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室詭計
關燈
小
中
大
鎖維持原樣不動,用螺絲起子把門的鉸鍊拆下,再從那裡打開出入,然後,再把鉸鍊恢複原狀。
這個詭計無視鎖頭,完全着眼于其他地方,富于機智很有意思。
隻不過門的鉸鍊若不在外側,這招當然就行不通了。
有一間完全密閉的西式房間,所有的窗戶和門都從内部上了鎖,房間裡有一人被殺。
心生懷疑的人們因為沒有備用鑰匙,破門進入室内一看,發現一具橫躺的屍體。
然而奇怪的是不見兇手的蹤影。
這是一間從内關閉的房間,兇手理應無路可逃。
仔細搜查天花闆、牆壁、木地闆,也完全沒有暗門;暖爐的煙囪也窄到連幼童都無法通過;換氣窗也一樣狹窄。
這種狀況隻能想象成有人如煙一般消失,或是他的身體像蛞蝓一樣伸縮自如,從門下的縫隙爬出去了。
實在是令人毛骨悚然又不可思議的謎題。
如果這些看似完全不可能的謎題,可以有合理的解答,那該是多麼痛快,這就是密室詭計小說的起源。
偵探小說的核心,就是把乍見下看似不可能的異常謎題,以機智與邏輯,條理清晰地解開産生的趣味。
這種樂趣的典型就是密室事件。
以文章描述的不可能狀況,總會讓人覺得某處仍有漏洞,難以給予讀者不可動搖的感覺,然而如果是密室,特征就是具體得像幾何學的圖解,一點也沒有暧昧的空間,能夠傳達給讀者最明确的不可能感。
因此,可以說以往的偵探作家,沒有任何人一輩子都沒描寫過密室事件,而且甚至出現過一輩子都隻寫密室事件的作家。
在偵探小說史上,最早以這個密室的&ldquo不可能&rdquo為主題的作品,是坡的《莫爾格街兇殺案》,而這部坡的作品,以及勒胡問世晚得多的《黃色房間之謎》,都是啟發中心思想的實際案件。
我在距今四十幾年前,曾讀過1913年12月号的《斯特蘭德雜志》(TheStrandMagazine)寫過這件事,現在還貼在筆記本上。
扼要來說,這是西姆斯在距今約一百年前所寫,一般認為時間大概是十九世紀初,在巴黎蒙馬特的某間公寓最高層樓,有一個名叫羅絲·德拉寇(RoseDelacourt)的女孩住在距離地面60尺的房間,因為到了中午她都還未起床,警察就打破門進入室内,發現女孩躺在床上,胸口被刺死亡。
兇器仍維持刺入的狀态,看起來力道相當大,刀尖甚至穿刺到背後。
窗戶被從内部關閉,門是唯一的入口也被從内上鎖,鑰匙插在鑰匙孔上,而且連門闩都上闩了。
唯一的通道是暖爐的煙囪,但經過調查,再怎麼瘦的人也無法通過,是不可能的路。
沒有任何東西被偷,偵查線上也沒發現有仇家尋仇的可能。
這起案件經過後來犯罪研究家的讨論,到了百年後的今天(1913)仍是未破案的一樁懸案。
其實叙述了密室之謎的故事,可以追溯至更遠古的古代。
公元前五世紀希羅多德的《曆史》書中,記述了公元前1200年左右埃及王拉姆潑西尼德斯(Rhampsinitus)的故事,這裡就已經能看出密室之謎的原始形态。
這則故事是一名建築技師奉命建造國王的寶庫,他為了自己的孩子們,挖了一條可以通到外面的秘密地道,并留下遺囑告知開啟地道的方法,好讓兒子們可以從地道潛入寶庫偷出寶物。
同樣是希臘公元前二世紀的作家保薩尼亞斯,也在叙述建築師阿伽墨得斯(Agamedes)與特羅豐尼烏斯(Trophonius)的故事時,寫過同樣有秘密地道的密室之謎。
還有一個古老的例子,是舊約聖經經外書(Apocrypha)中&ldquo貝爾的故事&rdquo。
巴比倫王崇拜的偶像神明是貝爾[Bel,即馬爾杜克(Marduk),巴比倫的守護神]。
他們在神殿供奉了羊、谷物以及許多祭品,并關閉神殿的門再上鎖,讓任何人都無法進出,但祭品還是會在一夜之間消失。
真是一起密室的怪事。
本來大家相信這是貝爾神吃掉了,但一位叫但以理的青年,揭露了這個秘密的詭計。
神殿内的祭壇下有一條秘密通道,祭司們半夜就從那條路悄悄潛入拿走祭品。
不管希羅多德還是聖經經外書,都有秘密的出入口,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都是不名符其實的密室之謎,不過這麼說來,坡的&ldquo莫爾格街&rdquo也是在内部折彎窗戶的釘子,這也是不名符其實。
那麼,第一部毫無這種缺點的&ldquo密室&rdquo小說是什麼呢?道爾的《花斑帶探案》(收錄此篇作品的《福爾摩斯冒險史》于1892年出版)與詹格威的長篇(1891年出版)幾乎于同時期寫出,不過比起《花斑帶探案》的單純,以密室而言,還是後者的長篇較有可讀性。
這部作品在西方雖然沒有引起太多矚目,但以當時而言,用的已經是最進步的密室詭計,此外,他也在這個重大謎題詭計領域居領先地位,在這層意義上,非得大大重視不可。
那麼,讓我試着把各種謎題詭計,大緻分類為三種:①犯罪時罪犯不在室内②犯罪時罪犯在室内③罪犯與被害者都不在室内。
再把這三種細分為以下所示。
我知道西方的作家嘗試&ldquo分類密室&rdquo的兩個例子。
一是卡爾的《三口棺材》(TheThreeCofins)的&ldquo密室講義&rdquo章節,另一個則是克萊頓·勞森(ClaytonRawson)的《死亡飛出大禮帽》(DeathFromaTopHat)(未日譯)的&ldquo勿質問(AskMeNoQuestions)&rdquo章節。
後者是魔術師偵探馬裡尼利用了卡爾的小說主角菲爾博士的&ldquo密室講義&rdquo,雖然他和卡爾的分類有些不同,但雙方都大緻分類為兩種:A&ldquo真實的密室,罪犯不可能逃出,因此罪犯犯罪時不在室内”B&ldquo假裝的密室,罪犯犯罪後逃脫,之後構成密室&rdquo。
比起卡爾的菲爾博士把A分為七項、B分為五項;馬裡尼則把A分為九項、B分為五項,還加了一項新的C。
我的分類則是參閱兩者,統一原理比起兩者稍微不同,也加了一些兩者都沒有的
這個詭計無視鎖頭,完全着眼于其他地方,富于機智很有意思。
隻不過門的鉸鍊若不在外側,這招當然就行不通了。
有一間完全密閉的西式房間,所有的窗戶和門都從内部上了鎖,房間裡有一人被殺。
心生懷疑的人們因為沒有備用鑰匙,破門進入室内一看,發現一具橫躺的屍體。
然而奇怪的是不見兇手的蹤影。
這是一間從内關閉的房間,兇手理應無路可逃。
仔細搜查天花闆、牆壁、木地闆,也完全沒有暗門;暖爐的煙囪也窄到連幼童都無法通過;換氣窗也一樣狹窄。
這種狀況隻能想象成有人如煙一般消失,或是他的身體像蛞蝓一樣伸縮自如,從門下的縫隙爬出去了。
實在是令人毛骨悚然又不可思議的謎題。
如果這些看似完全不可能的謎題,可以有合理的解答,那該是多麼痛快,這就是密室詭計小說的起源。
偵探小說的核心,就是把乍見下看似不可能的異常謎題,以機智與邏輯,條理清晰地解開産生的趣味。
這種樂趣的典型就是密室事件。
以文章描述的不可能狀況,總會讓人覺得某處仍有漏洞,難以給予讀者不可動搖的感覺,然而如果是密室,特征就是具體得像幾何學的圖解,一點也沒有暧昧的空間,能夠傳達給讀者最明确的不可能感。
因此,可以說以往的偵探作家,沒有任何人一輩子都沒描寫過密室事件,而且甚至出現過一輩子都隻寫密室事件的作家。
在偵探小說史上,最早以這個密室的&ldquo不可能&rdquo為主題的作品,是坡的《莫爾格街兇殺案》,而這部坡的作品,以及勒胡問世晚得多的《黃色房間之謎》,都是啟發中心思想的實際案件。
我在距今四十幾年前,曾讀過1913年12月号的《斯特蘭德雜志》(TheStrandMagazine)寫過這件事,現在還貼在筆記本上。
扼要來說,這是西姆斯在距今約一百年前所寫,一般認為時間大概是十九世紀初,在巴黎蒙馬特的某間公寓最高層樓,有一個名叫羅絲·德拉寇(RoseDelacourt)的女孩住在距離地面60尺的房間,因為到了中午她都還未起床,警察就打破門進入室内,發現女孩躺在床上,胸口被刺死亡。
兇器仍維持刺入的狀态,看起來力道相當大,刀尖甚至穿刺到背後。
窗戶被從内部關閉,門是唯一的入口也被從内上鎖,鑰匙插在鑰匙孔上,而且連門闩都上闩了。
唯一的通道是暖爐的煙囪,但經過調查,再怎麼瘦的人也無法通過,是不可能的路。
沒有任何東西被偷,偵查線上也沒發現有仇家尋仇的可能。
這起案件經過後來犯罪研究家的讨論,到了百年後的今天(1913)仍是未破案的一樁懸案。
其實叙述了密室之謎的故事,可以追溯至更遠古的古代。
公元前五世紀希羅多德的《曆史》書中,記述了公元前1200年左右埃及王拉姆潑西尼德斯(Rhampsinitus)的故事,這裡就已經能看出密室之謎的原始形态。
這則故事是一名建築技師奉命建造國王的寶庫,他為了自己的孩子們,挖了一條可以通到外面的秘密地道,并留下遺囑告知開啟地道的方法,好讓兒子們可以從地道潛入寶庫偷出寶物。
同樣是希臘公元前二世紀的作家保薩尼亞斯,也在叙述建築師阿伽墨得斯(Agamedes)與特羅豐尼烏斯(Trophonius)的故事時,寫過同樣有秘密地道的密室之謎。
還有一個古老的例子,是舊約聖經經外書(Apocrypha)中&ldquo貝爾的故事&rdquo。
巴比倫王崇拜的偶像神明是貝爾[Bel,即馬爾杜克(Marduk),巴比倫的守護神]。
他們在神殿供奉了羊、谷物以及許多祭品,并關閉神殿的門再上鎖,讓任何人都無法進出,但祭品還是會在一夜之間消失。
真是一起密室的怪事。
本來大家相信這是貝爾神吃掉了,但一位叫但以理的青年,揭露了這個秘密的詭計。
神殿内的祭壇下有一條秘密通道,祭司們半夜就從那條路悄悄潛入拿走祭品。
不管希羅多德還是聖經經外書,都有秘密的出入口,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都是不名符其實的密室之謎,不過這麼說來,坡的&ldquo莫爾格街&rdquo也是在内部折彎窗戶的釘子,這也是不名符其實。
那麼,第一部毫無這種缺點的&ldquo密室&rdquo小說是什麼呢?道爾的《花斑帶探案》(收錄此篇作品的《福爾摩斯冒險史》于1892年出版)與詹格威的長篇(1891年出版)幾乎于同時期寫出,不過比起《花斑帶探案》的單純,以密室而言,還是後者的長篇較有可讀性。
這部作品在西方雖然沒有引起太多矚目,但以當時而言,用的已經是最進步的密室詭計,此外,他也在這個重大謎題詭計領域居領先地位,在這層意義上,非得大大重視不可。
那麼,讓我試着把各種謎題詭計,大緻分類為三種:①犯罪時罪犯不在室内②犯罪時罪犯在室内③罪犯與被害者都不在室内。
再把這三種細分為以下所示。
我知道西方的作家嘗試&ldquo分類密室&rdquo的兩個例子。
一是卡爾的《三口棺材》(TheThreeCofins)的&ldquo密室講義&rdquo章節,另一個則是克萊頓·勞森(ClaytonRawson)的《死亡飛出大禮帽》(DeathFromaTopHat)(未日譯)的&ldquo勿質問(AskMeNoQuestions)&rdquo章節。
後者是魔術師偵探馬裡尼利用了卡爾的小說主角菲爾博士的&ldquo密室講義&rdquo,雖然他和卡爾的分類有些不同,但雙方都大緻分類為兩種:A&ldquo真實的密室,罪犯不可能逃出,因此罪犯犯罪時不在室内”B&ldquo假裝的密室,罪犯犯罪後逃脫,之後構成密室&rdquo。
比起卡爾的菲爾博士把A分為七項、B分為五項;馬裡尼則把A分為九項、B分為五項,還加了一項新的C。
我的分類則是參閱兩者,統一原理比起兩者稍微不同,也加了一些兩者都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