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魔毯
關燈
小
中
大
打下松潘,那條路走不通。
左邊的路(即張國焘要走的路)也比較好,但他遠在西面,而且他堅持要去阿壩。
除了楊成武和他的部下豎起的路标,小路上沒有别的标志。
沒有界标,隻有漫無邊際的齊腰深或高過腰際的野草,草的下邊就是水。
草地裡有小塊的硬地,足可以經得住一個人站在上面,但它們在野草底下,很難辨認。
沼澤軟得象豆腐一樣,積水經常漫過胯骨。
掉進沼澤裡的人,夥伴還沒來得及拉上他們,便消失了。
有時連救援者也會同被救者一起消失在泥潭之中。
天下着雨。
八月和九月是草地上雨季高峰。
無法保持幹燥。
沒有地方可以宿營,人們抱着自己的膝蓋,蜷成一團坐在小丘上過夜,小丘小得連腿都伸不直。
沒有食物。
每人額外積存的四十斤口糧也快吃光了。
戰士們的體力消耗很大,因此飯量也大。
可是無法煮飯,無處生火,也沒有木柴。
他們隻得嚼着未經磨過的麥粒。
部隊有半數人染上了讨厭的痢疾和拉血。
粗糙的麥粒幾乎要磨破他們的肚腸。
不過,今天的居民說,這裡在夏末鳥很多:從北極飛往南方的大雁,随季節遷居的野鴨群等。
有時,飛行中的鳥群黑壓壓的一大片,遮住了太陽,落在沼澤地裡把草叢弄得沙沙作響。
一年後,當第二方面軍過草地時,賀龍将軍指出害人的沼澤中魚多極了。
他每天花一點時間去釣魚,在通過這片可怕的大地時,他一路上就不愁吃的了。
&ldquo 過草地時發生的某些悲劇也許是由于紅軍不會獰獵或捕魚。
而且,他們也不熟悉&ldquo野菜&rdquo的性能。
這些&ldquo野菜&rdquo現在陳列在當地的博物館裡,說明這是紅軍當年為了活命不得不吃的食物。
在展覽櫃中有一盤盤的多汁的蒲公英綠葉,有一碗碗的荀麻(可用來作鮮美的湯)和其他營養豐富的野生植物,而戰士們當時卻不了解它們的用途。
那個象小白胡桃一樣嬌小的危秀英,她也搭救了好幾個女同伴的性命。
那天,她去給藏族婦女作宣傳工作,回來時,發現同屋的夥伴給她留下一些蘑菇湯,她嘗了一口就放下了,味道太苦了。
她發現,她的同志們全都躺在地上,好象都已睡下了,她大聲地嚷道:&ldquo往裡點,給我讓個地方。
&rdquo可是,她們睜大着眼睛,看着她,誰也不說話,也不能動彈,她們全都癱在那裡。
她趕快取來冷水,潑在她們身上,使勁搖晃她們,她們終于醒過來了。
她責怪她們說:&ldquo你們可真是好同志,把蘑菇都吃光了,隻給我留下點苦湯!&rdquo她哪裡知道,就是那些蘑菇使她們癱倒了。
象紅軍中其他人一樣,危秀英在進入草地之前就準備好了糧食。
但糧食不夠吃。
她揀了些可食用的植物,吃炒過的青棵麥粒。
她和她的朋友們用手從火裡直接取出燒好的青裸粒。
青棵粒被火燒隻了,很快她們的臉也變黑了。
危回憶道:&ldquo我們大家都長了胡須。
&rdquo 糧食,糧食,糧食。
每天都是這個問題。
那個模樣象赫魯曉夫的老紅軍曾憲輝還記得他們進出草地時看到的青稞田。
四周沒有人煙。
戰士們收割了青裸,留下了借據。
毛澤東一九三六年在保安時曾對埃德加·斯諾說:&ldquo這是我們唯一的外債。
&rdquo是紅軍拿了藏民的糧食而欠的債。
過草地有五天到七天的路程。
最先走過草地的人,日子最好過。
他們可以沿着楊成武的先頭部隊給他們标出的小路走。
小路很窄,容易消失。
每過一天,路就變得模糊難找。
體重的人和牲口踩壞了狹窄的小道,使小道淹沒在水下和草底,因此很難知道向哪裡插腳。
楊定華說,過沼澤地有點象走在擺動着的浮橋上挪動一步就搖晃,而且你的腳很快就會陷進一堆抖動的草叢裡。
泥巴不僅滑,而且象膠一樣粘。
一旦掉進去,就越陷越深,越掙紮陷得越快。
&rdquo 他們一再迷路,甚至連藏民向導都難以辨明方向。
一眼看去,各處的景物都一模一樣。
隻有當太陽沖出烏雲時,他們才能改正前進的方向。
艾格尼絲·史沫待萊一九三七年在延安見過一位長征老紅軍莫許的日記。
他講述了一個在泥淖中掙紮的同志的情況。
莫許扶他站起身來,但那人又跌倒在黑水裡,緊緊地攥着步槍。
他試圖去拉那個人起來,但怎麼也拉不起來。
那個戰士就要斷氣了。
莫許想給他一些炒青稞吃,但他已不能嚼了。
莫許小心翼翼地把炒青稞放回自己的幹糧袋裡。
那位戰士咽了氣。
莫許繼續行軍。
那位戰士的遺體蜷縮在沼澤地裡。
當莫許在路上休息取出幹糧袋裡的炒青稞放在手裡時,那位垂死的問志的悲慘形象又出現在他的眼前,他再也無法咽下那些炒青稞。
毛的警衛員陳昌奉在紅軍下雪山時病倒了,康複後又患了瘧疾,瘧疾好轉後
左邊的路(即張國焘要走的路)也比較好,但他遠在西面,而且他堅持要去阿壩。
除了楊成武和他的部下豎起的路标,小路上沒有别的标志。
沒有界标,隻有漫無邊際的齊腰深或高過腰際的野草,草的下邊就是水。
草地裡有小塊的硬地,足可以經得住一個人站在上面,但它們在野草底下,很難辨認。
沼澤軟得象豆腐一樣,積水經常漫過胯骨。
掉進沼澤裡的人,夥伴還沒來得及拉上他們,便消失了。
有時連救援者也會同被救者一起消失在泥潭之中。
天下着雨。
八月和九月是草地上雨季高峰。
無法保持幹燥。
沒有地方可以宿營,人們抱着自己的膝蓋,蜷成一團坐在小丘上過夜,小丘小得連腿都伸不直。
沒有食物。
每人額外積存的四十斤口糧也快吃光了。
戰士們的體力消耗很大,因此飯量也大。
可是無法煮飯,無處生火,也沒有木柴。
他們隻得嚼着未經磨過的麥粒。
部隊有半數人染上了讨厭的痢疾和拉血。
粗糙的麥粒幾乎要磨破他們的肚腸。
不過,今天的居民說,這裡在夏末鳥很多:從北極飛往南方的大雁,随季節遷居的野鴨群等。
有時,飛行中的鳥群黑壓壓的一大片,遮住了太陽,落在沼澤地裡把草叢弄得沙沙作響。
一年後,當第二方面軍過草地時,賀龍将軍指出害人的沼澤中魚多極了。
他每天花一點時間去釣魚,在通過這片可怕的大地時,他一路上就不愁吃的了。
&ldquo 過草地時發生的某些悲劇也許是由于紅軍不會獰獵或捕魚。
而且,他們也不熟悉&ldquo野菜&rdquo的性能。
這些&ldquo野菜&rdquo現在陳列在當地的博物館裡,說明這是紅軍當年為了活命不得不吃的食物。
在展覽櫃中有一盤盤的多汁的蒲公英綠葉,有一碗碗的荀麻(可用來作鮮美的湯)和其他營養豐富的野生植物,而戰士們當時卻不了解它們的用途。
那個象小白胡桃一樣嬌小的危秀英,她也搭救了好幾個女同伴的性命。
那天,她去給藏族婦女作宣傳工作,回來時,發現同屋的夥伴給她留下一些蘑菇湯,她嘗了一口就放下了,味道太苦了。
她發現,她的同志們全都躺在地上,好象都已睡下了,她大聲地嚷道:&ldquo往裡點,給我讓個地方。
&rdquo可是,她們睜大着眼睛,看着她,誰也不說話,也不能動彈,她們全都癱在那裡。
她趕快取來冷水,潑在她們身上,使勁搖晃她們,她們終于醒過來了。
她責怪她們說:&ldquo你們可真是好同志,把蘑菇都吃光了,隻給我留下點苦湯!&rdquo她哪裡知道,就是那些蘑菇使她們癱倒了。
象紅軍中其他人一樣,危秀英在進入草地之前就準備好了糧食。
但糧食不夠吃。
她揀了些可食用的植物,吃炒過的青棵麥粒。
她和她的朋友們用手從火裡直接取出燒好的青裸粒。
青棵粒被火燒隻了,很快她們的臉也變黑了。
危回憶道:&ldquo我們大家都長了胡須。
&rdquo 糧食,糧食,糧食。
每天都是這個問題。
那個模樣象赫魯曉夫的老紅軍曾憲輝還記得他們進出草地時看到的青稞田。
四周沒有人煙。
戰士們收割了青裸,留下了借據。
毛澤東一九三六年在保安時曾對埃德加·斯諾說:&ldquo這是我們唯一的外債。
&rdquo是紅軍拿了藏民的糧食而欠的債。
過草地有五天到七天的路程。
最先走過草地的人,日子最好過。
他們可以沿着楊成武的先頭部隊給他們标出的小路走。
小路很窄,容易消失。
每過一天,路就變得模糊難找。
體重的人和牲口踩壞了狹窄的小道,使小道淹沒在水下和草底,因此很難知道向哪裡插腳。
楊定華說,過沼澤地有點象走在擺動着的浮橋上挪動一步就搖晃,而且你的腳很快就會陷進一堆抖動的草叢裡。
泥巴不僅滑,而且象膠一樣粘。
一旦掉進去,就越陷越深,越掙紮陷得越快。
&rdquo 他們一再迷路,甚至連藏民向導都難以辨明方向。
一眼看去,各處的景物都一模一樣。
隻有當太陽沖出烏雲時,他們才能改正前進的方向。
艾格尼絲·史沫待萊一九三七年在延安見過一位長征老紅軍莫許的日記。
他講述了一個在泥淖中掙紮的同志的情況。
莫許扶他站起身來,但那人又跌倒在黑水裡,緊緊地攥着步槍。
他試圖去拉那個人起來,但怎麼也拉不起來。
那個戰士就要斷氣了。
莫許想給他一些炒青稞吃,但他已不能嚼了。
莫許小心翼翼地把炒青稞放回自己的幹糧袋裡。
那位戰士咽了氣。
莫許繼續行軍。
那位戰士的遺體蜷縮在沼澤地裡。
當莫許在路上休息取出幹糧袋裡的炒青稞放在手裡時,那位垂死的問志的悲慘形象又出現在他的眼前,他再也無法咽下那些炒青稞。
毛的警衛員陳昌奉在紅軍下雪山時病倒了,康複後又患了瘧疾,瘧疾好轉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