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勞動的過剩

關燈
範圍很廣的技術光譜的存在,加強了那種調節作用(然而還是很不完全的),使積累可以自然地适應勞動的供給,并且使經濟組織可以比較容易找到一種調和的發展途徑;假如技術上可能選擇的範圍(在任何特定的知識階段)很狹隘的話,這是比較困難的。

     解說 說一個經濟在實際工資降低的影響下技術的機械化程度會降低,比說在一種特定的知識狀态下機械化程度會提高,似乎更不自然。

    這種不自然完全在于人們對一種特定的知識狀态的概念。

    實際上,各種技術在将要使用之前并不是完全制成了藍圖的。

    技術的光譜是一種實際現象,然而是很沒有定型的現象。

    是否可能使用一些比現在實際運用的技術機械化程度更高或更低的技術,人們隻有模糊的和一般的知識。

    當一種新技術準備加以應用時,總要經過一番适應和一段&ldquo出牙的麻煩&rdquo時期,不管這種新技術的采用是因為成本有了變動,還是由于有了新發明。

     一個經濟裡如果勞動的過剩日益增多,一般說來,這個經濟的積累是滞緩的,企業家都缺乏生氣。

    他們很可能在設計耗費勞動的技術方面也很緩慢,正如他們在積累資本方面一樣;使得資本稀少的那些特征,又使得結果的實際資本比率不能被充分利用。

    因此過剩的勞動就比較容易停留在&ldquo準永久的&rdquo失業中,而不容易由減低技術的機械化程度來加以吸收。

     勞動的過剩可以由大量的移民突然造成。

    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也許暫時進入較低級的技術&mdash&mdash比原有居民所用的技術的機械化程度低。

    可是,如果那個經濟是生氣旺盛的話,新的勞動供給對積累的刺激也許不久就會促使它前進,結果在幾年内就會恢複或者超過以前的實際資本比率。

     戰争中資本财貨的大量破壞造成勞動過剩,可是通常不值得發明特别技術來雇用這種勞動,企業家們的目的是甯可恢複以前傳統的生産方法。

    [1945年有人提出的用自行車隊經營魯爾(Ruhr)鐵路的那個有名的建議,有關方面沒有認真考慮。

    ] 由于這些原因,技術的機械化程度始終在降低的現象,大概是不會普遍的,雖然在任何一個沒有達到滿足狀态的經濟裡(就是,在世界上所有的經濟裡),勞動充裕使得機械化程度不能提高的現象或多或少是存在着的。

     殖民地的投資 有一種經濟,一個投資部門可以供給兩個不同的消費部門;研究這種經濟,是很有興趣的。

    來自一個工業高度發達國家的企業家,在世界的另一個部分從事投資,那裡過剩的勞動很多,可以用低工資雇用。

     像我們已經看到的那樣,注109這并不一定就是本國的勞動價格較貴,可是讓我們假設工資的差别大于效率的差别,所以那低工資國家供給廉價的勞動來運用機器,雖然這些機器它不能生産。

    企業家們從本國輸入機器。

    根據我們的分析,他們在國外使用一種比在國内機械化程度較低的技術,應該可以有利。

    注110可是獲利的可能性必須很大,使人們值得為它設計一種特别的技術(如果在機器的生産方面規模越大越經濟,增多機器的類型就會不經濟,則情況就更是這樣)。

    就機械化的生産來說,在這兩個國家中使用同樣的方法,則省事得多。

    另一方面,在當地的投資,例如在築路和本地運輸上的投資,可以在極低的實際資本比率下進行。

     隐藏的失業 當一個停滞的經濟裡有長期不變的失業時,那些多餘的工人也許用數量極微的資本給自己工作做(比方說,擦皮鞋的人和小販),或者把他們的服務直接賣給消費者(作為家庭仆役、挑夫或搬夫、零碎工等)。

    這種工作通常被稱為隐藏的失業。

    從形式的觀點來看,這可以說是一種極端的降低技術的機械化程度。

    用這種方法謀生的可能性給實際工資的降低定下了一個最低限度,并且也給一般資本主義工業中的技術水平定下了一個最低限度。

    在還有荒地可耕的時候,這種最低限度的水平比較高,注111另一方面,向外移民也許會把整個局勢倒轉過來,使勞動過剩變成勞動稀少。

     第三部分資本積累和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