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回 獻五頭衆奸卒喪數頭 箱小姐惡師徒斷手足

關燈
可是虎進退自如,一會兒忽然在前,又忽然在後,猶如閃電,兩三次飛越德用的頭頂,踢起來的泥土使德用頭暈眼花。

    德用精疲力竭,腳下蹒跚了幾步,鐵杖&ldquo嘩啦&rdquo脫手。

    他急忙想拔出腰間的戒刀,還未待拔出來,右胳膊被虎一口咬斷。

    他慘叫一聲,鮮血如同推倒了的酒壺一般噴出,如此重傷他一時也忍受不住,撲通坐下兩腳朝空跌倒在地上。

    再說雪吹公主,禍不單行,見猛虎咬斷了德用和堅削的胳膊腿兒,不知死活倒在那裡,以為自己也難以幸免,吓得魂不附體,趴下便昏過去了。

    虎連看都沒看,鑽進沒人高的枯草中,便不知往哪裡去了。

     這且按下不提,且說直冢紀二六與親兵衛見面後,急忙離開政元邸,去那三條的客店,立即與代四郎會面,把今天親兵衛的吩咐告知代四郎後,便把親兵衛交給他的扇子遞給代四郎。

    代四郎高興地接過去,打開與紀二六一同觀看。

    在扇子的背面寫着小字,大緻是這樣寫的: 今日我應左京兆之請求,為降伏白川山的妖虎,從黃昏到那裡去獵獲。

    此舉如同那燕國太子丹之誓言,除非烏鴉白頭,或馬生犄角,我是難以回來的。

    倘若有幸得到伏姬神女之冥助獵虎成功,已與京兆約好,我立即下山去坂本,經岐岨路回安房。

    然而老伯等不得跟我上山獵虎,用日前交給紀二六的管領家的木牌,一同過辛崎關,再過坂本,在關那邊等我。

    我倘若不幸未遇到虎,終于無回歸之日,便仿效夷齊餓死,或如子推自焚。

    倘若遇到虎而在那裡喪生,則隻能成為世人之笑柄。

    那時老伯就同直冢帶領士兵和随從,速回稻村禀奏兩位國主,說我如此這般地喪生了。

    這便是老伯等的忠義。

    如有違此意,我将深恨你等。

    匆匆此示。

     代四郎反複看過,對紀二六私語道:&ldquo那妖虎之事,通過世上的傳言我也聽到了。

    連有名的勇士和獵戶都制伏不了它,反而有的喪了性命。

    但是少爺頗有神通,生性不同于凡夫,又有仁字寶珠,再加上伏姬神女的冥助,即使那虎變化莫測,也一定能夠制伏。

    然而我們怎能在這裡不去獵虎,而去坂本等待呢?你看該如何是好?&rdquo紀二六答道:&ldquo您說得甚是,愚意也與您想的相似。

    我代替舅父十一郎留在此地,在此時刻不跟着主人,也給舅父丢臉,豈不成了徒領俸祿的庸人?但是主人有教導,倘若違反,他必恨我們。

    以愚見既不能違反他的教導,可這樣辦:讓主人的随從和士兵這就去坂本關的那邊,等待主人到來。

    老伯和小可帶領五個士兵,今天黃昏便去那山路,暗中跟随主人,您看如何?&rdquo代四郎聽了點頭道:&ldquo此議甚好。

    随從雖不需要,但是少爺的槍和铠甲箱是随身的武器,所以不能沒有。

    走山路槍可以防身,你是否拿着?铠甲箱是否留個奴仆背着?但根據特殊情況也可讓士兵們背着。

    &rdquo紀二六表示同意,商量好了,代四郎便立即召集士兵和随從,把方才親兵衛說給紀二六之事,詳細告訴他們後,說:&ldquo那麼五個士兵從今天黃昏就随我們去白川山,暗中跟随主人。

    其他七八個随從這就離開旅店,速去近江路,在坂本關那邊等待主人。

    &rdquo另外對木牌之事、槍和铠甲箱之事,以及過辛崎和坂本關時,那裡守關的如果質問如何回答,都詳細進行了教導。

    随從和奴仆們都無異議,随從們說:&ldquo我等雖是小吏,但怎能惜命?既然無須我等随從上山,便隻好聽命。

    &rdquo士兵們說:&ldquo為背铠甲箱而多留一個人,莫如由我等替換背着。

    &rdquo代四郎聽了很高興,給随從們拿了盤纏,又讓紀二六把腰上帶的木牌交給一個年輕武士。

    代四郎說:&ldquo汝等從北白河越辛崎路雖然較近,但有那虎患,就從膳所、濑田走湖邊,趕快過關吧。

    現已是未時,如在途中天黑了怎麼辦?快走!快走!&rdquo随從們沒有想到紀二六也一直留在這裡,甚感驚訝,但也沒工夫問,便告别退下,急忙收拾行裝,很快一同出發。

    畢竟代四郎和紀二六把随從們打發走,後話如何?待更卷後在下回分解。

     作者附注:從此以下至犬江親兵衛伏虎的一段,還頗費筆墨,尚須撰寫十數頁。

    既已至佳境而未能及其段,并非作者之本意。

    根據出版商之定例,頁數不願多于前版,需将此五卷作為下帙之下甲出版發售,此乃依書商之所好。

    餘仿效《水浒》曾三次提到皇國所未有之虎〔即在《傾城水浒傳》、《新編金瓶梅》及本傳中〕,但情趣各異,是否有相犯之處?請看官查之。

     *** (1)狂句是诙諧的俳句,頗似我國之打油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