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遠征埃及與霧月政變

關燈
态下,革命發展迅速。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政府激情澎湃,毫無顧忌且魯莽地加快了革命步伐。

    因此,當法蘭西第一共和國一度失去最令人敬畏的指揮官時,一些歐洲大國已經開始觀察事态并為戰争做好準備。

    談判進度緩慢,尤其是當睿智的小威廉·皮特先生貢獻出自己的财富、再次組建起才解散不久的反法同盟時,連奧地利也想再次組織武裝力量了。

     聖文森特海戰 拿破侖率軍入侵羅馬 正當歐洲大陸處于不安的狀态時,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解決了所有事态指向的共同問題。

    拿破侖已經安全抵達埃及海岸,法軍艦隊的護衛隊盡管規模龐大,卻躲過了英國巡洋艦的監視,進而占領了地中海的大堡壘馬耳他。

    緊接着,法軍越過了沙漠邊緣,并在金字塔附近的戰鬥中擊潰了馬穆魯克騎兵。

    拿破侖耀武揚威地開往開羅,并試圖在那裡建立法屬殖民地。

    但同時,拿破侖的艦隊已經被一位英國水兵将領霍雷肖·納爾遜完全摧毀。

    霍雷肖·納爾遜的海上戰略與拿破侖的陸上戰略有異曲同工之妙。

    拿破侖的艦隊與法軍的聯系似乎被切斷了,在危險的征戰中受困了。

    霍雷肖·納爾遜的勝利奠定了迄今為止無人敢與之抗衡的力量的基礎。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敵人名單上又增加了一個令人頭痛的新名字。

    1798年冬,戰争開始,不久之後,戰況就變得很明朗:這場戰争将從須德海蔓延到墨西拿海峽,并可能延伸至土耳其帝國的一些地區。

    土耳其宮廷承諾要對拿破侖發動攻擊。

    那不勒斯王室也令軍隊着手備戰并準備入侵新建的羅馬共和國。

    從1793年起,俄國就深深地感受到了來自法蘭西第一共和國的威脅,于是派出強大兵力援助奧地利。

    得到了俄軍援助的奧地利計劃在萊茵河和阿迪傑河向法軍發動攻擊。

    除了普魯士,神聖羅馬帝國各諸侯國普遍同意戰争,英國也歡欣鼓舞地加入了戰争。

    仍然沉浸在上次勝利中的督政府對反法同盟的挑釁嗤之以鼻,自信地期望着新一輪的勝利。

    最近發生的一件事給奧地利王室蒙上了一層黑暗的陰影。

    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全權代表在拉施塔特被謀害,引起了廣泛的民族憤慨,給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政府以力量。

    可以說,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幾年前就通過著名的全民動員措施進行了征兵,如今,這個措施成就了歐洲大陸上最龐大的軍隊的基礎,為戰争做好了最全面的準備。

     拿破侖在金字塔附近的戰鬥中擊潰馬穆魯克騎兵 拿破侖在開羅 霍雷肖·納爾遜 拿破侖的艦隊在尼羅河戰役中被霍雷肖·納爾遜摧毀 從戰術角度來看,接下來的一系列戰役沒有太大的例證意義。

    陣地規模巨大,雙方在戰場上表現怯懦,一遇到障礙就止步不前,戰争策略過于陳舊。

    除其他原因外,将瑞士作為主戰場的主要原因是瑞士的山脈地形是勝利的決定性因素。

    然而,這種論斷完全不合理。

    反法同盟軍盡管總的來說指揮不力,但幾個月以來,卻獲得了比法軍更大的優勢。

    如果反法同盟軍的指揮官真正有能力有技巧的話,反法同盟軍可能早就侵入法蘭西第一共和國了,甚至可能占領了巴黎。

    事實是,那不勒斯軍隊在台伯河上被輕而易舉地擊敗。

    在法軍的推動下,那不勒斯變成了帕珀共和國[2],撒丁國王則被趕出了皮埃蒙特。

    不過,最重要的一點是,戰争氣運早已不再青睐法軍。

    法軍盡管最終從極端危險中逃脫,但已經失去了1796年戰争的光榮成果。

    在斯瓦比亞的阿爾卑斯山和康士坦茨湖之間的地區,讓-巴普蒂斯特·儒爾當遭受重創,損失慘重。

    卡爾大公卡爾·路德維希·約翰·洛倫茨如果沒有在軍隊或維也納宮廷會議的強迫下将力量浪費在烏裡山地區,那就極有可能越過萊茵河,侵入阿爾薩斯,并在瑞士擊敗法軍。

    同時,奧地利軍隊幾乎沒有遇到任何反抗,就穿越了阿迪傑河這個巨大的天然障礙。

    不久之後,曼圖亞和裡沃利的士兵們途經明喬河、跨越阿達河,遭到之前的手下敗将蘇沃洛夫&mdash&mdash一位凱瑟琳統治時期的著名老将&mdash&mdash率領的俄軍的追擊。

    讓-維克多·馬利·莫羅曾因與讓-查爾斯·皮舍格呂有共謀嫌疑而一度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