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回 禍福反複三士同功 追兵緊逼忠臣救主

關燈
,一邊調轉馬頭。

    真是亂世的習俗,商人也都好武,場九郎毫不畏懼,說了一聲:&ldquo上!&rdquo衆人便揮舞器械攻了上去。

    這時跟着後綱,抵擋敵人的士兵有一百多名,人雖不算少,但是方才在海戰中遭到火攻,好歹逃脫了性命,至今還沒吃上飯,餓着肚子,仗打得很不如意,竟被這烏合的小敵擊敗。

    定正見後綱岌岌可危,不得已便讓憲儀、廣原和達賴帶領二百多名殘兵調轉馬頭,迎上去援救後綱。

    這時又有一隊軍兵出現在敵人背後,其士兵僅有一百五六十人,都是步行沒有騎馬的,其中好似個頭領拿着槍高聲喊道:&ldquo歹徒們,休得無禮!現有管領家四位家老之一的大石石見守憲重手下的頭領、把守下總妙見島水寨的頭人、彥别夜叉吾數世在此,要爾等引頸受誅。

    &rdquo他報名後勇猛地帶領隊伍攻上前來。

    箕田後綱的士兵見不料來了援軍,個個精神振奮,就像海蜇長了骨頭一樣,從前後向這些已經膽怯的暴徒猛攻。

    馬淵的同夥腹背受敵,許多人被殺死。

    馬淵場九郎與箕田後綱交鋒,他的武功雖然不錯,但所持的器械是竹槍,槍尖被擊斷,他一膽怯,被後綱&ldquo呀&rdquo地大吼一聲,刺穿前胸,撲通墜落馬下,他的馬往路旁一跑,衆人也開始逃散,被殺死不少。

    由于數世的援助,将兇悍的優勢暴徒,殺得死傷敗逃,清除了前進路上的阻礙,大家十分喜悅。

    其中定正對突如其來的彥别夜叉吾的效忠奮戰甚感驚訝,他立即讓大石憲儀将數世喚至馬旁,要親自問其來意。

    彥别數世誠惶誠恐地對憲儀說:&ldquo臣日前被裡見的防禦使犬田小文吾悌順将妙見島的水寨攻破,兵敗後不得不帶領一百五六十名殘兵,乘船脫離了虎口。

    船在海上漂流了一兩天,今天才到河崎海濱,聽人說那裡的許多暴徒糾集在一起想去追趕管領進行尋釁,并且已經出發。

    臣甚感吃驚,便随後前來,果然管領在中途遇到危難,因此助了一臂之力,與大家協力消滅了賊徒。

    &rdquo他虛實參半地自誇方才的僥幸之功,還沒待他說完,從這河灘的岔道,又追來一支勁敵,這不是别人,正是犬山道節忠與。

    他們騎着方才此處戰鬥中喪主的三匹馬,左邊是荒川太郎一郎清英,右邊是印東小六明相,他們帶領一千五六百名士兵,隊伍不亂,陣勢整齊,以猛虎下山追趕群羊之勢撲了過來,道節用震撼四野的聲音高喊道:&ldquo定正,你休得逃走,不怕被人恥笑嗎?今年正月在高畷,我射落你的頭盔,雖然報了舊君之仇,但還未能取得你的首級。

    今有煉馬的舊臣、武藏的豪傑、如今是裡見的防禦使犬山道節金碗忠與在此,你不會忘記吧,趕快回來!回來!&rdquo定正聽了十分吃驚害怕自不待言,連憲儀、廣原、達賴、後綱、數世等也都吓破了膽,心想又遇勁敵,實難幸免,便讓四百五六十名殘兵向前擋住去路,不讓敵人進入河灘,暫且進行防守。

    可是印東明相和荒川清英一馬當先沖了過去,揮槍将敵兵刺倒。

    他們手下的士兵也英勇地沖殺過去,喊着殺聲亂殺亂砍,對方的饑餓士兵,頃刻間便被這支勁旅殺敗,傷亡慘重,其餘的都急忙逃跑,人馬所剩無幾。

    數世被印東小六斬殺;白峰廣原和信城達賴被道節和清英所殺。

    其中獨有箕田後綱,雖數處負了重傷,但他還想保護定正撤離,便與兩三個少壯近侍留在那裡浴血奮戰,終于一騎也未幸免,全都戰死在亂軍之中,不失人臣之義。

    道節誇獎說:&ldquo敵軍中也竟有這樣的忠義之士。

    &rdquo然而他不想讓定正漏網,便不顧日暮後道路黑暗,與明相和清英一同馬不停蹄地督促士兵緊緊追了過去。

     再說扇谷定正與大石憲儀主仆兩騎,左右僅跟随三名近侍,為尋找渡口往矢口那邊逃去。

    荒川清英和印東明相兩位頭領率士兵在後面緊追。

    定正和憲儀聽到人馬的腳步聲跫然而近,覺得這次實難幸免。

    跟着定正的三個近侍不得已,似乎是想回去迎戰進行防守,但可能由于膽怯,他們并沒有那樣做,竟鑽進竹叢逃跑了。

    明相和清英看見說:&ldquo定正已成了沒腳的螃蟹,要捉活的。

    &rdquo他們并馬競相上前。

    說時遲那時快,那竹叢忽被推開,出現一隊援軍,其頭領身後跟着四五百雄兵。

    隻見他趕忙将隊伍擺開,連珠般地開槍射擊,槍聲激烈。

    明相和清英制止士兵不可随便上前,以免傷亡。

    當下那個援軍的頭領,大概是把方才鑽進竹叢想逃跑的定正的三名近侍捉住殺了,把在槍尖上挑着的人頭一抛,對敵軍喊道:&ldquo追兵的将士且莫性急,我是巨田薪六郎助友,奉我父道灌的密令帶兵前來,在此等候我家君侯。

    &rdquo還未待他報完姓名,道節已策馬來到,說:&ldquo原來是助友,我同他有荒芽山的宿仇,如不先将他殺了,終會使定正漏網。

    印東和荒川還猶豫什麼,讓士兵們往前沖!&rdquo他十分焦急,明相和清英以及勇敢的士兵,答應聲:&ldquo遵命。

    &rdquo便沖上去展開了一場混戰。

    正是:老龍虎魁争雌雄,豈是凡庸之戰,定為一場生死之搏。

    山谷震動,群獸驚逃;河海生風,魚介潛沉。

    這段還很長,五卷尚且不夠,因還有不少腹稿,想再增三卷才能結局。

    江湖上的衆看官欲知兩雄勝負如何,且待更卷後的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