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 第一場大戰
關燈
小
中
大
骅回憶說:&ldquo我們全部的思想武器,所有的軍事文獻,都被扔到了一邊。
&rdquo 如果莫文骅留神觀察,他也許還會發現楊尚昆将軍的夫人李伯钊在湘江岸邊為減輕裝備而扔掉的劇本。
總之,一切都扔掉了。
從那以後,紅軍演出的話劇都是新編的。
李伯钊是位矮小的婦女,過湘江有困難,因為個子不高,江水可能會漫過她的頭頂,無法趟水過江。
劉伯承看到了,急忙讓她揪住他的騾子尾巴過了江。
由于敵情嚴重,指戰員們不吃飯,不睡覺,又繼續連夜趕路。
上午八點,飛機又出現了。
國民黨已把他們的指揮基地往前移到衡陽,離這裡隻有一百英裡,使共産黨處于不斷挨打的态勢。
隊伍冒着敵機的掃射繼續前進。
除了前進,沒有别的選擇。
如果部隊停下來,就無法及時過江,不是被擊斃,就是被俘虜,不是現在被殺死,就是以後被殺死,所以他們隻有一往直前。
莫文骅評論說:&ldquo最困難的事莫過于在飛機的掃射之下行軍,但是我們已顧不得自己,不能考慮生命安全了。
我們看到戰友們在敵人的射擊中倒下,真使人難過。
但是,我們相信,飛機能打死打傷我們中的一些人;會使我們的前進更為困難;會奪去一些人的生命;但它們不會最終赢得戰争的勝利。
&rdquo 部隊依然前進。
然而,當他們到達湘江時,已無法過江了。
他們處境險惡,不得不與敵人展開一場新的生死存亡的戰鬥。
在以後的年代裡,一軍團政委聶榮臻回憶起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三十日和十二月一日這兩天,認為那是長征途中最危險的時刻。
一軍團和三軍團的精銳部隊順利地渡過了湘江。
可是後續部隊再渡江已經沒有時間了。
行動遲緩的中央縱隊、傷病員、婦女、還有辎重隊伍都還沒有過江。
白崇禧的及時撤退本來已給紅軍提供了涉水過江的條件。
但是,現在一切都在變。
不僅何鍵派了四個師來攻打紅軍的北翼;而且最令人吃驚的是,白崇禧竟也卷進了這場厮殺,為的是向蔣介石證明,他還是忠于職守的。
這時紅軍處于典型的軍事危機之中&mdash&mdash隊伍被分割在湘江兩岸。
何鍵在十一月二十八日發起進攻,紅軍在這裡進行了三天的激烈戰鬥。
楊成武的四團和五團接到命令向北進軍,保衛中央縱隊,使其免受劉建緒指揮的湘軍的攻擊。
國民黨嫡系部隊沿着湘黔公路向南進攻。
楊成武在公路的兩側各部署了一個營。
在戰鬥最激烈時,他右膝受傷。
幾位戰士為了救他也受了傷。
最後,他終于爬過了公路,他的警衛員小白把他背到隐蔽處。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擔架,又經過一番争吵,最後,小白威脅要開槍打死擡擔架的人,才把楊成武轉移到安全地帶。
十天之後,他又回到部隊。
在紅軍中,聶榮臻是最有才能、最可靠和責任心最強的指揮員。
一九三四年,三十五歲的聶榮臻已經算是一個&ldquo老人&rdquo了。
這位紅軍高級将領出身于重慶附近一個富庶的農民家庭,一九二零年參加留法勤工儉學小組。
他在比利時(應為法國&mdash&mdash譯者注)施奈德爾軍工廠做工,同毛澤東的好友李富春一起研究馬克思主義。
聶榮臻曾在莫斯科的紅軍學校學習過,後來在廣東黃埔軍校做過政治工作。
他是一個遇事不慌的人。
他随一軍團來到湘江,在先頭部隊到達西岸之後,&rsquo于十一月二十六日也過了湘江。
他接到的命令是讓他保衛渡口,阻擊國民黨部隊,直到兩個中央縱隊和紅軍大部隊全部過江。
十一月三十日,戰鬥整天都在激烈地進行。
一軍團全部投入了戰鬥,并且逐漸被壓到了第二道防線。
那天夜間,聶榮臻無法入睡。
他心潮澎湃,想到紅軍主力面臨的危險。
他和林彪以及其他指揮員花了幾個小時來分析形勢。
十一月三十日午夜前,他們給中央軍委發了電報: 朱(德)主席: &ldquo&hellip&hellip如敵人明日以優勢猛進,我軍在目前訓練裝備 狀況下,難有占領固守的絕對把握。
軍委須将湘水以 東各軍,星夜兼程過河。
一、二師明天繼續抗敵。
&rdquo 十二月一日淩晨三時半收到了複電。
電報是以最高軍事機關的名義發來的。
明确指示:一軍團必須堅守陣地。
&ldquo一日戰鬥,關系我野戰軍全部。
西進勝利,可開辟 今後的發展前途,遲則我野戰軍将被層層切斷。
我一 、三軍團首長及其政治部,應連夜派遣政工人員,分 入到連隊去進行戰鬥鼓動。
要動員全體指戰員認識今 日作戰的意義。
我們不為勝利者,即為戰敗者。
&hellip&hellip&rdquo 十二月一日戰鬥更加激烈,一軍團守住了自己的陣地。
大約正午時分,主力部隊和中央縱隊終于渡過了湘江。
在一軍團的曆史上,從未遇到過如此巨大的威脅。
軍團指揮部多年來第一次受到敵人的攻擊。
指揮部設在一個山坡上。
突然,警衛員邱文熙沖進來報告說:敵人上來了。
聶榮臻不相信,認為一定是警衛員搞錯了。
他連忙出去看了一下。
警衛員沒有錯。
一支國民黨部隊端着刺刀正向山坡上爬來。
聶榮臻命令收起電台趕緊離開。
他一面組織指揮部一部分工作人員抗擊國民黨小分隊的進攻,一面命令劉輝山(後來成為中央警衛團團長)将敵軍進攻的事告訴山下的劉亞樓(後來為空軍司令員)。
當劉輝山往山下跑的時候,他的草鞋叭哒、叭哒地拍打着快掉下來了,一顆子彈打穿了他的鞋底,但沒有傷着他的腳。
五十年後聶榮臻還記得這件事,他說:&
&rdquo 如果莫文骅留神觀察,他也許還會發現楊尚昆将軍的夫人李伯钊在湘江岸邊為減輕裝備而扔掉的劇本。
總之,一切都扔掉了。
從那以後,紅軍演出的話劇都是新編的。
李伯钊是位矮小的婦女,過湘江有困難,因為個子不高,江水可能會漫過她的頭頂,無法趟水過江。
劉伯承看到了,急忙讓她揪住他的騾子尾巴過了江。
由于敵情嚴重,指戰員們不吃飯,不睡覺,又繼續連夜趕路。
上午八點,飛機又出現了。
國民黨已把他們的指揮基地往前移到衡陽,離這裡隻有一百英裡,使共産黨處于不斷挨打的态勢。
隊伍冒着敵機的掃射繼續前進。
除了前進,沒有别的選擇。
如果部隊停下來,就無法及時過江,不是被擊斃,就是被俘虜,不是現在被殺死,就是以後被殺死,所以他們隻有一往直前。
莫文骅評論說:&ldquo最困難的事莫過于在飛機的掃射之下行軍,但是我們已顧不得自己,不能考慮生命安全了。
我們看到戰友們在敵人的射擊中倒下,真使人難過。
但是,我們相信,飛機能打死打傷我們中的一些人;會使我們的前進更為困難;會奪去一些人的生命;但它們不會最終赢得戰争的勝利。
&rdquo 部隊依然前進。
然而,當他們到達湘江時,已無法過江了。
他們處境險惡,不得不與敵人展開一場新的生死存亡的戰鬥。
在以後的年代裡,一軍團政委聶榮臻回憶起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三十日和十二月一日這兩天,認為那是長征途中最危險的時刻。
一軍團和三軍團的精銳部隊順利地渡過了湘江。
可是後續部隊再渡江已經沒有時間了。
行動遲緩的中央縱隊、傷病員、婦女、還有辎重隊伍都還沒有過江。
白崇禧的及時撤退本來已給紅軍提供了涉水過江的條件。
但是,現在一切都在變。
不僅何鍵派了四個師來攻打紅軍的北翼;而且最令人吃驚的是,白崇禧竟也卷進了這場厮殺,為的是向蔣介石證明,他還是忠于職守的。
這時紅軍處于典型的軍事危機之中&mdash&mdash隊伍被分割在湘江兩岸。
何鍵在十一月二十八日發起進攻,紅軍在這裡進行了三天的激烈戰鬥。
楊成武的四團和五團接到命令向北進軍,保衛中央縱隊,使其免受劉建緒指揮的湘軍的攻擊。
國民黨嫡系部隊沿着湘黔公路向南進攻。
楊成武在公路的兩側各部署了一個營。
在戰鬥最激烈時,他右膝受傷。
幾位戰士為了救他也受了傷。
最後,他終于爬過了公路,他的警衛員小白把他背到隐蔽處。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擔架,又經過一番争吵,最後,小白威脅要開槍打死擡擔架的人,才把楊成武轉移到安全地帶。
十天之後,他又回到部隊。
在紅軍中,聶榮臻是最有才能、最可靠和責任心最強的指揮員。
一九三四年,三十五歲的聶榮臻已經算是一個&ldquo老人&rdquo了。
這位紅軍高級将領出身于重慶附近一個富庶的農民家庭,一九二零年參加留法勤工儉學小組。
他在比利時(應為法國&mdash&mdash譯者注)施奈德爾軍工廠做工,同毛澤東的好友李富春一起研究馬克思主義。
聶榮臻曾在莫斯科的紅軍學校學習過,後來在廣東黃埔軍校做過政治工作。
他是一個遇事不慌的人。
他随一軍團來到湘江,在先頭部隊到達西岸之後,&rsquo于十一月二十六日也過了湘江。
他接到的命令是讓他保衛渡口,阻擊國民黨部隊,直到兩個中央縱隊和紅軍大部隊全部過江。
十一月三十日,戰鬥整天都在激烈地進行。
一軍團全部投入了戰鬥,并且逐漸被壓到了第二道防線。
那天夜間,聶榮臻無法入睡。
他心潮澎湃,想到紅軍主力面臨的危險。
他和林彪以及其他指揮員花了幾個小時來分析形勢。
十一月三十日午夜前,他們給中央軍委發了電報: 朱(德)主席: &ldquo&hellip&hellip如敵人明日以優勢猛進,我軍在目前訓練裝備 狀況下,難有占領固守的絕對把握。
軍委須将湘水以 東各軍,星夜兼程過河。
一、二師明天繼續抗敵。
&rdquo 十二月一日淩晨三時半收到了複電。
電報是以最高軍事機關的名義發來的。
明确指示:一軍團必須堅守陣地。
&ldquo一日戰鬥,關系我野戰軍全部。
西進勝利,可開辟 今後的發展前途,遲則我野戰軍将被層層切斷。
我一 、三軍團首長及其政治部,應連夜派遣政工人員,分 入到連隊去進行戰鬥鼓動。
要動員全體指戰員認識今 日作戰的意義。
我們不為勝利者,即為戰敗者。
&hellip&hellip&rdquo 十二月一日戰鬥更加激烈,一軍團守住了自己的陣地。
大約正午時分,主力部隊和中央縱隊終于渡過了湘江。
在一軍團的曆史上,從未遇到過如此巨大的威脅。
軍團指揮部多年來第一次受到敵人的攻擊。
指揮部設在一個山坡上。
突然,警衛員邱文熙沖進來報告說:敵人上來了。
聶榮臻不相信,認為一定是警衛員搞錯了。
他連忙出去看了一下。
警衛員沒有錯。
一支國民黨部隊端着刺刀正向山坡上爬來。
聶榮臻命令收起電台趕緊離開。
他一面組織指揮部一部分工作人員抗擊國民黨小分隊的進攻,一面命令劉輝山(後來成為中央警衛團團長)将敵軍進攻的事告訴山下的劉亞樓(後來為空軍司令員)。
當劉輝山往山下跑的時候,他的草鞋叭哒、叭哒地拍打着快掉下來了,一顆子彈打穿了他的鞋底,但沒有傷着他的腳。
五十年後聶榮臻還記得這件事,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