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仙翁夢示富山 貞行暗獻靈書
關燈
小
中
大
疑之處。
于是打發走那個老人就立即備鞍上馬,也未來得及帶随從,連夜趕到主君公館,一聽完全出乎意料。
即使那個老人是歹人,可是公文還清清楚楚在這裡,請您過目。
&rdquo從懷中取出來交給義實。
義實慢慢打開一看,說:&ldquo這是怎麼回事兒?&rdquo把貞行拉到身邊給他看。
貞行又吃了一驚,說:&ldquo我昨天看到的字,一個都沒有了,變成了&lsquo如是畜生發菩提心&rsquo的二行八個字,奇怪!奇怪!&rdquo目瞪口呆了半晌,不知何言以對。
義實看了這一句,忽然有所醒悟,把公文卷起收了起來,對貞行說:&ldquo你所說的不錯,是很奇怪。
把昨日自稱是使者,交給你公文的那個老人的年齡和面貌,詳細告訴我。
&rdquo貞行有點慚愧的樣子說:&ldquo那個老人八十有餘,也許有百歲。
長長的眉毛如棉條,潔白的牙齒無異于葫蘆子。
體瘦而健壯,看他老得那個樣子,似乎很衰弱,而眼睛卻炯炯放光,威而不兇。
世間所說的仙顔道骨,大概就是他那個樣子吧!&rdquo義實不禁拍手說:&ldquo這又是與昨晚完全相似的奇事。
不必多疑,定是洲崎石窟的役行者顯聖。
且把事情的經過說給你吧!&rdquo于是他把答應夫人的請求想去探詢伏姬安否之事,和義成的孝心與勇氣,還有在想累了做的夢中去富山深處的岸邊閑遊遇到了那個老人等等,都一五一十地告訴他。
義實說:&ldquo夢是五髒疲勞之所緻,不可置信,但是你方才說的那個老人的面貌,和我夢中所見的頗相似。
另外用&lsquo如是畜生&rsquo等八個字來表示過去和未來,也有些啟示。
伏姬幼年多病,不住啼哭。
但自得到洲崎石窟役行者的保佑之後,長得很健壯。
那時在水晶念珠上有仁義禮智忠信孝悌八個字,以後在兵臨城下危急之際,由于我的失言将伏姬許給了八房。
從那一天起,那八個字就消失,不知什麼時候變成了&lsquo如是畜生發菩提心&rsquo。
本來我想女兒因是嘉吉二年夏季伏天生,所以取名伏姬,而後來竟人從了犬,名诠自性,這将是難以解脫的因果。
但她舍身的緣故是為了父母、為了國家,為了不使仁義的八行在人世喪失。
由于苦守信義的善因,所以必将為如是畜生引導,而終于修成上乘正果。
我也是初步領悟過來,才沒有禁止伏姬,随她的意願已去了年餘,音訊皆無,安否未知。
連樵夫、獵戶都不準進那座山,可是現今五十子病危,不能不答應她的請求。
但是怎樣才能知道公主安否,正想不出辦法時,我做了個夢。
夢見的那個老人,和交給你公文的那個人面貌一模一樣。
你所見的和我所夢之人,都是神仙千變萬化的靈驗,欲解除義實的疑慮,指引我去富山的深處。
這定是役行者顯靈,是恢複法度,改變己見,與伏姬見面的時機到了。
那麼就按照神佛顯靈的安排,我同你一起去吧。
這件事不能聲張,因為人是好奇的,神佛顯靈已無疑義,我如見到伏姬,民衆則會喋喋不休地傳為奇談,從而宣揚鬼神之德。
另外若尋遍該山也未能見到伏姬,則是信夢捕影,認假捉風,将義實不智之舉告知人民,而成為世上的笑柄。
這次去的随從除你之外,士兵十四五人就行了。
這些人也要選擇寡言老實的,明晨拂曉出發,要做好準備。
&rdquo一面說明一邊下令,貞行十分欽佩,完全贊同,說:&ldquo公主小時候得到役行者顯靈的保佑,關于水晶念珠之事,我也略知一二。
解開這次奇異的巧合之謎,與主公的英明才智分不開。
然而沒有公主的至善節義,又焉能有這種巧合?您的判斷絕對沒錯。
進山之事不可耽延,就抓緊動身吧!&rdquo然後就退下去了。
義實對此事秘而不宣,也沒告訴夫人,隻是悄悄地說給嫡子義成。
義成也極力贊成。
他本想代替父親進山,但既然父親有神佛的指引,要親往尋見,自己也無能為力。
特别是這幾天母親的病更加嚴重,不得已隻好留下。
義實想在五十子活着的期間帶回好消息,那天夜裡就說去長狹郡富山下的大山寺參拜,天未亮就出發了。
因是微服出行,隻不過帶了堀内藏人貞行等二十來人。
義實和貞行并騎前進,策馬加鞭,當天就到達那裡,登上了富山。
來到溪澗附近,岩石的形狀和樹木的光景,都和夢中所見的完全一樣。
試着披荊斬棘,尋路向前,走了一百多米,往右走果然折枝绾草,有的地方做了路标。
主仆們看見路标,不覺互相地以目示意,信心倍增,鼓起了前進的勇氣。
遙望背後,除貞行外都是步行,随從們被落得很遠,沒一個跟上的。
過了一會兒,隻有馬夫一個人氣喘籲籲地跑上來。
義實看到這種光景,既然有神佛顯靈,也無須别人跟随,便想讓馬夫牽着馬回到山下和其他人一同等着。
貞行已經會意,将那個人叫到身邊,指着拴在樹上的馬,傳達了主公的旨意,打發他回到山下。
然後主仆二人,又按路标尋路。
為防山蛭,斜戴着鬥笠,留意蔓草纏足,互相高聲喊着号子,沿着羊腸小路,忽高忽低地艱苦前進。
從那條溪澗的上遊轉過來,穿過樹蔭,來到溪流的對岸。
*** (1)驗者即有靈驗的行者,陰陽師,頗似中國的巫師。
于是打發走那個老人就立即備鞍上馬,也未來得及帶随從,連夜趕到主君公館,一聽完全出乎意料。
即使那個老人是歹人,可是公文還清清楚楚在這裡,請您過目。
&rdquo從懷中取出來交給義實。
義實慢慢打開一看,說:&ldquo這是怎麼回事兒?&rdquo把貞行拉到身邊給他看。
貞行又吃了一驚,說:&ldquo我昨天看到的字,一個都沒有了,變成了&lsquo如是畜生發菩提心&rsquo的二行八個字,奇怪!奇怪!&rdquo目瞪口呆了半晌,不知何言以對。
義實看了這一句,忽然有所醒悟,把公文卷起收了起來,對貞行說:&ldquo你所說的不錯,是很奇怪。
把昨日自稱是使者,交給你公文的那個老人的年齡和面貌,詳細告訴我。
&rdquo貞行有點慚愧的樣子說:&ldquo那個老人八十有餘,也許有百歲。
長長的眉毛如棉條,潔白的牙齒無異于葫蘆子。
體瘦而健壯,看他老得那個樣子,似乎很衰弱,而眼睛卻炯炯放光,威而不兇。
世間所說的仙顔道骨,大概就是他那個樣子吧!&rdquo義實不禁拍手說:&ldquo這又是與昨晚完全相似的奇事。
不必多疑,定是洲崎石窟的役行者顯聖。
且把事情的經過說給你吧!&rdquo于是他把答應夫人的請求想去探詢伏姬安否之事,和義成的孝心與勇氣,還有在想累了做的夢中去富山深處的岸邊閑遊遇到了那個老人等等,都一五一十地告訴他。
義實說:&ldquo夢是五髒疲勞之所緻,不可置信,但是你方才說的那個老人的面貌,和我夢中所見的頗相似。
另外用&lsquo如是畜生&rsquo等八個字來表示過去和未來,也有些啟示。
伏姬幼年多病,不住啼哭。
但自得到洲崎石窟役行者的保佑之後,長得很健壯。
那時在水晶念珠上有仁義禮智忠信孝悌八個字,以後在兵臨城下危急之際,由于我的失言将伏姬許給了八房。
從那一天起,那八個字就消失,不知什麼時候變成了&lsquo如是畜生發菩提心&rsquo。
本來我想女兒因是嘉吉二年夏季伏天生,所以取名伏姬,而後來竟人從了犬,名诠自性,這将是難以解脫的因果。
但她舍身的緣故是為了父母、為了國家,為了不使仁義的八行在人世喪失。
由于苦守信義的善因,所以必将為如是畜生引導,而終于修成上乘正果。
我也是初步領悟過來,才沒有禁止伏姬,随她的意願已去了年餘,音訊皆無,安否未知。
連樵夫、獵戶都不準進那座山,可是現今五十子病危,不能不答應她的請求。
但是怎樣才能知道公主安否,正想不出辦法時,我做了個夢。
夢見的那個老人,和交給你公文的那個人面貌一模一樣。
你所見的和我所夢之人,都是神仙千變萬化的靈驗,欲解除義實的疑慮,指引我去富山的深處。
這定是役行者顯靈,是恢複法度,改變己見,與伏姬見面的時機到了。
那麼就按照神佛顯靈的安排,我同你一起去吧。
這件事不能聲張,因為人是好奇的,神佛顯靈已無疑義,我如見到伏姬,民衆則會喋喋不休地傳為奇談,從而宣揚鬼神之德。
另外若尋遍該山也未能見到伏姬,則是信夢捕影,認假捉風,将義實不智之舉告知人民,而成為世上的笑柄。
這次去的随從除你之外,士兵十四五人就行了。
這些人也要選擇寡言老實的,明晨拂曉出發,要做好準備。
&rdquo一面說明一邊下令,貞行十分欽佩,完全贊同,說:&ldquo公主小時候得到役行者顯靈的保佑,關于水晶念珠之事,我也略知一二。
解開這次奇異的巧合之謎,與主公的英明才智分不開。
然而沒有公主的至善節義,又焉能有這種巧合?您的判斷絕對沒錯。
進山之事不可耽延,就抓緊動身吧!&rdquo然後就退下去了。
義實對此事秘而不宣,也沒告訴夫人,隻是悄悄地說給嫡子義成。
義成也極力贊成。
他本想代替父親進山,但既然父親有神佛的指引,要親往尋見,自己也無能為力。
特别是這幾天母親的病更加嚴重,不得已隻好留下。
義實想在五十子活着的期間帶回好消息,那天夜裡就說去長狹郡富山下的大山寺參拜,天未亮就出發了。
因是微服出行,隻不過帶了堀内藏人貞行等二十來人。
義實和貞行并騎前進,策馬加鞭,當天就到達那裡,登上了富山。
來到溪澗附近,岩石的形狀和樹木的光景,都和夢中所見的完全一樣。
試着披荊斬棘,尋路向前,走了一百多米,往右走果然折枝绾草,有的地方做了路标。
主仆們看見路标,不覺互相地以目示意,信心倍增,鼓起了前進的勇氣。
遙望背後,除貞行外都是步行,随從們被落得很遠,沒一個跟上的。
過了一會兒,隻有馬夫一個人氣喘籲籲地跑上來。
義實看到這種光景,既然有神佛顯靈,也無須别人跟随,便想讓馬夫牽着馬回到山下和其他人一同等着。
貞行已經會意,将那個人叫到身邊,指着拴在樹上的馬,傳達了主公的旨意,打發他回到山下。
然後主仆二人,又按路标尋路。
為防山蛭,斜戴着鬥笠,留意蔓草纏足,互相高聲喊着号子,沿着羊腸小路,忽高忽低地艱苦前進。
從那條溪澗的上遊轉過來,穿過樹蔭,來到溪流的對岸。
*** (1)驗者即有靈驗的行者,陰陽師,頗似中國的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