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五回 南彌六顯靈佑子 禮儀失時卻有為
關燈
小
中
大
文明十五年十二月八日拂曉,甲斐武田信昌的代軍武田左京亮信隆因另有打算,雖然與定正的船隊一同啟航,但故意落在後面未跟随他們一同前進,而在浦河海面投錨,悄悄等待順風。
天将亮時刮起了西北風,于是信隆便命令船夫,向對面可見的鋸山山麓開船。
從相模的浦河至上總的鋸山很近,水路不過二三十裡,又是順風,所以很快便劃到岸邊。
當下信隆棄舟登陸,士兵們跟着悄悄走進山路去往自己的駐城南廳,連當地人都不知曉,這是後來才知道的。
話分兩頭,這一日在洲崎大營中,荒矶南彌六的身後養子矶崎增松,與其生父堇野的阿彌七和椿村的墜八共同看守烽火台,正站在烽火台下,遠望洲崎海面的水戰,自家軍取得很大勝利,敵軍的千百艘戰船俱被焚燒,很少有幸免的,熊熊烈火映在海水中,猶如築石海上的神秘火光(1)衆多敵兵被燒得在濃煙中喊叫,好似罪人在地獄烈火中忍受煎熬,聞之令人毛骨悚然。
增松雖然年幼,但素性好勇,羨慕自家士兵乘勝殺敵,便對父親和墜八誠懇地小聲說:&ldquo我等在此看守烽火台,雖也是對主君的報效,但是自家軍已經取勝,敵軍不會再來,所以已無燃烽報急之必要。
莫如乘船去繳獲未被燒毀的敵船,同時打撈溺水身亡的敵軍屍體,其中說不定會有大将級的人物,這才是忠實執行國主仁慈的旨意,勝似兩手空空地留在這烽火台下。
你們看此議如何?&rdquo阿彌七聽後急忙攔阻道:&ldquo這大可不必。
汝年紀尚幼,國主愛惜你,所以才派你這個差事。
如違背軍令,受到罪責,如何得了?使不得!使不得!&rdquo他這樣地責備增松,墜八也認為是好意,都不聽增松之言。
增松感到再說也沒用,難以與他們争辯,便默然待在那裡。
這時衆敵船已被燒毀,業已取勝的自家勇士都劃着快船,去追趕敵軍乘舢闆逃跑的殘兵敗将。
洲崎海面的兵燹已經熄滅,海上隻剩下敵軍遺棄的殘樯敗橹,在海浪中漂搖。
增松遠遠看到,心想:&ldquo這時不去繳獲那些敵船,還等待何時?&rdquo他心下十分焦急,不住歎息。
這時天津九三四郎員明完成了送軍飯的任務後,稍有工夫,想看看這天海戰的光景,便沒帶随從,獨自佩劍着甲,與其原來的老仆诘茂佳桔一同來到岸邊。
他同增松等三人日前在洲崎大營參見義成主君時有一面之識,增松看到他很高興,未待互緻寒暄,便告訴九三四郎自己心中所想,征詢他的意見。
九三四郎聽了吃驚地歎息道:&ldquo你年紀尚不足十五歲,總角之年就有如此報效主君的宏願,恐是南彌六的英靈使然。
我也因主君體弱多病,未被國主允許參加這次戰役,僅被派做司飯這個窩囊差事,實非某之本意。
今日偶然得暇,可與您同去繳獲那海上燒毀的戰船并打撈屍體。
然而此事如不先禀奏國主,似乎違反軍令。
&rdquo他說着回頭看看說:&ldquo诘茂!你昨日很幸運跟随堀内翁參加了戰鬥。
緣由你方才已經聽到了,去為增松和我禀報堀内大人,請他奏請國主允許,快去,拜托了!&rdquo佳桔聽了毫無異議,他說:&ldquo小可明白。
倘若國主不準,小可就跑回來;如不回來,就是不礙事。
請您快去吧!&rdquo他如此回答着,匆忙地向增松、阿彌七和墜八等作了個揖,便向主君所在的大營跑去。
且說天津九三四郎向看守這座烽火台的主要頭領禀報了增松等的心願和已派诘茂佳桔去請求國主允許之事後,便借了烽火台下拴着的兩隻快船和耙子、繩索等所需工具,一條船載着增松和阿彌七;另一條船由墜八和九三四郎乘坐,一同搖橹掌舵劃了出去。
他們都是上總人,善于使船,不怕狂風巨浪。
不僅隻是這兩條船四個人,連烽火台的頭領也被總角之年的增松之忠心所感動,想幫助他們,所以另派了十條快船、一百十幾名士兵,跟着增松和九三四郎前去。
增松和九三四郎等這一天繳獲了不少被燒毀的敵軍大船,将這些船施回岸邊。
另外用耙子打撈雙方的屍體,自家士兵的屍體很少,而敵軍被火燒後落水身亡的屍體卻不計其數。
且說扇谷的先鋒小頭領水禽隼四郎綠林和錦帆八四九郎近範,他們原是海賊的頭目,在水上很有本事。
所以在敵船被燒時,一同跳入水中去避火,即使在風浪中也
天将亮時刮起了西北風,于是信隆便命令船夫,向對面可見的鋸山山麓開船。
從相模的浦河至上總的鋸山很近,水路不過二三十裡,又是順風,所以很快便劃到岸邊。
當下信隆棄舟登陸,士兵們跟着悄悄走進山路去往自己的駐城南廳,連當地人都不知曉,這是後來才知道的。
話分兩頭,這一日在洲崎大營中,荒矶南彌六的身後養子矶崎增松,與其生父堇野的阿彌七和椿村的墜八共同看守烽火台,正站在烽火台下,遠望洲崎海面的水戰,自家軍取得很大勝利,敵軍的千百艘戰船俱被焚燒,很少有幸免的,熊熊烈火映在海水中,猶如築石海上的神秘火光(1)衆多敵兵被燒得在濃煙中喊叫,好似罪人在地獄烈火中忍受煎熬,聞之令人毛骨悚然。
增松雖然年幼,但素性好勇,羨慕自家士兵乘勝殺敵,便對父親和墜八誠懇地小聲說:&ldquo我等在此看守烽火台,雖也是對主君的報效,但是自家軍已經取勝,敵軍不會再來,所以已無燃烽報急之必要。
莫如乘船去繳獲未被燒毀的敵船,同時打撈溺水身亡的敵軍屍體,其中說不定會有大将級的人物,這才是忠實執行國主仁慈的旨意,勝似兩手空空地留在這烽火台下。
你們看此議如何?&rdquo阿彌七聽後急忙攔阻道:&ldquo這大可不必。
汝年紀尚幼,國主愛惜你,所以才派你這個差事。
如違背軍令,受到罪責,如何得了?使不得!使不得!&rdquo他這樣地責備增松,墜八也認為是好意,都不聽增松之言。
增松感到再說也沒用,難以與他們争辯,便默然待在那裡。
這時衆敵船已被燒毀,業已取勝的自家勇士都劃着快船,去追趕敵軍乘舢闆逃跑的殘兵敗将。
洲崎海面的兵燹已經熄滅,海上隻剩下敵軍遺棄的殘樯敗橹,在海浪中漂搖。
增松遠遠看到,心想:&ldquo這時不去繳獲那些敵船,還等待何時?&rdquo他心下十分焦急,不住歎息。
這時天津九三四郎員明完成了送軍飯的任務後,稍有工夫,想看看這天海戰的光景,便沒帶随從,獨自佩劍着甲,與其原來的老仆诘茂佳桔一同來到岸邊。
他同增松等三人日前在洲崎大營參見義成主君時有一面之識,增松看到他很高興,未待互緻寒暄,便告訴九三四郎自己心中所想,征詢他的意見。
九三四郎聽了吃驚地歎息道:&ldquo你年紀尚不足十五歲,總角之年就有如此報效主君的宏願,恐是南彌六的英靈使然。
我也因主君體弱多病,未被國主允許參加這次戰役,僅被派做司飯這個窩囊差事,實非某之本意。
今日偶然得暇,可與您同去繳獲那海上燒毀的戰船并打撈屍體。
然而此事如不先禀奏國主,似乎違反軍令。
&rdquo他說着回頭看看說:&ldquo诘茂!你昨日很幸運跟随堀内翁參加了戰鬥。
緣由你方才已經聽到了,去為增松和我禀報堀内大人,請他奏請國主允許,快去,拜托了!&rdquo佳桔聽了毫無異議,他說:&ldquo小可明白。
倘若國主不準,小可就跑回來;如不回來,就是不礙事。
請您快去吧!&rdquo他如此回答着,匆忙地向增松、阿彌七和墜八等作了個揖,便向主君所在的大營跑去。
且說天津九三四郎向看守這座烽火台的主要頭領禀報了增松等的心願和已派诘茂佳桔去請求國主允許之事後,便借了烽火台下拴着的兩隻快船和耙子、繩索等所需工具,一條船載着增松和阿彌七;另一條船由墜八和九三四郎乘坐,一同搖橹掌舵劃了出去。
他們都是上總人,善于使船,不怕狂風巨浪。
不僅隻是這兩條船四個人,連烽火台的頭領也被總角之年的增松之忠心所感動,想幫助他們,所以另派了十條快船、一百十幾名士兵,跟着增松和九三四郎前去。
增松和九三四郎等這一天繳獲了不少被燒毀的敵軍大船,将這些船施回岸邊。
另外用耙子打撈雙方的屍體,自家士兵的屍體很少,而敵軍被火燒後落水身亡的屍體卻不計其數。
且說扇谷的先鋒小頭領水禽隼四郎綠林和錦帆八四九郎近範,他們原是海賊的頭目,在水上很有本事。
所以在敵船被燒時,一同跳入水中去避火,即使在風浪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