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厭倦的人的烏托邦
關燈
小
中
大
瞅那人細長的手指。
他說:&ldquo現在給你看一件你從未見過的東西。
&rdquo 他小心翼翼地遞給我一本莫爾的《烏托邦》[4],那是一五一八年在瑞士巴塞爾印刷的,書中缺一些書頁和插圖。
我不無賣弄地說: &ldquo這是印刷的書。
我家裡有兩千多本呢,盡管不如這本古老貴重。
&rdquo 我高聲讀出書名。
對方笑了。
&ldquo誰都看不了兩千本書。
我活了四個世紀隻看了五六本。
再說,重要的不是看,而是溫故知新。
印刷這一行業已經取締,它是最糟糕的弊端之一,容易把沒有流傳必要的書籍數量增加到使人眼花缭亂的程度。
&rdquo &ldquo在我古怪的昨天,&rdquo我說,&ldquo有一種普遍的迷信,認為從每個下午到第二天早晨之間總要發生許多事情,不了解它們仿佛是不光彩的。
地球上充斥集體的幽靈,加拿大、巴西、比屬剛果和歐洲共同市場。
那些柏拉圖式實體以前的曆史幾乎誰都不知道,但是人人都能如數家珍地說出最近一次教育家代表大會,迫在眉睫的兩國斷交,由秘書的秘書起草的、一律謹慎而含混的總統文告。
這些文件的目的是讓人看了忘掉,因為不出幾小時就有别的雞毛蒜皮的小事把它們抹掉。
在各行各業中間,政治家的工作無疑是最顯眼的。
大使或者部長仿佛是殘疾人,到東到西都有招搖的長車隊,由摩托車手和随行人員包圍,有急切的攝影記者等候。
我母親常說,這些人像是斷了腿的。
印在紙上的圖像和文字比事物本身更真實。
唯有出版的東西才是真的。
存在是被感知,這是我們獨特的世界觀的原則、手段和目的。
在我經曆的昨天,人們很天真;制造商說商品好,并且一再重複,他們便信以為真。
搶劫是經常發生的事,盡管誰都知道有了錢并不帶來幸福和安甯。
&rdquo &ldquo錢?&rdquo他接口說。
&ldquo貧窮是難以忍受的,富有是庸俗的最不舒服的形式,現在誰都不受貧富之罪了。
人人各司其事。
&rdquo &ldquo像猶太教博士一樣,&rdquo我說。
他仿佛沒有明白這句話的意思,自顧自接着說下去: &ldquo城市也沒有了。
我曾好奇地去勘察勃蘭卡灣,從那裡的廢墟來看,湮沒的東西不多。
既然沒有财産,遺産也就不存在。
一個人活到一百歲,已經成熟時,便準備面對自己,面對孤獨。
他已經生了一個兒子。
&rdquo &ldquo一個兒子?&rdquo我問道。
&ldquo對,隻生一個。
鼓勵人類繁殖是不恰當的。
有人認為神才具有宇宙意識,但誰都不能肯定神是否存在。
我聽說目前在讨論全世界的人逐漸或同時自殺的利弊。
不過我們還是回到我們的正題。
&rdquo 我同意了。
&ldquo滿了百歲之後,人就能擺脫愛情和友誼。
病痛和不由自主的死亡對他已不是威脅。
他從事一門技藝,研究哲學、數學,或者獨自下棋。
他願意時可以自殺。
人既然是自己生命的主宰,當然也可以主宰自己的死亡。
&rdquo &ldquo這是引語嗎?&rdquo我問他。
&ldquo當然。
我們隻剩下引語。
語言本身就是系統的引語。
&rdquo &ldquo我那個時代的壯舉,宇宙航行又怎麼樣?&rdquo我說。
&ldquo我們幾世紀前就已放棄了那種航行。
宇宙航行固然奇妙,但我們無從逃避此時此地。
&rdquo 他微微一笑補充說: &ldquo此外,任何旅行都屬于宇宙範疇。
從一個星球到另一個星球,和從這裡到對面的農場并沒有不同。
你進入這個房間也是一種宇宙航行。
&rdquo &ldquo确實如此,&rdquo我回說。
&
他說:&ldquo現在給你看一件你從未見過的東西。
&rdquo 他小心翼翼地遞給我一本莫爾的《烏托邦》[4],那是一五一八年在瑞士巴塞爾印刷的,書中缺一些書頁和插圖。
我不無賣弄地說: &ldquo這是印刷的書。
我家裡有兩千多本呢,盡管不如這本古老貴重。
&rdquo 我高聲讀出書名。
對方笑了。
&ldquo誰都看不了兩千本書。
我活了四個世紀隻看了五六本。
再說,重要的不是看,而是溫故知新。
印刷這一行業已經取締,它是最糟糕的弊端之一,容易把沒有流傳必要的書籍數量增加到使人眼花缭亂的程度。
&rdquo &ldquo在我古怪的昨天,&rdquo我說,&ldquo有一種普遍的迷信,認為從每個下午到第二天早晨之間總要發生許多事情,不了解它們仿佛是不光彩的。
地球上充斥集體的幽靈,加拿大、巴西、比屬剛果和歐洲共同市場。
那些柏拉圖式實體以前的曆史幾乎誰都不知道,但是人人都能如數家珍地說出最近一次教育家代表大會,迫在眉睫的兩國斷交,由秘書的秘書起草的、一律謹慎而含混的總統文告。
這些文件的目的是讓人看了忘掉,因為不出幾小時就有别的雞毛蒜皮的小事把它們抹掉。
在各行各業中間,政治家的工作無疑是最顯眼的。
大使或者部長仿佛是殘疾人,到東到西都有招搖的長車隊,由摩托車手和随行人員包圍,有急切的攝影記者等候。
我母親常說,這些人像是斷了腿的。
印在紙上的圖像和文字比事物本身更真實。
唯有出版的東西才是真的。
存在是被感知,這是我們獨特的世界觀的原則、手段和目的。
在我經曆的昨天,人們很天真;制造商說商品好,并且一再重複,他們便信以為真。
搶劫是經常發生的事,盡管誰都知道有了錢并不帶來幸福和安甯。
&rdquo &ldquo錢?&rdquo他接口說。
&ldquo貧窮是難以忍受的,富有是庸俗的最不舒服的形式,現在誰都不受貧富之罪了。
人人各司其事。
&rdquo &ldquo像猶太教博士一樣,&rdquo我說。
他仿佛沒有明白這句話的意思,自顧自接着說下去: &ldquo城市也沒有了。
我曾好奇地去勘察勃蘭卡灣,從那裡的廢墟來看,湮沒的東西不多。
既然沒有财産,遺産也就不存在。
一個人活到一百歲,已經成熟時,便準備面對自己,面對孤獨。
他已經生了一個兒子。
&rdquo &ldquo一個兒子?&rdquo我問道。
&ldquo對,隻生一個。
鼓勵人類繁殖是不恰當的。
有人認為神才具有宇宙意識,但誰都不能肯定神是否存在。
我聽說目前在讨論全世界的人逐漸或同時自殺的利弊。
不過我們還是回到我們的正題。
&rdquo 我同意了。
&ldquo滿了百歲之後,人就能擺脫愛情和友誼。
病痛和不由自主的死亡對他已不是威脅。
他從事一門技藝,研究哲學、數學,或者獨自下棋。
他願意時可以自殺。
人既然是自己生命的主宰,當然也可以主宰自己的死亡。
&rdquo &ldquo這是引語嗎?&rdquo我問他。
&ldquo當然。
我們隻剩下引語。
語言本身就是系統的引語。
&rdquo &ldquo我那個時代的壯舉,宇宙航行又怎麼樣?&rdquo我說。
&ldquo我們幾世紀前就已放棄了那種航行。
宇宙航行固然奇妙,但我們無從逃避此時此地。
&rdquo 他微微一笑補充說: &ldquo此外,任何旅行都屬于宇宙範疇。
從一個星球到另一個星球,和從這裡到對面的農場并沒有不同。
你進入這個房間也是一種宇宙航行。
&rdquo &ldquo确實如此,&rdquo我回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