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四回 谒老侯親兵衛訟神助 驚奇特刺客等各歸順

關燈
無事就不見了。

    今天早晨神女忽然出現,她對小可講:&lsquo今天在某時前後,我父僅帶領兩三個随從親自上山想來看我的墳墓,大概他來到這裡時,将出乎意料地遇到仇人侵犯。

    你要掌握好時機消滅仇敵,與我父見面。

    &rsquo她對其他事情也詳細作了吩咐後,賜給小可這把短刀和這件錦緞的襯衣。

    她說:&lsquo這短劍我生前一直沒離過身,它很銳利,你拿着可用以防身。

    錦緞的襯衣是我昨晚為你縫制的。

    汝是八犬士之一,今日初次參見我父,穿那件粗麻衣露着肌膚太不雅觀了,所以你把它拿着。

    與你有同樣因果的那七個犬士都如同我親生之子,宿緣很深,所以對哪一個都無不關懷。

    因此在他們每有危難之際,我都形影不離地予以搭救。

    然而你特别命苦,從小就失去了雙親,并有九死一生的大難,我怎能不管?所以在危難之際将你救出來帶到這裡,撫養你五六年,并非隻是因為你太可憐。

    因為你父房八是安房俠士杣木樸平之後,因有殺身取義的俠腸,所以其子才不料得了顆仁字的寶珠而進入犬士之列。

    人皆受命于天,無論富貴貧賤都有五常八行之心。

    然而,世之庸人為私欲所迷,除了少數人外,無不終于喪失八行。

    因此在世之億萬人中,能夠身體力行五常八行者并不多,尤其是其中的仁字,連孔子也不輕易許人,這是因為其德可以齊天之故。

    受之于自然者曰天,于人際者曰仁。

    你因父親之俠義而得一個仁字,雖名字叫作仁,但我想汝之德怎麼也不會齊天。

    縱然做不到至仁,也要從今日起盡量不要多殺生,能有忠恕恻隐之心足矣,當然不是學婦人之仁。

    世之武夫帶太刀持弓箭,是為君父防備敵人和保護自己,然而也隻是殺抗争之敵,降者不殺,亡者不追,以德服人,則可稱之為忠恕,這才不愧有仁字之名。

    此時我侄兒冠者義通正有危難,被仇人長久囚禁,現仍在館山城内。

    因此義成夫婦和我父都很焦急難過,我父此次上山就是為了這個緣故。

    所以你先将這山上的敵人消滅後,便趕快去館山降伏那個素藤,救出義通,以解除父親和義成夫婦之憂,同時也為養育你六年之久的我增光。

    要說的就是這些。

    我們此世的緣分已盡,從今就将永别了。

    汝絲毫不要松懈,切莫忘記我所說的話,好自為之!好自為之!&rsquo她這樣反複地告誡,對其他人也留下了一些告别的話,便突然躲進降落的祥雲之中,立即從眼前消逝,隻留下一陣馥郁的芳香和落下些異花,在空中隐約聽到音樂之聲,峰頂上的白雲,也不知何時被風吹得無影無蹤。

    小可當時難舍難離,如同失去母親一般,也不怕别人看見,頓足捶胸痛哭不已。

    同住的兩個人不住勸解,這才恢複了理智,但怎麼也忘不了公主的恩情,這種悲痛心情您是可以想象的。

    為了替主君掃除敵寇,遵照神女之教導,趕忙來到這裡,躲在樹後,等待您上山。

    果然不出神女所料,竟有歹人與主君為仇。

    雖然生擒了四個,卻一時疏忽跑了一個。

    那時如果追下去,捉住他也并不難,但是遵照神女的教導,既已跑了就不再去追。

    小可的用心豈隻如此,對付那幾個歹徒一開始就未動刀,僅用棍棒将其打倒捆了起來,并不想因為他們是敵人便趁怒将他們殺死。

    那七位犬士多年來在尋找小可的下落,他們一再推辭說八人不聚齊,難以前來參見,所以現仍在他鄉流浪,其信義甚是難得。

    神女已将此事都詳細告訴了我。

    而有關我的情況卻未能設法告訴他們,為此已深感内疚。

    這次又先于他們單獨參見,實是個奇怪的安排,但此非人的力量和智慧所能逆轉。

    這皆是由于神女的妥善安排,主君才得以安然無恙,并消滅了賊寇,同時也将我的身世都禀告了主君,真是意外的極大幸運。

    不久即可将公子救出來,以解除您的憂慮,您請放寬心,就将此事交給小可吧。

    &rdquo他滔滔不絕地講述了自己的過去,條理清晰,口齒流利,言談中有忠有義。

    他才貌雙全,從言語中自然流露出豪傑之心,不說便可知道他是武士中的好後生,是八犬士的傑出一員。

    對這種意想不到之事,義實仔細聽着,頻頻歎息。

    他一邊聽着逐漸消除疑慮,心裡豁然開朗,笑逐顔開,顯得十分欣慰,于是抽出腰間的扇子,&ldquo刷&rdquo地打開扇着親兵衛說:&ldquo你真是個好後生啊!事情無不出人意料,你的身世也實在太使人驚異了。

    伏姬是稀世的俠女,死後又如此顯靈,功績卓著是和漢罕見的。

    你在六年時間裡就長了這般大,大概是由于生長在仙境,每日吃神漿奇果之故。

    是否如此,實使人驚奇。

    你腰間所帶的短刀我認識。

    那是伏姬直到臨終也未離她身邊,用以結束了自己生命的東西。

    所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