航空兵,那麼兩天之後我方的登陸作戰将遇到猛烈抗擊,整個進攻作戰時間表就會被打亂。
&rdquo 對此,南雲提出了最最關鍵的問題:&ldquo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