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鐵袖一觸”

關燈
置将位于中途島西北600海裡處,遠離潛在的戰場。

    高須的警戒部隊在山本以北500海裡處。

    作為整個作戰尖兵的南雲部隊将在山本以東300海裡處。

    最後,這時已經從阿拉斯加海域返回的角田覺治海軍少将的第二航空母艦攻擊部隊将位于警戒部隊以東300海裡處。

     如果一切按照計劃進行,這支龐大的艦隊将分散在中太平洋北部1000海裡的水面上,等待N日後的某個時候美國太平洋艦隊在地平線上出現。

     雖然兵力很分散,但如出現不測,仍可合兵一處集中對敵。

    不過,沒有人相信真會出現這種情況。

    &ldquo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勝券在握,&rdquo渡邊說,&ldquo美國艦隊大部在大西洋。

    據此,我們相信日本海軍在太平洋居于優勢。

    如果指揮得當,不可能不取勝。

    &rdquo這本身就有個很大的&ldquo如果&rdquo問題,而且,這個計劃無疑是以美國人的行動都不出日本人所料為基礎的。

     飛行員們痛心地看到,聯合艦隊沒有按照山口在4月下旬的會議上提出的方法進行改編。

    &ldquo主力&rdquo這個稱号意味深長。

    盡管山本侈談要堅持進攻原則,要發揮海軍航空兵的威力,但他仍然&mdash&mdash也許是下意識地&mdash&mdash視戰列艦為艦隊的皇後。

    萬一美國人提前出現,南雲的航空母艦将承受全部正面壓力,而這時這些戰列艦會在哪裡?山本在南雲西面300海裡,高須在南雲北面近1000海裡。

    如果真出現緊急情況,即使本領再大也無濟于事,還不如留在柱島節省些燃料算了。

    而南雲所需的警戒和保障還得靠自己解決。

    他的2艘戰列艦、2艘重巡洋艦、1艘輕巡洋艦并不能為4艘&mdash&mdash也許是6艘&mdash&mdash航空母艦提供有效的掩護。

     然而,幾個月來在南方海域戰事中曬黑了皮膚、養壯了身體的第一航空艦隊的軍官們十分自信。

    他們性格不同,對上述顧慮的反應也不同:有的惱怒,有的厭惡,有的掃興,有的嘲笑逗趣。

    但就是沒有人産生警覺,沒有人預感到即将災難臨頭。

    他們覺得單憑自己的力量也完全可以取得&ldquo中途島作戰&rdquo的勝利。

     在複雜的圖上推演過程中,一些作戰指揮官注意到聯合艦隊的幕僚們嚴重低估了敵方的能力,而且,出現重大困難的時候,宇垣總是随意将其歪曲成對日方有利的條件。

    但是,他們誰也不想提反對意見,免得宇垣大發雷霆。

    他們認為即使提了也無濟于事。

    聯合艦隊司令部的幕僚們和戰術指揮官們都争先恐後地表達自己的信心。

     在圖上推演時,有一次,宇垣和黑島都提出問題:當第一航空艦隊的戰鬥機全部出動為進攻中途島的轟炸機護航時,他們準備怎樣保護航母不受敵轟炸機的攻擊,大家不約而同地看着源田&mdash&mdash而不是南雲,等着他作出回答。

     自開戰以來,每次隻要是源田發牌,南雲總是牌運亨通,但是他卻從不要求攤牌。

    南雲深信自己握有象征幸福的藍鳥,也就越來越依靠這位才華橫溢的航空參謀。

    而且,&ldquo其他參謀對他(源田)有某種敬畏&rdquo。

    心直口快的人公開地把這支機動部隊叫作&ldquo源田的艦隊&rdquo。

     才能不及源田的人樂得不加質疑地全盤接受。

    但源田是個優秀軍官,對這種情形感到很不自在,有時感到十分可怕。

    原因之一是,南雲具有多年寶貴的實戰經驗,卻不提出敏銳的問題,不發表有益的質疑,這樣,源田就沒有機會來思考和厘清自己的想法。

    這就像試圖在薄綢上而不是在皮帶上磨剃刀一樣。

    更重要的是,南雲的态度表明他并沒有進行認真思考,并沒有真正吸取海軍航空部隊的理論和實踐經驗,隻是盲目相信源田的工作。

    源田和南雲一樣充滿了自信,但他很清楚誰都會犯錯誤。

    想到自己不成熟的建議可能會影響國家的前途,他不禁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這次,聽到宇垣和黑島的談話,注意到大家渴望的眼神,源田陶醉于勝利之中,一時忘了謹慎二字,脫口而出回答說:&ldquo鐵袖一觸!&rdquo他不是在故弄玄虛;這是一句富有詩意的話,用現在美國人的話來說就是:&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