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五回 上挾一俘現八斷橋梁 放火豬信乃燒戰車

關燈
邊端然不動。

    從其铠甲的綴繩便認得出來是現八。

    &ldquo他在那裡做什麼呢?&rdquo重勝和在村趕忙将戰車的馭手和士兵叫住,讓他們把車往後退退,錐布五六、鷹裂八九和新織帆太夫,以及衆兵都感疑惑,瞪着眼睛,屏住呼吸,無人敢向前一步。

    其中白石重勝騎馬來到橫堀在村的身邊,對他說:&ldquo不知您是如何想法?那現八單人獨騎在那裡想引誘我之大軍,必然是計。

    倘若貿然前進,再犯前次之罪,如何是好?&rdquo在村聽了點頭道:&ldquo将軍說得甚是。

    那個犬飼現八十分骁勇,他的本領某曾領教過,即使一騎也不可輕視。

    待請示二位大将的旨意,趕快撤退。

    &rdquo說話間顯定、成氏和憲房也帶領大軍來到這裡。

    重勝和在村急忙下馬迎接,他們一同往後邊看着,遙指現八請示是進還是退?顯定、成氏和憲房同在馬上伸着脖子望了半晌,隻是緊皺眉頭,也疑惑莫解。

    但不能總這樣愣着,成氏手摸頭盔系了系帶子,對顯定說:&ldquo他是我的舊臣,對他的心機和本事我略有了解。

    如今即使他施點小計,也寡不敵衆。

    讓戰車在前邊開路,攻之必定取勝。

    &rdquo顯定嫌他莽撞,攔阻道:&ldquo您說的雖有道理,然而請看,那邊有條小河,現八倘若過橋退至對岸,戰車就無能為力了。

    &rdquo憲房聽了也說:&ldquo不僅如此,那個圯橋很小,車一上橋,恐怕就塌了。

    他占據了地利,在戲弄我們,實在可恨。

    &rdquo他怒氣沖沖地這樣說。

    三位大将和重勝、在村、錐布與鷹裂,以及衆頭領和士兵都一籌莫展,無計可施,呆呆地愣了很長時間。

     再說犬飼現八估計的一點不差,敵人四萬大軍,還有許多戰車在前邊開路,但是到了那裡卻不敢前進,就如同衆狂人或群賊被不動明王用仙繩捆住,不然便是中了定身術。

    現八含笑遠遠看着。

    這時敵軍的大隊人馬已開始混亂,不少人在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現八遠見此光景,身在馬鞍之上,腳蹬馬镫,站起身來高聲喊道:&ldquo敵軍,你們怎麼不往前沖啊?在浒我将軍的家臣中,有佞人在村等許多人都認識我,雖然如今無須報名,但是對山内将軍來說卻是初次見面。

    請将我的大名寫在你們的鬥笠上以做為護身符。

    昔日我是浒我那邊的一個小卒,因莫須有的罪名,被無辜長期關在囹圄之中。

    爾後有幸逢選隋珠和璧,如今是裡見的防禦使,名叫犬飼現八金碗宿祢信道的便是我。

    爾軍四萬之衆中,有知恥惜名的勇士,或不怕死的猛将嗎?為何都怕我這單人獨騎而不敢前進呢?趕快沖過來吧!&rdquo成氏和憲房聽了怒不可遏,一同揮動令旗,高喊:&ldquo沖啊!沖啊!&rdquo說時遲那時快,從左右的小竹林和稻草垛後,犬飼手下的士兵,二三十杆火槍同時開火,把敵軍七八輛戰車的人和馬,都打得人仰馬翻無一幸免,其他戰車上無恙的士兵也都吓得一同驚叫起來。

    在驚叫聲中帆大夫不覺蹬空了馬镫,從馬上&ldquo咕咚&rdquo一聲跌了下來,士兵們吓得如同驚弓之鳥四下逃散。

    前軍頭領和後軍的三位大将,都吓得不知所措,敗軍之勢不可阻擋,一時站不住腳,在亂軍之中身不由己地退到了假名鎮。

    回想現八此舉,實乃大武大勇!昔日漢末三國之初,劉備〔字玄德〕的猛将燕人張飛〔字翼德〕,單人獨馬在長阪橋上喝退了百萬敵兵。

    二人一般英勇,橋名也頗相似,此等快人快事,和漢古今都十分罕見。

    有前硯就定有後筆。

    看官讀罷,定會含笑,後回又該如何? 閑話少叙,卻說四萬敵軍棄車丢戈,逃得無影無蹤。

    犬飼現八便召喚埋伏的士兵,于是那三十名精兵手持火槍,從竹林中走了出來,都嚷着說:&ldquo真是好造化!&rdquo現八忙把他們喚至身邊說:&ldquo汝等幹得很出色。

    你們看,敵軍丢下那麼多戰車,若把它都砸碎,然後把馬奪過來,這樣則會對以後的作戰大為有利。

    然而時間長了,敵軍會返回來,那時就不好抵擋了。

    所以要趕快追上犬冢,向他禀報這裡的情況,再作破敵之計。

    且先把橋弄斷了吧。

    &rdquo他吩咐完畢,從容走到前面岸邊,三十名士兵領命共同協力,把長阪橋拆毀,将橋闆扔到河裡沖走,連橋柱都拔得幹幹淨淨。

    現八在馬上看了說:&ldquo如今就可放心了。

    趕快過來吧!&rdquo召喚他們趕忙投奔五十四田而去。

    現八這一天退兵的地方,距古歌中提到的葛飾真間不遠,雖不是給歌中的手古名(1)墓立碑,但卻是有口皆碑,無不稱贊。

    現八的英勇真是古今無與倫比。

     作者附注:因本回之文字甚多,故将其分為前後兩卷。

    将一回分為兩卷,雖尚無先例,而所以如此,系應刊刻本傳書肆文溪堂之要求,欲将全書分為九十六冊之故也。

    蓋分卷雖非作者之本意,然而腹稿尚多,既定之卷冊、回數豈能增多?此亦非吾之所能預定,信筆敷衍實難省略,望看官諒察。

     *** (1)又寫做手兒奈,是下總國葛飾郡真間傳說中的美女,見之于古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