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婦女
關燈
小
中
大
的菩薩。
她高昂圓潤的聲音和善于表演的才能更使全縣的人望塵莫及。
她是永新縣中遭國民黨通緝的首批人員之一。
一九二七年一月二十七日她參與領導了三個縣的起義,使監禁在獄中等待處決的二十八名共産黨員(其中包括她的一個哥哥)得救。
賀子珍他們在起義時僅有幾支老式步槍,但是他們鬧得滿城風雨,終于取得了勝利。
(井岡山王佐這幫土匪也參與了這次行動。
) 賀子珍就在井岡山地區活動,後來跟随毛澤東上了山。
不久她便從事敵後的危險工作。
有一次她不得不裝成奄奄一息的病婦人才使自己免遭逮捕。
另一次,她在執行一次偵察任務時,把遭伏擊的毛澤東和朱德救了出來。
她跳上一匹馬,雙手各握一支手槍,一口氣奔馳了十幾裡,轉移了敵人的注意力,使毛和朱德得以脫險。
象這樣的事迹使賀子珍在遊擊隊中出了名。
在井岡山早期鬥争中,賀子珍多次與其他男同志們一起并肩作戰。
毛澤東和賀子珍在一九二七年相遇不久,就在井岡山共同生活,但是直到一九三零年楊開慧犧牲後才算正式結婚。
他們的第一個孩子是女兒,出生于和江西省接壤的福建邊界地區。
一九二九年七月至十月,毛身患瘧疾,在這裡的一座山上養病。
這個女孩出生的具體日期和地點不詳,也許是龍岩縣的古田。
毛澤東在贛南和閩西南的根據地尚未牢固地建立起來。
他一恢複健康,就迅速轉移。
孩子交給當地農民照料。
據說一九三二年,他曾尋找過這個女孩,但沒有找到。
時值漳州一仗,戰鬥就發生在毛澤東遺留孩子地區的南面。
毛的另一個孩子是個男孩,一九三二年出生于瑞金,名叫小毛,長征時也留下了。
一九三三年賀子珍又早産了一個男孩,是由博連璋大夫接生的。
但是這個孩子沒有成活。
長征時賀子珍在西行途中,又懷孕了。
毛澤東在極艱苦的條件下盡力保護她免遭長征之苦。
紅軍突破蔣介石的第一道和第二道封鎖線之後,他派他的貼身警衛吳吉清和王亞堂去照料賀子珍。
賀在休養連,毛在幹部團。
兩人雖相距不遠,卻無法見面。
毛澤東自激進的學生時代起,就是婦女平等權利的積極擁護者。
他最早的著作之一就是談這個問題的。
他創造了這樣一句話:&ldquo婦女能頂半邊天。
&rdquo然而,他并不是長征的總負責人,主力部隊三十名女幹部的生活每況愈下,簡直就象走向陰間地獄一樣。
不論由誰來管,都弄得一團糟,什麼事情也搞不好。
許多早期發生的問題都是涉及一些基本生活問題,如食物的分配和搬運,由誰來背米,誰來做飯,以及做多做少等等。
婦女們都很年輕,但沒有幾個是象康克清那樣結實的農婦。
她們整日整夜在嶙峋的山間小路上行軍;往上爬三千尺,往下走兩千尺,再往上爬三千尺;越過一座高山,又去一個長達三英裡的崎岖山口,就這樣翻來覆去。
哎!這些婦女她們哪來這麼大的勁呀! 博古的夫人認為她的經曆是典型的。
長征開始時,她二十七歲。
她工人出身,祖父的職業是掏糞,并把糞便賣給農民。
十一歲時,她被賣給一位工程師,充當童養媳。
十四歲時,她逃了出來,在工廠找到了一份工作,一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十六小時。
一九二七年上海大屠殺之前,她加入了共産黨,被派往蘇聯。
她在蘇聯待了四年,與博古結了婚。
在去蘇聯前她已在蘇區工作了一年。
她有兩個孩子,在莫斯科生了一個男孩,在上海生了個女孩,現在第三次懷孕了。
在長征前約一個月的一次空襲中,一塊彈片擊中了她的頭部。
她流産了。
一九三四年十月十四日,她與其他人一道撤出瑞金時已基本恢複健康。
過了三四年,當她回憶長征初期的情況時,就覺得往事不堪回首。
&ldquo行軍非常艱難。
&rdquo她說,&ldquo我的雙腳疼得很厲害,不得不每天用熱水洗腳。
&rdquo 由于組織工作沒有做好.婦女們得不到足夠的食物。
整天饑腸辘辘。
男人們則宣稱婦女的待遇比男的好,公平分配給她們的米袋也不背。
&ldquo于是,男女同志之間發生了口角。
&rdquo博古的夫人說。
接着,試用了新的編隊辦法。
把婦女們單獨編隊,由博古的夫人當隊長,楊尚昆将軍的夫人李伯钊負責糧食補給。
實行了嚴格的紀律,不得自由散漫。
情況果然有了很大的好轉。
但是。
正如矮小的危秀英說:&ldquo對婦女來說要艱難得多。
我們每天都困難重重,每天的日子都不好過。
&rdquo 毛澤東從于都帶回的小劉英被分配在中央縱隊的第三梯隊(在第二梯隊的是休養連,行軍中大多數婦女分在休養連)。
第三梯隊是一支後勤部隊。
這支部隊的五千名男的扛着沉重的印刷機、制币設備、郵票印刷機、制造槍支彈藥的工具等。
第三梯隊的戰士大多是新兵或非軍人。
搬運這些辎重的人有些入了伍,有些沒有。
要完成這些任務是不可思議的。
即使把印刷機和工具部件拆開,一個齒輪、一個機器外殼或一台鑽床也往往要由六個人來擡。
然而,羊
她高昂圓潤的聲音和善于表演的才能更使全縣的人望塵莫及。
她是永新縣中遭國民黨通緝的首批人員之一。
一九二七年一月二十七日她參與領導了三個縣的起義,使監禁在獄中等待處決的二十八名共産黨員(其中包括她的一個哥哥)得救。
賀子珍他們在起義時僅有幾支老式步槍,但是他們鬧得滿城風雨,終于取得了勝利。
(井岡山王佐這幫土匪也參與了這次行動。
) 賀子珍就在井岡山地區活動,後來跟随毛澤東上了山。
不久她便從事敵後的危險工作。
有一次她不得不裝成奄奄一息的病婦人才使自己免遭逮捕。
另一次,她在執行一次偵察任務時,把遭伏擊的毛澤東和朱德救了出來。
她跳上一匹馬,雙手各握一支手槍,一口氣奔馳了十幾裡,轉移了敵人的注意力,使毛和朱德得以脫險。
象這樣的事迹使賀子珍在遊擊隊中出了名。
在井岡山早期鬥争中,賀子珍多次與其他男同志們一起并肩作戰。
毛澤東和賀子珍在一九二七年相遇不久,就在井岡山共同生活,但是直到一九三零年楊開慧犧牲後才算正式結婚。
他們的第一個孩子是女兒,出生于和江西省接壤的福建邊界地區。
一九二九年七月至十月,毛身患瘧疾,在這裡的一座山上養病。
這個女孩出生的具體日期和地點不詳,也許是龍岩縣的古田。
毛澤東在贛南和閩西南的根據地尚未牢固地建立起來。
他一恢複健康,就迅速轉移。
孩子交給當地農民照料。
據說一九三二年,他曾尋找過這個女孩,但沒有找到。
時值漳州一仗,戰鬥就發生在毛澤東遺留孩子地區的南面。
毛的另一個孩子是個男孩,一九三二年出生于瑞金,名叫小毛,長征時也留下了。
一九三三年賀子珍又早産了一個男孩,是由博連璋大夫接生的。
但是這個孩子沒有成活。
長征時賀子珍在西行途中,又懷孕了。
毛澤東在極艱苦的條件下盡力保護她免遭長征之苦。
紅軍突破蔣介石的第一道和第二道封鎖線之後,他派他的貼身警衛吳吉清和王亞堂去照料賀子珍。
賀在休養連,毛在幹部團。
兩人雖相距不遠,卻無法見面。
毛澤東自激進的學生時代起,就是婦女平等權利的積極擁護者。
他最早的著作之一就是談這個問題的。
他創造了這樣一句話:&ldquo婦女能頂半邊天。
&rdquo然而,他并不是長征的總負責人,主力部隊三十名女幹部的生活每況愈下,簡直就象走向陰間地獄一樣。
不論由誰來管,都弄得一團糟,什麼事情也搞不好。
許多早期發生的問題都是涉及一些基本生活問題,如食物的分配和搬運,由誰來背米,誰來做飯,以及做多做少等等。
婦女們都很年輕,但沒有幾個是象康克清那樣結實的農婦。
她們整日整夜在嶙峋的山間小路上行軍;往上爬三千尺,往下走兩千尺,再往上爬三千尺;越過一座高山,又去一個長達三英裡的崎岖山口,就這樣翻來覆去。
哎!這些婦女她們哪來這麼大的勁呀! 博古的夫人認為她的經曆是典型的。
長征開始時,她二十七歲。
她工人出身,祖父的職業是掏糞,并把糞便賣給農民。
十一歲時,她被賣給一位工程師,充當童養媳。
十四歲時,她逃了出來,在工廠找到了一份工作,一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十六小時。
一九二七年上海大屠殺之前,她加入了共産黨,被派往蘇聯。
她在蘇聯待了四年,與博古結了婚。
在去蘇聯前她已在蘇區工作了一年。
她有兩個孩子,在莫斯科生了一個男孩,在上海生了個女孩,現在第三次懷孕了。
在長征前約一個月的一次空襲中,一塊彈片擊中了她的頭部。
她流産了。
一九三四年十月十四日,她與其他人一道撤出瑞金時已基本恢複健康。
過了三四年,當她回憶長征初期的情況時,就覺得往事不堪回首。
&ldquo行軍非常艱難。
&rdquo她說,&ldquo我的雙腳疼得很厲害,不得不每天用熱水洗腳。
&rdquo 由于組織工作沒有做好.婦女們得不到足夠的食物。
整天饑腸辘辘。
男人們則宣稱婦女的待遇比男的好,公平分配給她們的米袋也不背。
&ldquo于是,男女同志之間發生了口角。
&rdquo博古的夫人說。
接着,試用了新的編隊辦法。
把婦女們單獨編隊,由博古的夫人當隊長,楊尚昆将軍的夫人李伯钊負責糧食補給。
實行了嚴格的紀律,不得自由散漫。
情況果然有了很大的好轉。
但是。
正如矮小的危秀英說:&ldquo對婦女來說要艱難得多。
我們每天都困難重重,每天的日子都不好過。
&rdquo 毛澤東從于都帶回的小劉英被分配在中央縱隊的第三梯隊(在第二梯隊的是休養連,行軍中大多數婦女分在休養連)。
第三梯隊是一支後勤部隊。
這支部隊的五千名男的扛着沉重的印刷機、制币設備、郵票印刷機、制造槍支彈藥的工具等。
第三梯隊的戰士大多是新兵或非軍人。
搬運這些辎重的人有些入了伍,有些沒有。
要完成這些任務是不可思議的。
即使把印刷機和工具部件拆開,一個齒輪、一個機器外殼或一台鑽床也往往要由六個人來擡。
然而,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