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〇勝回上 狐龍贻化石丶大解脫

關燈
們妥善處理。

    &rdquo住持和孝嗣聽了都很高興,趕忙稱謝,談妥後住持便告辭退下。

     登時執事僧又吩咐沙彌看茶獻果,信隆很欽佩孝嗣之才,他問道:&ldquo大全大人雖然年輕,但對玉藻狐這類事,談論起來就是老儒亦莫能及。

    狐龍之事一定有出處,但不知載于何書?望乞示教。

    &rdquo孝嗣道:&ldquo有關狐龍之事,日前犬江親兵衛曾發現它的出處,據說出自《奇事記》。

    按此事載于《淵鑒類函·狐部》,原以為是無稽之談,今可解此疑。

    &rdquo信隆聽了點頭道:&ldquo确實該多看書,若無如此博識之教,誰能知道狐龍之出處?實令人高興。

    然而關于狐龍升天之事,尚有所不解。

    曾聞義實老侯爺在年少時,于結城陷落之日想逃往安房,在相模的三浦海邊找船,曾見到白龍突然從海中升起登上天空。

    龍乃鱗蟲之君,其德比做王者。

    源氏素有金德,色以白者為貴。

    因此義實主君,至安房後不久,便為神餘舉義旗,斬殺了逆臣山下定包,讨滅滿呂、安西,并吞了安房四郡,進而征服上總,有賢君之名。

    其子義成主君更是青出于藍,聲望益高,遂使上總人無不臣服,并平定了下總半國,如不是施行善政,百姓怎能把他看作是堯舜?國主确是一位仁義善良之君,如今諸侯雖多,但與他不能比拟。

    何況更有許多如八犬士和你這樣英勇的良臣。

    再想到又有那白龍之瑞,因此能取代足利氏為天下之連帥者,非裡見氏莫屬。

    可是不然,竟隻領有東南一隅偏小的安房、上總,此外除下總的半國再無地可增。

     去冬戰勝了兩位管領,偶然得了敵方的三四個城,和好後又還了回去,豈非如俗語所說幹完了也不過得三百文,徒勞而無功嗎?如此則是吉兆難指望,仁義也無用。

    未知仁兄對此有何高見?&rdquo孝嗣聽了他的這一番宏論,莞爾笑道:&ldquo不,我不那樣認為。

    有關那白龍之事,孝嗣也曾聽說過。

    那時泷田的老國主隻見到龍腹,未看到龍頭。

    因此老侯爺父子雖是仁義賢明之君,然而德政不能施于全國,卻是得到如八犬士這樣賢良心腹之臣的吉兆。

    另外那時随行的兩個家臣杉倉氏元、堀内貞行,隻見到龍尾,乃是其子子孫孫都是本家的家老之兆也未可知。

    因此雖是賢君又有賢臣,但隻能有偏小之國,而不能成連帥掌握兵馬大權,此事在和漢都屢見不鮮,這便是天命。

     試以唐山漢末三國之成敗為例,那昭烈帝〔劉備,字玄德〕乃賢君,當時雖有十八國諸侯,但其仁義忠信無人能及。

    同時又有諸葛亮、龐統、法正、費祎、蔣琬、馬良、姜維等賢良忠義之臣輔佐;另外如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那樣的五虎将也頗不少。

    然而未能讨滅吳、魏,再興漢室,而隻有巴蜀的偏小之地,僅稱帝号。

    這便是天命,非人力之所能及。

    後主劉禅不肖,寵信佞人黃皓,父子才兩世四十多年便國亡。

    初,昭烈入蜀時,成都有火井,自是火漸旺,所以漢有火德,色以赤為貴。

    據說此乃昭烈續漢位之吉兆。

    乃至稱帝号之後,那火井的火焰愈烈,從不間斷。

    待昭烈帝崩,諸葛武侯薨之後,火則漸衰,後随自滅。

    因此那個火井對昭烈雖是吉兆,而對後主卻是兇兆。

    還有曹操和曹丕乃是漢賊。

    當曹丕逼漢獻帝并篡其位時,從魏王宮前的露井,飛出黃龍升天。

    魏有土德,色以黃為貴。

    人們認為此乃曹丕受漢帝之禅,即大位之吉兆,故年号稱做黃初。

    然而實是篡奪,豈是受禅?曹丕就如同将人綁上剝取其衣,卻說我受了那人贈衣之惠。

    天神地祇怎能不知順逆之理,隻是為媚其勢而降吉祥呢?縱然有其事,也不過是偶然的巧合,并非吉兆。

    順逆邪正雖有差别,但魏也僅晚于蜀漢一年便被司馬氏篡奪,也僅四十多年便亡國。

    由是觀之,以成敗論人者是不知天命啊。

    另外不修德政,隻靠吉兆以自許,則将成為世人之笑柄。

    請恕某冒昧,老國主所見的那白龍之兆,和國主所施之善政,并非為了屠城略地,擴大自己之封疆,而是以為民父母之心,安邦治國而已。

    人不知分便貪而無厭。

    貪而無厭,則禍害必接踵而來。

    我君乃房總兩國之主,即使不增加領地,也能使良将之名流芳後世,子孫長久,這便是仁義善政之大益。

     仁君賢者兢兢業業奮力所求者便是這個,怎能說毫無裨益呢?然而陽春白雪的格調太高,恐難入俗耳,不知對某之話以為如何?&rdquo他據理詳細地陳述己見,信隆隻是點頭稱是,一時連感歎之聲都難以出口。

    宗盈和通豐也不覺趨膝向前,側耳傾聽,連連稱贊:&ldquo說得有理,說得有理。

    &rdquo過了一會兒,信隆急忙改變态度對孝嗣緻謝道:&ldquo您真是難得的英才啊!由于裡見将軍的盛德,得到八犬士和您這樣的王佐之才,實在有幸。

    以我之所聞,把山林房八和您置于犬士之外,不能不說是造化小兒的疏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