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五代的奇局

關燈
為時興,莊宗天生擅長音律,喜歡自己演戲,常與伶人一起開演。

    當時的戲劇正如日本的能劇中穿插的狂言,多滑稽調笑的内容,伶人不是演事先準備好的東西,而有即興喜劇的意味。

    莊宗的劉皇後是占蔔者之女,平素恥于自己出身微賤,莊宗便惡作劇故意扮成賣藥占蔔之人,帶着兒子去她的寝宮,說&ldquo你爹到訪&rdquo,讓皇後大為惱怒。

    伶人中也有很多人喜歡惡作劇,敬新磨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莊宗給自己取了個藝名叫&ldquo李天下&rdquo,有時和伶人演戲時,自己喊道:&ldquo李天下在哪裡?&rdquo敬新磨走了出來,打了莊宗一耳光,左右大驚失色,莊宗責問他,他回答道:&ldquo李天下除了您沒有别人。

    &rdquo莊宗聽了轉怒為喜。

    敬新磨又像東方朔那樣以诙諧滑稽之語勸谏莊宗。

    莊宗喜歡打獵,有時将民田踐踏得亂七八糟。

    當地的縣令勸谏莊宗,莊宗發怒,下令殺了他。

    敬新磨和其他伶人抓住縣令,帶到莊宗馬前,責問他:&ldquo你是一個縣令,難道不知道當今天子喜歡打獵嗎?為什麼還讓百姓種地納稅?為什麼不讓百姓餓着,空出這塊地讓天子馳騁呢?你真是罪該萬死!&rdquo說完請求快快對縣令行刑,其他伶人也跟着附和。

    莊宗大笑,縣令幸免一死。

    但是,伶人大多收受外部的賄賂,胡作非為,引起軍隊的不平,内亂爆發,莊宗被殺。

    他是個天才,既有傑出的軍事才能,又有極高的藝術造詣,但缺乏君主的修養,沒有治國的能力。

    莊宗因為喜愛藝術而生活奢侈,把朱全忠減輕的賦稅又加重了。

     當時天子是&ldquo盜賊&rdquo或&ldquo夷狄&rdquo出身,沒有修養,不顧政治,于是構成此後數百年直到清朝中國政治大害的胥吏政治開始了。

    自唐朝開始,除了正式官吏即出身貴族的流内官以外,還有未入流的掌事的卑官,即胥吏。

    官衙事務煩雜,精通手續的胥吏不可或缺;正式官吏不直接接觸百姓,接觸百姓的是胥吏。

    正式官吏的收入是胥吏,然而胥吏勞碌一生也成不了流内官,因此他們在職權範圍内盡可能地榨取好處。

    這就釀成了中國政治的大弊。

    尤其是後唐的莊宗毫不在意,胥吏政治因此出現,延續到五代以後。

     另外,此時最大且最苛酷的弊政是鹽稅。

    原來鹽戶每生産一鬥鹽,因為得利要向官府繳納一鬥五升米,從五代之初就這麼定了下來,但後來以錢代米交納。

    據說後唐時僅山東附近的一個地區就繳納了一千萬貫文的錢。

    當時對販賣私鹽的禁制非常嚴格:私自制鹽是死罪,無論數量多少;販賣私鹽超過十斤也是死罪。

    其間盡管有一些變化,但大抵鹽稅是重要的财源。

    另外,對釀酒業的管制也很嚴格,私自釀酒,無論多少都是死罪,後來改為私釀五斤以上是死罪。

    嚴格實行酒鹽政府專賣,是從後唐開始的。

    莊宗完全是個軍人,沒有把百姓放在眼中,所以雖然憑借軍事才能統一了中國北部,但沒有為百姓做過什麼,還造成了政治上的弊害。

    當然,作為一個軍人,莊宗還是留下了頗多豪放的逸事。

     後唐明宗和軍士擁立之局 莊宗死于内亂後,明宗即位。

    明宗是李克用的養子。

    歐陽修的《五代史記》中立了《義兒傳》和《伶官傳》,這二者是五代的特色,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

    注重譜牒的貴族政治崩潰後,家族法變得紊亂,結果出現了收養義子的現象。

    把勢力強的人收作義子是一種政治策略。

    明宗便是李克用衆多養子中的一個,他出身夷狄,從一個正直的士兵升遷上來,被軍隊擁立為天子。

    這種事情肇始于明宗,在五代時期很常見。

    明宗比莊宗年長,是個夷狄式的老實人,據說他為自己成了天子而十分不安,非常盡力地從事治理。

    然而,他是被軍隊擁立的天子,軍隊的主要團體藩鎮不聽從天子号令的現象,從這時起已經很嚴重了,明宗作為軍人也很偉大,雖不及莊宗那般精通軍事戰術,但也是個正直的軍人,無論是與梁還是與契丹作戰,都立下了赫赫戰功。

    明宗覺得自己不是可以做天子的人卻成了天子,自己不懂政治,便把政務都交給宰相。

    此時萬年宰相馮道得以展其骥足,在那個時代,他是一個調和人事、處理政府事務的特殊人才。

     武人的跋扈和百姓的不幸 當時中原地區的百姓非常不幸。

    在唐代,地方的武官全部出于兵卒,但地方的文官出于士人即讀書人;然而到了五代,連文官的職務即州刺史也由兵卒出身的人擔任了。

    他們在任職期間隻想滿足私欲,不知如何愛護百姓,對與百姓相關、有利可圖的事業實行專賣,将之全部納入地方官的管轄。

    過去,政治由貴族出身的官吏負責,到了五代變為由軍人出身的官吏管轄了。

    因此,一直到宋代為止的這五十餘年,中原地區可謂民不聊生。

    武官出身的節度使借戰争之機大肆掠奪,比盜賊還厲害。

    他們甚至發掘唐代的陵墓,從中盜取各種物品。

    掠奪成為軍人的生意,刑罰不依法律,有勢力的人随意殺人,當時是這種無政府狀态。

    日本鐮倉時代之前的關東地區也是這樣。

    節度使向朝廷進貢,但貢獻的不是租稅,而是鞍馬兵器之類。

    宴會的紀念品也是馬匹等,用大量金玉裝飾成為一種風氣。

    貢品的好壞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