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品
關燈
小
中
大
樣,形單影隻,是沒有人了解的。
&rdquo 火車抵達我居住的城市時已是黑夜了,我登上電車,看見車廂裡有幾個熟識的人正坐着聊天,我轉身面對車窗;我用陌生的眼光望着那些熟悉的、暮色中的街道和橋梁,好似自己在疲勞的旅途中正經過一處陌生的地方。
我太太在城市的那一頭迎接我,我們穿過黑魆魆的田野回轉家去,而這個家正是我清晨時分才離去的。
我的桌上有些信件,上面放着一份電報,我讀着電文禁不住微笑了。
&ldquo溘然長眠&rdquo,電報上就是這麼寫的。
這聽來多麼好聽,多麼細緻,用于已故者多麼貼切啊!這完全是父親的作風,我完全了解這種作風,這在他來說像是取得了一場小小的勝利,他成功地瞞過大家擅自逃遁了。
他像是一隻小鳥,一隻關在籠裡的小鳥,當窗戶開着,又無人在屋時,便逃遁了。
深夜裡,我躺在床上,我覺得自己從根本上受到了震動,在充滿神秘的心靈深處,我覺得有一種帶有凄慘的美的東西,有一種若有所失的感覺,我禁不住失聲哭泣起來。
第二天從清晨至正午我一直為旅行護照而奔波。
事情遇到了種種障礙和麻煩,就像是在一場噩夢裡一樣,到處都有一點兒欠缺,到處都要等待那麼一刻鐘,我唯一可以搭乘的火車早已開走,而我仍然帶着麻木的腦袋和冰冷的雙手在各個辦公室之間奔走,在這個不祥的、着了魔似的可怕世界裡轉悠。
那些辦公室裡有漆成黃色的靠背椅,牆上釘着各種規章和公告。
這個嚴酷異常、糟糕透頂、貧乏至極的世界,自從彭梯烏斯·彼拉多(1)以來,生命在此遭受排斥,連靈魂的實質也受到剝奪,那些空虛的不現實的幻想包圍着我,并且重新竊取了我的痛苦和我高昂的激情。
在這一瞬間我隻能往返奔走于這個毫無實質的世界的四堵乏味的牆壁之間,我看到在極其遙遠而空虛的遠方,有一個沉默的男人,穿着死人入殓時的服裝正在等待着我。
随後我隻好再度遞交申請書,在各種紙張上簽署名字,最後我終于迷迷糊糊來到街上,跳上一輛馬車,回到家裡我看見桌子已經鋪好,行李也已收拾妥當,我打了很久電話,匆匆忙忙吃過飯,把幾本書塞進衣袋裡,便動身朝火車站趕去了。
我今天肯定到不了父親家;不過我無論如何是要趕去的。
我動身前,看見孩子們放學回家了。
後來我又坐上了火車。
火車一小時一小時地朝前駛去,走的是我昨天早晨離開、夜晚返回時的同一條路線,黃昏時分火車又來到同一座城市,極其靠近地駛過我原定今晚要在那兒演講的大廳。
夜幕降臨時,博登湖出現在眼前,湖上還有一條船,在港口的燈光下,我慶幸自己又重新見到了德國土地。
我一生中有許多年代是在這塊土地上度過的;突然,在燈光中仿佛出現了成百幅變模糊了的畫像,它們都是我吃過的魚和我飲過的酒。
在夜風中,火車駛過沉睡的弗裡德利希港,沿着湖畔往前駛了一程。
後來我就沉沉入睡了,直至次日清晨才醒來。
眼下我正站在把我帶往故鄉的火車上,我仿佛清楚地看到,我父親的靈柩正穿過不斷變化的景色向我移近,他不隻是向我移近,他也經過其他地區移近我兄弟姐妹們乘坐的火車和馬車,因為他們都死了父親,他們每一個人都完全(也許隻是部分)了解和熟悉他的本質特征。
我又經過了許多鄉村和城鎮,它們都屬于我的故鄉,我曾在這裡上學,少年和青年時期曾徒步穿越這些森林茂密的群山。
如今一切都在我眼前閃着光輝,我回顧自己的生活,它不像是一個變幻無常而又轉彎抹角的山谷,而是一條獨一無二、艱巨而筆直的道路,是無情卻又是必走的道路,從父親處延續而來,又回到他那裡去。
我又重新想到了那種不可知性,雖然我父親具有上帝賜給的驚人的才能和光明磊落、為人開朗的天性,并總讓别人舒适愉快,但是他還是在這種不可知性中度過了他艱苦一生的大部分時間。
奇怪的是,在他剛強的一生中,痛苦總是接踵而來,但是他本人總閃爍出一種特殊的莊嚴,一種良好風度和騎士精神的高尚光輝。
這并不是他那健康、樸實的自然本質所賦予的,盡管他得感謝賜給他這些本質的上帝。
他的開朗謙遜是一個痛苦
&rdquo 火車抵達我居住的城市時已是黑夜了,我登上電車,看見車廂裡有幾個熟識的人正坐着聊天,我轉身面對車窗;我用陌生的眼光望着那些熟悉的、暮色中的街道和橋梁,好似自己在疲勞的旅途中正經過一處陌生的地方。
我太太在城市的那一頭迎接我,我們穿過黑魆魆的田野回轉家去,而這個家正是我清晨時分才離去的。
我的桌上有些信件,上面放着一份電報,我讀着電文禁不住微笑了。
&ldquo溘然長眠&rdquo,電報上就是這麼寫的。
這聽來多麼好聽,多麼細緻,用于已故者多麼貼切啊!這完全是父親的作風,我完全了解這種作風,這在他來說像是取得了一場小小的勝利,他成功地瞞過大家擅自逃遁了。
他像是一隻小鳥,一隻關在籠裡的小鳥,當窗戶開着,又無人在屋時,便逃遁了。
深夜裡,我躺在床上,我覺得自己從根本上受到了震動,在充滿神秘的心靈深處,我覺得有一種帶有凄慘的美的東西,有一種若有所失的感覺,我禁不住失聲哭泣起來。
第二天從清晨至正午我一直為旅行護照而奔波。
事情遇到了種種障礙和麻煩,就像是在一場噩夢裡一樣,到處都有一點兒欠缺,到處都要等待那麼一刻鐘,我唯一可以搭乘的火車早已開走,而我仍然帶着麻木的腦袋和冰冷的雙手在各個辦公室之間奔走,在這個不祥的、着了魔似的可怕世界裡轉悠。
那些辦公室裡有漆成黃色的靠背椅,牆上釘着各種規章和公告。
這個嚴酷異常、糟糕透頂、貧乏至極的世界,自從彭梯烏斯·彼拉多(1)以來,生命在此遭受排斥,連靈魂的實質也受到剝奪,那些空虛的不現實的幻想包圍着我,并且重新竊取了我的痛苦和我高昂的激情。
在這一瞬間我隻能往返奔走于這個毫無實質的世界的四堵乏味的牆壁之間,我看到在極其遙遠而空虛的遠方,有一個沉默的男人,穿着死人入殓時的服裝正在等待着我。
随後我隻好再度遞交申請書,在各種紙張上簽署名字,最後我終于迷迷糊糊來到街上,跳上一輛馬車,回到家裡我看見桌子已經鋪好,行李也已收拾妥當,我打了很久電話,匆匆忙忙吃過飯,把幾本書塞進衣袋裡,便動身朝火車站趕去了。
我今天肯定到不了父親家;不過我無論如何是要趕去的。
我動身前,看見孩子們放學回家了。
後來我又坐上了火車。
火車一小時一小時地朝前駛去,走的是我昨天早晨離開、夜晚返回時的同一條路線,黃昏時分火車又來到同一座城市,極其靠近地駛過我原定今晚要在那兒演講的大廳。
夜幕降臨時,博登湖出現在眼前,湖上還有一條船,在港口的燈光下,我慶幸自己又重新見到了德國土地。
我一生中有許多年代是在這塊土地上度過的;突然,在燈光中仿佛出現了成百幅變模糊了的畫像,它們都是我吃過的魚和我飲過的酒。
在夜風中,火車駛過沉睡的弗裡德利希港,沿着湖畔往前駛了一程。
後來我就沉沉入睡了,直至次日清晨才醒來。
眼下我正站在把我帶往故鄉的火車上,我仿佛清楚地看到,我父親的靈柩正穿過不斷變化的景色向我移近,他不隻是向我移近,他也經過其他地區移近我兄弟姐妹們乘坐的火車和馬車,因為他們都死了父親,他們每一個人都完全(也許隻是部分)了解和熟悉他的本質特征。
我又經過了許多鄉村和城鎮,它們都屬于我的故鄉,我曾在這裡上學,少年和青年時期曾徒步穿越這些森林茂密的群山。
如今一切都在我眼前閃着光輝,我回顧自己的生活,它不像是一個變幻無常而又轉彎抹角的山谷,而是一條獨一無二、艱巨而筆直的道路,是無情卻又是必走的道路,從父親處延續而來,又回到他那裡去。
我又重新想到了那種不可知性,雖然我父親具有上帝賜給的驚人的才能和光明磊落、為人開朗的天性,并總讓别人舒适愉快,但是他還是在這種不可知性中度過了他艱苦一生的大部分時間。
奇怪的是,在他剛強的一生中,痛苦總是接踵而來,但是他本人總閃爍出一種特殊的莊嚴,一種良好風度和騎士精神的高尚光輝。
這并不是他那健康、樸實的自然本質所賦予的,盡管他得感謝賜給他這些本質的上帝。
他的開朗謙遜是一個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