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四回 百中賣蔔誘兩将 風外風術招巽二

關燈
以乾為大利。

    &rdquo顯定也說:&ldquo各方軍馬均已到齊,都聚集在五十子城。

    所以想趕快發兵,四五天内可有吉日嗎?&rdquo風外聽了掐指算算說:&ldquo今天是十二月四日。

    四天後初八是黃道吉日,由乾入巽,對謀事有大利。

    從本月初八的辰時起,起乾風至當晚亥中止。

    貧道這樣說,你們也許還有些懷疑,不大放心。

    請先看看我的本事,到這邊來!&rdquo他說罷起身走出洞門往山頂攀登。

    定正、顯定和重勝、憲儀與兩家的随從和百中一同跟着上登。

     登時風外道人對着乾方,從懷中掏出個小錦囊,将它貼在前額上後,閉目念咒,然後将那錦囊拿在手中一招手,說也奇怪,從乾方忽然起風,飛沙走石,樹木搖擺呼呼有聲。

    定正、顯定和随從們怕被風吹跑,扶着岩石或抓住葛藤、枯草,似乎一時也挺不住,定正和顯定一同喊道:&ldquo喂,道人!您的本事已經領教了,請快把風收起來吧!&rdquo風外聽了面帶笑容,又口中念念有詞地念罷咒語後,将錦囊揣在懷裡,過了一會兒風停了,沙石也不再飛揚。

    憲儀和重勝以及随從們,都駭歎地仰望着天空。

    定正和顯定等人一起撣撣身上的塵土,恭敬地對風外緻謝道:&ldquo師父真是神仙。

    有如此奇風之助,對敵軍用火攻之計必成,義成父子被擒,将那可惡的八犬士盡皆斬首,挂在營門示衆之日,也不過還有四天。

    待凱旋之際,一定還來拜見,答謝道人的法恩。

    &rdquo風外聽了趕忙說:&ldquo說的哪裡話來。

    我為人偶施小術,并不圖報答。

    因此在那風起後,次日便離開這裡回舊山,二公不必費心。

    以後恐無再見面的機會,可讓我的徒弟百中暫且跟随二公。

    他之先父赤岩某,是伊豆堀越将軍〔足利政知〕的舊臣。

    在其先君去世時,受到伊勢新九郎長氏的襲擊,喪失了駐城和領地。

    所以便隐居在相模的多武澤,後來他們夫妻都相繼作古。

    其子百中既孝順又有奇才。

    我憐其孤,多年來收做弟子,教以《周易》,已得其奧秘。

    倘有不解之事可問他。

    &rdquo在晤談間,定正和顯定随便往海上望望,從這一帶的海濱科革,可以斜着看到上總和安房。

    當下顯定對道人說:&ldquo對師父的教誨實感幸甚,銘刻難忘。

    但還有一事不明,望乞賜教。

    方才在高畷,喚當地的漁人問去安房的水路之便,他答得不太詳細。

    請問乘船去安房從哪一帶的海濱出發最近?&rdquo風外聽了也望望海面說:&ldquo此事确也十分重要。

    安房以洲崎為第一港口,因從那裡去稻村城近。

    因此各國的海船無不進入洲崎港。

    從水路去洲崎,從相模的三浦登舟最近,隻不過五十裡之遙。

    隔海相望,其岸邊的漁家和松樹都數得清。

    因此二公之戰船,要在初八拂曉趕快從高畷之濱去三浦,待刮起乾向(注:西北方)的順風,一往無前地向洲崎駛去,其勢勝過戰車十倍,防不勝防。

    從安房的洲崎去尉崎,水路六十餘裡。

    此外,可在酉與戌間(注:西北方)可看到富士山。

    邈姑峰也可在戌亥方(注:西北方)看到。

    還有槚島在戌方(注:西北方)、假奈澤在亥子方(注:也是西北方)、伊豆在酉方(注:西方)、三浦在戌亥方。

    這全是從安房的洲崎眺望的方位。

    因此從相模的三浦往洲崎駛船,以乾為順風。

    還有大矶在戌方、雨降山〔一名大山〕也在戌方,便知三崎在戌亥方。

    因此如從五十子城乘船去伐裡見,水路反而繞遠,距安房并不近。

    以鹿山為目标,向上總海濱駛去倒是近路。

    但是如果想直接攻下稻村城,即使繞點兒遠,有我的風濤之助,也會很快到達,因此請勿狐疑。

    &rdquo定正和顯定聽了更加欽佩,不勝喜悅,一同一唱三歎,增強了信心。

    稍過片刻,風外看着安房那邊喊道:&ldquo喂,百中!你知道那是什麼嗎?&rdquo他說着遙遠地用手在指,百中看了看說:&ldquo徒弟眼睛不亮,看不見,請示教。

    &rdquo風外便指教他說:&ldquo你仔細看看,洲崎那邊隐隐有一道黑氣。

    說明那裡有叛逆者,一定要助二公作戰。

    從明日起三天内定會聽到捷報,實在可喜可賀!&rdquo定正和顯定聽到他如此祝賀,非常高興,順口說:&ldquo好極啦!好極啦!&rdquo一同得意揚揚的。

    然而風外卻毫無誇耀的神色,告誡定正和顯定說:&ldquo二公的盛德和洪福雖然如此,但天機切莫洩露。

    今日之言隻當作兒戲,不可随便讓他人知道。

    時間已經不短,如在此過久,恐士兵們生疑。

    請趕快回去吧。

    &rdquo他如此催促,定正和顯定說:&ldquo您說得是。

    &rdquo這樣答應着,便一同告辭道:&ldquo師父之德義,某等不會忘記。

    隻是這樣分手便不能再會,深感遺憾。

    但百中之事一定記在心上,待有了軍功一定重用,讓他得到滿意的俸祿。

    &rdquo風外聽了忙說:&ldquo不,他也不是貪圖做官得勢之人。

    暫且跟随麾下,是為了答謝知遇之緣。

    &rdquo他說着對百中道:&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