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國際投資
關燈
小
中
大
在資本主義區域的範圍以内也可能有國際投資。
假如資本主義地區是一個單一的統一的經濟,在整個地區内勞動可以自由流動,企業家有機會可以任意在自己喜歡的地方組織投資;并且有一個統一的資本市場,使得每個國家的食利者可以買賣各種債務投資對象,不管它們是什麼國家裡發行的;而且,假如完全的放任主義在支配一切&mdash&mdash各國政府在經濟的事情上是完全消極的&mdash&mdash那麼,資本主義世界分成許多國家,對積累的過程就沒有關系。
整個資本主義世界裡利潤率和工資水平就會有趨于大緻均等的傾向,我們以上陳述的對一個單一的經濟組織的分析就會可以适用,比我們讨論一個在不同地區有不同工業占優勢的國家範圍以内的資本積累時,并不需要做較多的保留,也不更加複雜。
隻要這些條件得不到滿足,我們的分析裡就得加進一些特别的限制條件。
實際上,這些條件在某種程度上是得到了滿足的,但很不完全。
工人在一個國家以内的不同工業和不同地區之間流動,比流動到邊境以外更為容易:即使當勞動不能流動時,在一個國家以内,一種工業裡的工資水平對其他工業裡的工資水平有影響(由于樹立了什麼是公平的工資和什麼是可能的工資的觀念),這種影響在不同國家之間簡直沒有。
企業家感到在一個語言了解和政府對自己同情的地方比較容易經營。
食利者對來自不同國家的債務投資對象,有強烈的偏好(不一定喜愛他們本國的東西)。
政府不是消極的,可是有目的地通過商業政策(保護稅則,等等)或者附帶地作為具有其他目的(禁止與潛在的敵人貿易,等等)的政策的一種副産品,而對貿易條件起作用。
為了辨别資本主義世界的統一性不完全方面這些不同因素的影響,我們将做出比實際情況更鮮明的區别。
我們考慮一種世界,其中根本沒有勞動的國際流動,可是有完全的放任主義,企業家有随意投資的完全自由,并且最初我們假設有一個完全統一的資本市場。
在這些條件下,利潤率和利率水平在整個資本主義經濟裡是差不多一緻的,可是實際工資水平在一個國家和另一個國家之間可能大不相同。
我們将假設買方和賣方沒有特殊的國家偏見,對特定的一種産品總是願意在最便宜的地方買進,在最貴的地方賣出,可是我們将假設地理上的條件是本國以内的運輸費用比國與國之間的少,因此在不同的生産地點需要很大的價格上的差别,才可能使貨物的流動越過國境。
貿易差額 當貿易是由全世界無數獨立的企業家(包括大小商人在内)根據純粹的商業原則進行,不注意國家的利益,而每個人盡可能謀利的時候,貿易的範型,如果從一種全國的觀點來看,将作為他們的活動的一種副産品而出現。
當計算(比如說)一年的賬目時,有些國家會發現出口貨物的價值超過進口,再加上服務收入、遊客用費等,以及外國債務投資的利息和股利收入,總計超過相應的進口貨支出等;就是說,它們的收入賬上有剩餘;有些國家處于相反的地位。
當運輸費用包括在内時,所有各國的正負差額加起來等于零。
關于相互抵銷的支付怎樣解決差額,以後再來讨論。
我們可以區别四種在任何局面下對差額範型的主要影響:(1)結構上的影響,這對某些類型的商品和資本财貨的需求(相對于這些東西在不同國家中相對的正常價格而言)有關;(2)全面的成本上的差别(由于相對于生産力而言的工資水平上的差别);(3)全面的需求上的差别(由于不同國家中不同的活動水平);(4)彙率的變動或者防止彙率變動的國家政策的後果。
最後一類影響,必須等我們讨論過國際支付以後再來研究。
我們簡略地談一談頭三類影響如下: 結構的範型無論什麼時候在不同國家内有不同範型的相對的正常價格。
對範型區别的主要影響是人口數字&mdash&mdash在土地-勞動比率高的地方,小麥相對于工業品而言,比在土地-勞動比率低的地方便宜。
第二類的影響是曆史性的&mdash&mdash一個最早發展了一種工業(例如,制表)的國家,在資本設備、企業家的知識、勞動的技巧等方面長期地享受一種有利條件,使那有關商品在這個國家比在那些最近才建立這種工業的
假如資本主義地區是一個單一的統一的經濟,在整個地區内勞動可以自由流動,企業家有機會可以任意在自己喜歡的地方組織投資;并且有一個統一的資本市場,使得每個國家的食利者可以買賣各種債務投資對象,不管它們是什麼國家裡發行的;而且,假如完全的放任主義在支配一切&mdash&mdash各國政府在經濟的事情上是完全消極的&mdash&mdash那麼,資本主義世界分成許多國家,對積累的過程就沒有關系。
整個資本主義世界裡利潤率和工資水平就會有趨于大緻均等的傾向,我們以上陳述的對一個單一的經濟組織的分析就會可以适用,比我們讨論一個在不同地區有不同工業占優勢的國家範圍以内的資本積累時,并不需要做較多的保留,也不更加複雜。
隻要這些條件得不到滿足,我們的分析裡就得加進一些特别的限制條件。
實際上,這些條件在某種程度上是得到了滿足的,但很不完全。
工人在一個國家以内的不同工業和不同地區之間流動,比流動到邊境以外更為容易:即使當勞動不能流動時,在一個國家以内,一種工業裡的工資水平對其他工業裡的工資水平有影響(由于樹立了什麼是公平的工資和什麼是可能的工資的觀念),這種影響在不同國家之間簡直沒有。
企業家感到在一個語言了解和政府對自己同情的地方比較容易經營。
食利者對來自不同國家的債務投資對象,有強烈的偏好(不一定喜愛他們本國的東西)。
政府不是消極的,可是有目的地通過商業政策(保護稅則,等等)或者附帶地作為具有其他目的(禁止與潛在的敵人貿易,等等)的政策的一種副産品,而對貿易條件起作用。
為了辨别資本主義世界的統一性不完全方面這些不同因素的影響,我們将做出比實際情況更鮮明的區别。
我們考慮一種世界,其中根本沒有勞動的國際流動,可是有完全的放任主義,企業家有随意投資的完全自由,并且最初我們假設有一個完全統一的資本市場。
在這些條件下,利潤率和利率水平在整個資本主義經濟裡是差不多一緻的,可是實際工資水平在一個國家和另一個國家之間可能大不相同。
我們将假設買方和賣方沒有特殊的國家偏見,對特定的一種産品總是願意在最便宜的地方買進,在最貴的地方賣出,可是我們将假設地理上的條件是本國以内的運輸費用比國與國之間的少,因此在不同的生産地點需要很大的價格上的差别,才可能使貨物的流動越過國境。
貿易差額 當貿易是由全世界無數獨立的企業家(包括大小商人在内)根據純粹的商業原則進行,不注意國家的利益,而每個人盡可能謀利的時候,貿易的範型,如果從一種全國的觀點來看,将作為他們的活動的一種副産品而出現。
當計算(比如說)一年的賬目時,有些國家會發現出口貨物的價值超過進口,再加上服務收入、遊客用費等,以及外國債務投資的利息和股利收入,總計超過相應的進口貨支出等;就是說,它們的收入賬上有剩餘;有些國家處于相反的地位。
當運輸費用包括在内時,所有各國的正負差額加起來等于零。
關于相互抵銷的支付怎樣解決差額,以後再來讨論。
我們可以區别四種在任何局面下對差額範型的主要影響:(1)結構上的影響,這對某些類型的商品和資本财貨的需求(相對于這些東西在不同國家中相對的正常價格而言)有關;(2)全面的成本上的差别(由于相對于生産力而言的工資水平上的差别);(3)全面的需求上的差别(由于不同國家中不同的活動水平);(4)彙率的變動或者防止彙率變動的國家政策的後果。
最後一類影響,必須等我們讨論過國際支付以後再來研究。
我們簡略地談一談頭三類影響如下: 結構的範型無論什麼時候在不同國家内有不同範型的相對的正常價格。
對範型區别的主要影響是人口數字&mdash&mdash在土地-勞動比率高的地方,小麥相對于工業品而言,比在土地-勞動比率低的地方便宜。
第二類的影響是曆史性的&mdash&mdash一個最早發展了一種工業(例如,制表)的國家,在資本設備、企業家的知識、勞動的技巧等方面長期地享受一種有利條件,使那有關商品在這個國家比在那些最近才建立這種工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