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訪尼姑庵

關燈
尼姑庵是廣東的特色之一,這我在很早就聽說了。

    在我去廣東之前,有位通人提醒我說: &ldquo你去廣東,就是尼姑庵不可不看。

    &rdquo 我大緻也想象過,就是庵裡有尼姑接客。

    尼姑也有多種多樣。

    有額上滿是皺紋、弓腰曲背的老婆婆,有透過假牙的齒縫來念佛誦經、每日撞鐘敲鼓的尼僧。

    不過吸引我們的不是這些人,而是雖已削了發、雖也穿了深色的袈衣,卻是滿臉青春的生氣、仿佛去拜真的活菩薩般的眉清目秀的尼姑。

    尼姑中有自幼即剃發出家的,也有婚嫁之後死了丈夫而發念當了尼姑的。

    按廣東地方的習慣,女子不得再婚,一旦丈夫死後便得終身守寡。

    不過近來這種舊習亦逐漸被打破,在城市中亦曾有一部分女子五次十次地屢屢再婚。

    但整個社會尚不許可這樣的情形。

    尤其在農村,舊習俗依然壁壘森嚴。

    這些年輕的寡婦要改變自己的境遇,唯有出家為尼一條路。

    有不少人雖出嫁到優裕的人家,毫無衣食之憂,然一旦死了丈夫後也到庵裡來開始新的人生。

    庵裡有了這類年輕貌美的尼姑,以其獨特的技藝來滿足有特别嗜好的人來使其成佛。

     因為聽了如此種種的傳聞,所以我極想去訪一下尼庵,托了朋友請其導引一下,但這與去茶館戲院不一樣,若無十分相熟的人的介紹是去不了的,因此延遲了幾日。

    正在此時,好事終于來了,一日在朋友們的陪同下去訪了憧憬已久的尼姑庵。

     庵在廣州市的北端,已近于郊外之地。

    眼前是白雲山。

    O君、T君和我三人在這裡下了汽車,折入了一條小巷。

    左邊有一與普通住宅幾乎一樣的門,上懸有一&ldquo榮勝庵&rdquo的匾額。

    入門就是關帝殿,有關帝的木像,前面供着香燭。

    再進去,有一座大殿為大雄寶殿。

    這是正殿。

    屋頂、牆壁、庭園都相當整齊。

    正殿旁側的堂内置放着大飯桌,上面已放好了碗筷盒匙等。

     &ldquo去年梅蘭芳曾到這裡來過,請尼姑們在正殿裡誦了經,經文很有意思的。

    &rdquo 念經誦佛時,以長得最娟秀的尼姑為中心,讓她穿上華美的衣飾,頭上戴着有金邊的僧帽,甚至還施以脂粉,其他衆尼姑便圍繞着她大聲誦經。

     O君對這裡很熟,便徑直地往裡走,來到一間小室内時,幾個尼姑正在吃着已經過點的午飯,一位胖胖的、五十左右的尼姑端着碗筷從凳子上站了起來,用粗粗的嗓音親切地對我們表示歡迎。

     庵的最裡邊有一處庭園,雖不大卻十分雅緻。

    面對着庭園的是一座房間精美的屋宇。

    我們被帶到了裡面的房間。

     屋内三面靠牆放着上等的紅木椅子,牆上适宜地挂着一些條屏。

    庭院内有精巧的假山,有一排竹籬,竹籬内聳立着一株華蓋亭亭的古樹。

    由屋宇、高牆圍起來的這座小小的庭園裡充滿了中國情趣。

     有兩三個年輕的尼僧給我們送來了茶和毛巾,端來了水果,打開了電風扇。

    這些尼僧穿着黑底斜紋的薄薄的絲綢上衣和同樣的褲子,腳上穿的是白綢的襪子。

    服裝與一般的女子沒什麼兩樣。

    但不如我們所期望的那麼漂亮。

     &ldquoT先生,好像不怎麼漂亮嘛。

    &rdquo 我表示了自己的不滿。

     &ldquo也不見得吧,她們長得也不難看呀。

    &rdquo T君指着其中最伶俐的一個說。

    聽了他的話再一看,倒真的不難看。

    膚色稍黑的臉,細細的一字眉,圓圓的有精神的眼睛。

    但這并不是女人的妩媚。

    其他兩個人則是标準的西瓜頭。

     &ldquo我可覺得不怎麼樣。

    &rdquo &ldquo這是你的問題了。

    這些尼姑一點都沒有修飾。

    是所謂的調味料,而不是菜肴。

    &rdquo T君雖是中國人,但嘴很巧。

    受到我們品評的年輕尼僧,雖不知我們在如此放肆地評論自己,但已察覺到了我們是在說她們,一下子臉色绯紅,匆匆地逃到了裡面去。

     這座房子有兩層,樓下也有互相連着的房間。

    房間裡有漂亮的床,梳妝台,桌子,花瓶,鏡子,一切都帶有濃郁的女人味。

    而且一切都很新,很精雅。

    這是宿客的房間。

    二樓正面也有這樣的房間。

     端來了花生粥。

    這是點心。

     過了一會兒,E氏、G氏、S氏、A氏等來了。

    他們都帶來了胡琴、三弦等樂器。

    隻有A氏我是初次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