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照看西鄉先生愛犬的“童子”
關燈
小
中
大
是可能發生的。
&ldquo《堂吉诃德》下篇裡,小說中的那些人物即便知道自己将被如何描繪,還是會與知道這一切的第三者交往并采取行動。
這就是我所說的有趣了。
&rdquo 主人公是一個曾參加發生于六十年代的政治活動的男子,四十年後,他将當時的團體重新組織起來,也就是說,率領這個由業已步入老境的成員組成的集團,出現在森林中的新居裡。
還發生了這種事。
身為老人中的一員,主人公與往昔的夥伴們一起,戲仿而再現了當年未曾完成的政治性行動。
顯然,這是一種戲劇般的嘗試,意在弄清戰後五十年以來日本社會進行重新審視的特性。
同時,為探索&ldquo童子&rdquo而做的種種嘗試,則是從周邊審視這個國家二百年甚或現代化的曆史。
在此期間,當地人将闖入自己生活圈來的主人公視為上了年歲的狂人。
孩子們以及年輕人之所以願意與他交往,是因為覺得葉芝所說的這位&ldquo憤怒的老人&rdquo的主人公滑稽可笑。
這一次,他把從少年時代起就喜歡閱讀的《堂吉诃德》,放在了森林生活中的核心位置。
在和他共同生活期間,基本上沉默不語的智障兒子與森林深切交感,向周圍表現出有别于父親的另一種水平的智慧。
包括他所創作的小小曲目在内,在父子共同經曆的外在冒險以及内在冒險中,與《堂吉诃德》中的主從關系相照應。
閱讀完畢後,處理資料非常在行的羅茲鄭重其事地把從活頁筆記本中露出的校樣折疊進去。
&ldquo&hellip&hellip古義人先生在小說構想中,是如何描述羅茲的呢?&rdquo一直沉默着的阿動詢問道。
&ldquo為什麼我必須出現在小說裡?&rdquo 羅茲如此反問,顯露出冷淡和不愉快的神情,原本想要補償曾被自己傷害的阿動的想法,此時卻一下子被抛到了九霄雲外。
三 這一天,離天黑還有一段時間,車子停靠在神社的石階前,讓明顯露出倦容的羅茲下了車,約好阿動翌日駕駛她那輛藍色塞當來接她之後,古義人他們便徑直駛回十鋪席去了。
他們剛剛走下汽車,便看見身着紗質夏季紗單外褂的松男像是正在矮腳絲柏周圍消磨時間。
前來照看阿亮的阿紗把他們一同迎了進來,她對住持說道: &ldquo本想穿上純日本式夏日正裝讓人看看,不料羅茲卻回真木彥那邊去了,真是可惜啊。
&rdquo 然而,松男卻罕見地像是存心要貶損自己。
總之,在這下午的暑熱之中,誰都會感到膩煩的吧。
在起居室落座之後,松男甚至不給阿紗留下準備冷飲的時間,就挑起了争論性話題: &ldquo美國人以及歐洲人呀,認為佛教僧侶是日本獨有的,甚至還将其視為國粹。
倘若被日蓮宗這麼說,那也就沒辦法了。
可是,目前出現了一種誤解的傾向,要将這種觀點擴大到佛教整體。
不過,如果連阿紗也這麼理解,那可就讓人感到凄涼了。
佛教,原本是印度的東西。
傳到西方後,甚至對原始基督教也産生了影響。
&rdquo 阿紗随即大大咧咧地認了錯,當她端出冰鎮麥茶,将從冰箱裡取出的手巾把子送到松男面前時,她說道: &ldquo按理說,強調日本特質甚至具有排外性的,那是神道。
&rdquo接着,她繼續往下說完後,便一個人先行回去了。
&ldquo真木彥之所以攫住了羅茲的心,作為當然的權利,在于他強調了神道這一點。
從最初開始,松男就不是他的對手。
&rdquo &ldquo咱對真木彥可什麼都&hellip&hellip&rdquo松男向阿紗的後背招呼着,可她全然不把自己當回事。
隻剩下自己在與古義人面對面了,松男想要交談的内容,無非是挂念真木彥和羅茲的事。
古義人在想,假如羅茲還有餘力趕來十鋪席整頓工作,松男将會如何呢? &ldquo并不是一定要對古義人先生再三贅述,隻是日本的神社呀,有别于佛教各宗各派分屬于不同系統,神社具有很強的統合性,被置于同一個系統的構造之内。
日本也有所謂的教派神道,戰前,為了區别于這個教派神道,便作為國家神道而将全國的神社統一起來。
或許這麼說更好一些。
戰後,神社本廳這個機構也擁有自己的權利,把幾乎所有的神社全都統一起來。
&ldquo古義人先生,如果現職神官與美國女性結婚的話,将會發生什麼問題呢?咱呀,心裡實在放心不下,全家都已經成為神官的真木彥嫡系本家的父親呀、哥哥呀,還有同祀一個氏族神的居民代表們,他們将如何接受這個現實呢? &ldquo作為現實問題,是怎樣向神社本廳提出申報呢?&rdquo &ldquo不提出申報也可以吧?&rdquo &ldquo神官并不正式結婚,就在社務所與外國女人同居嗎?即便一般說來,這也是個醜聞啊!&rdquo &ldquo&hellip&hellip松男君,有什麼解決問題的構想嗎?&rdquo &ldquo沒有!毫無辦法!&rdquo不識寺的住持說,&ldquo不過,我清楚地知道,問題的症結首先在于真木彥與阿動君之間。
&ldquo真木彥來到這塊土地後,很快就對阿動君寄以希望,為他學習英語進行個人教授。
因為,他既不是國學院大學也不是皇學館大學的畢業生,而是畢業于同志社大學。
&ldquo就真木彥這個人物的性格而言,他有一個根深蒂固的癖好,那就是首先要樹立假想敵,通過與假想敵的對抗來産生力量。
他接任三島神社的神官時,發現相鄰地界有一座寺院,于是便對不識寺及其住持燃起了對抗意識。
然後,又對比我的寺院顯然更為古老的山寺産生了興趣,這就成了他與阿動君互相親近的開端。
加之作為學生來說,阿動君本身就具有優秀的素質&hellip&hellip &ldquo當時,古義人先生你快要回到十鋪席來了。
在我們這裡,
&ldquo《堂吉诃德》下篇裡,小說中的那些人物即便知道自己将被如何描繪,還是會與知道這一切的第三者交往并采取行動。
這就是我所說的有趣了。
&rdquo 主人公是一個曾參加發生于六十年代的政治活動的男子,四十年後,他将當時的團體重新組織起來,也就是說,率領這個由業已步入老境的成員組成的集團,出現在森林中的新居裡。
還發生了這種事。
身為老人中的一員,主人公與往昔的夥伴們一起,戲仿而再現了當年未曾完成的政治性行動。
顯然,這是一種戲劇般的嘗試,意在弄清戰後五十年以來日本社會進行重新審視的特性。
同時,為探索&ldquo童子&rdquo而做的種種嘗試,則是從周邊審視這個國家二百年甚或現代化的曆史。
在此期間,當地人将闖入自己生活圈來的主人公視為上了年歲的狂人。
孩子們以及年輕人之所以願意與他交往,是因為覺得葉芝所說的這位&ldquo憤怒的老人&rdquo的主人公滑稽可笑。
這一次,他把從少年時代起就喜歡閱讀的《堂吉诃德》,放在了森林生活中的核心位置。
在和他共同生活期間,基本上沉默不語的智障兒子與森林深切交感,向周圍表現出有别于父親的另一種水平的智慧。
包括他所創作的小小曲目在内,在父子共同經曆的外在冒險以及内在冒險中,與《堂吉诃德》中的主從關系相照應。
閱讀完畢後,處理資料非常在行的羅茲鄭重其事地把從活頁筆記本中露出的校樣折疊進去。
&ldquo&hellip&hellip古義人先生在小說構想中,是如何描述羅茲的呢?&rdquo一直沉默着的阿動詢問道。
&ldquo為什麼我必須出現在小說裡?&rdquo 羅茲如此反問,顯露出冷淡和不愉快的神情,原本想要補償曾被自己傷害的阿動的想法,此時卻一下子被抛到了九霄雲外。
三 這一天,離天黑還有一段時間,車子停靠在神社的石階前,讓明顯露出倦容的羅茲下了車,約好阿動翌日駕駛她那輛藍色塞當來接她之後,古義人他們便徑直駛回十鋪席去了。
他們剛剛走下汽車,便看見身着紗質夏季紗單外褂的松男像是正在矮腳絲柏周圍消磨時間。
前來照看阿亮的阿紗把他們一同迎了進來,她對住持說道: &ldquo本想穿上純日本式夏日正裝讓人看看,不料羅茲卻回真木彥那邊去了,真是可惜啊。
&rdquo 然而,松男卻罕見地像是存心要貶損自己。
總之,在這下午的暑熱之中,誰都會感到膩煩的吧。
在起居室落座之後,松男甚至不給阿紗留下準備冷飲的時間,就挑起了争論性話題: &ldquo美國人以及歐洲人呀,認為佛教僧侶是日本獨有的,甚至還将其視為國粹。
倘若被日蓮宗這麼說,那也就沒辦法了。
可是,目前出現了一種誤解的傾向,要将這種觀點擴大到佛教整體。
不過,如果連阿紗也這麼理解,那可就讓人感到凄涼了。
佛教,原本是印度的東西。
傳到西方後,甚至對原始基督教也産生了影響。
&rdquo 阿紗随即大大咧咧地認了錯,當她端出冰鎮麥茶,将從冰箱裡取出的手巾把子送到松男面前時,她說道: &ldquo按理說,強調日本特質甚至具有排外性的,那是神道。
&rdquo接着,她繼續往下說完後,便一個人先行回去了。
&ldquo真木彥之所以攫住了羅茲的心,作為當然的權利,在于他強調了神道這一點。
從最初開始,松男就不是他的對手。
&rdquo &ldquo咱對真木彥可什麼都&hellip&hellip&rdquo松男向阿紗的後背招呼着,可她全然不把自己當回事。
隻剩下自己在與古義人面對面了,松男想要交談的内容,無非是挂念真木彥和羅茲的事。
古義人在想,假如羅茲還有餘力趕來十鋪席整頓工作,松男将會如何呢? &ldquo并不是一定要對古義人先生再三贅述,隻是日本的神社呀,有别于佛教各宗各派分屬于不同系統,神社具有很強的統合性,被置于同一個系統的構造之内。
日本也有所謂的教派神道,戰前,為了區别于這個教派神道,便作為國家神道而将全國的神社統一起來。
或許這麼說更好一些。
戰後,神社本廳這個機構也擁有自己的權利,把幾乎所有的神社全都統一起來。
&ldquo古義人先生,如果現職神官與美國女性結婚的話,将會發生什麼問題呢?咱呀,心裡實在放心不下,全家都已經成為神官的真木彥嫡系本家的父親呀、哥哥呀,還有同祀一個氏族神的居民代表們,他們将如何接受這個現實呢? &ldquo作為現實問題,是怎樣向神社本廳提出申報呢?&rdquo &ldquo不提出申報也可以吧?&rdquo &ldquo神官并不正式結婚,就在社務所與外國女人同居嗎?即便一般說來,這也是個醜聞啊!&rdquo &ldquo&hellip&hellip松男君,有什麼解決問題的構想嗎?&rdquo &ldquo沒有!毫無辦法!&rdquo不識寺的住持說,&ldquo不過,我清楚地知道,問題的症結首先在于真木彥與阿動君之間。
&ldquo真木彥來到這塊土地後,很快就對阿動君寄以希望,為他學習英語進行個人教授。
因為,他既不是國學院大學也不是皇學館大學的畢業生,而是畢業于同志社大學。
&ldquo就真木彥這個人物的性格而言,他有一個根深蒂固的癖好,那就是首先要樹立假想敵,通過與假想敵的對抗來産生力量。
他接任三島神社的神官時,發現相鄰地界有一座寺院,于是便對不識寺及其住持燃起了對抗意識。
然後,又對比我的寺院顯然更為古老的山寺産生了興趣,這就成了他與阿動君互相親近的開端。
加之作為學生來說,阿動君本身就具有優秀的素質&hellip&hellip &ldquo當時,古義人先生你快要回到十鋪席來了。
在我們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