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章 婦女
關燈
小
中
大
可這也無濟于事。
中國婦女很快就對他退避三舍,說他長得太肥大,太粗暴,使她們肉體上受不了。
李德的寓所離共青團機關的宿舍不遠。
當時共青團的一位領導人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妻子。
李德對這位年青婦女垂涎欲滴,想與她同枕共眠。
他主動給她送禮。
(中國人對李德的怨言之一就是他的夥食和供應比任何人都好。
)李德的作法實在不夠策略,那位丈夫很快就意識到他在搞什麼名堂。
一些同志,可能還包括翻譯伍修權在内,采取措施挽救了局勢。
他們找到了一位年青的農婦名叫肖月華,當時她在胡耀邦身邊工作。
胡現任黨的總書記,當時在共青團機關工作。
肖月華長得并不漂亮,但是她賢惠壯實,便成了李德的&ldquo出征夫人&rdquo。
在紅軍控制蘇區期間,他們一直住在一起。
但在長征開始後、她象大多數婦女一樣,被送往休養連。
這就引起了麻煩,不論是肖月華還是李德都不識事務。
他們不僅自己吵架,肖月華還與周圍的女同志吵架。
周恩來的夫人鄧穎超和康克清等人花費了不知多少時間來平息風波,但都無濟于事。
康克清五十年後說:&ldquo他們怎麼能相處得好呢?他們怎麼交流?李德根本不會說中國話,而她隻會講中國話。
他們怎麼辦呢?叫伍修權給他們翻譯嗎?我不知道肖月華内心是怎麼想的。
但他們怎麼共同生活呢?我想,作為李德的妻子,她是把李德看成第三國際和革命代表的。
但他們卻沒有共同語言。
&ldquo然而她還是湊合著與她丈夫一起生活了。
我們有一句老話&mdash&mdash嫁雞随雞,嫁狗随狗。
&rdquo 中國著名的女作家丁玲對肖月華嗤之以鼻。
&ldquo她充其量隻不過是個鄉巴佬,&rdquo她說,&ldquo她是傅連璋大夫的勤務兵,沒有多少本事。
&rdquo丁玲說紅軍有責任使李德得到适當的照料。
他需要女人,紅軍便給他提供了一個。
她說;&ldquo他受到了良好的待遇。
&rdquo 肖月華随李德到了延安。
她甚至在他指導下學會了烤面包。
她還給他生了個兒子。
這孩子長得挺黑,毛澤東開玩笑說:&ldquo這可無法證實日耳曼民族優越的理論了。
&rdquo海倫·斯諾報道說,最後,肖月華提出要與李德離婚。
這是個醜聞百出的過程。
肖月華要求給她六百元的贍養費。
離婚要求被批準了,但她是否得到了贍養費,我就不知道了。
她後來到了長沙,在那裡工作了多年。
于一九八三中去世。
她死後,胡耀邦親自過問,滿足了她生前要求。
長征過來大多數的夫人都不操持家務。
康克清宣稱她從來沒有照料過朱德。
他有貼身警衛為他做飯縫補,也為她做飯。
康克清沒有當過家庭主婦。
她的父親是漁民,一貧如洗,家裡把每一個出生的女嬰送給另外一家貧苦農民&mdash&mdash甚至是分文不取的白送。
女孩子便成為仆人、雇農或守着鍋竈的家奴。
康克清生下後剛滿月便送了人,她奴隸般地生活,直到十五歲才逃出去參加了紅軍。
朱德的身世也一樣,他家有五名嬰兒都因養活不起而被溺死。
他自已被送給一家沒有後嗣的親戚,并進了一個地主子弟學校讀書。
他如是個女孩子,一出生就會被溺死。
也許正因為朱德和康克清有過共同的遭遇,才使他們這樣情投意合。
康在與朱德結婚前一直是個普通戰士。
當時她本應做政治工作,長征前夕,她正好在一個擁有八百名戰士的營裡,營長在一次進攻中陣亡,戰士們讓她來指揮。
他們擊敗了敵軍。
紅軍稱她為&ldquo女司令員&rdquo。
她無意安居下來生兒育女。
長征結束後,她就埋頭學習,希望成為一名高級軍官。
賀子珍則不同。
她喜歡照料毛澤東,而且一有機會就這麼做。
她善于烹調,為毛制作他愛吃的湖南風味菜。
毛澤東非常喜歡吃辣椒,特别是賀于珍做的辣椒湯。
&ldquo不喜歡紅辣椒,你就成不了好的革命者。
&rdquo毛澤東喜歡對李德這麼說。
李德則喜歡醋溜肉和酸白菜,為此李德極不願聽毛澤東這句話。
賀子珍相貌隽秀,有點脾氣,是個熱情奔放的革命者。
長征開始時,她二十四歲。
她與毛在井岡山相會時僅十七、八歲。
賀子珍并非毛澤東的原配夫人。
毛的父親曾強迫他在十五歲時就娶了一個比他大四、五歲的媳婦。
他順從地按禮儀拜了堂,但是拒絕接觸那個年青女人。
她的名字從未透露過(因為這是一次沒有圓房的婚姻)。
賀子珍也不是毛澤東的第一個愛人。
他的第一個愛人和第一位真正的妻子是他的老師的女兒。
這位老師便是楊昌濟教授,毛澤東跟随他到了北京。
在北京毛開始信奉馬克思主義;幾乎在同時也熱烈地愛上了楊開慧。
楊開慧是個身材苗條,才華出衆的女子,比毛澤東小八歲,她立志獻身于建立新中國的事業。
兩人對革命志同道合,并攜手合作。
毛澤東和楊開慧一類的青年人蔑視中國的舊習俗。
他們嘲笑中國傳統的婚姻制度。
一九一九年,毛的知心
中國婦女很快就對他退避三舍,說他長得太肥大,太粗暴,使她們肉體上受不了。
李德的寓所離共青團機關的宿舍不遠。
當時共青團的一位領導人有一個非常漂亮的妻子。
李德對這位年青婦女垂涎欲滴,想與她同枕共眠。
他主動給她送禮。
(中國人對李德的怨言之一就是他的夥食和供應比任何人都好。
)李德的作法實在不夠策略,那位丈夫很快就意識到他在搞什麼名堂。
一些同志,可能還包括翻譯伍修權在内,采取措施挽救了局勢。
他們找到了一位年青的農婦名叫肖月華,當時她在胡耀邦身邊工作。
胡現任黨的總書記,當時在共青團機關工作。
肖月華長得并不漂亮,但是她賢惠壯實,便成了李德的&ldquo出征夫人&rdquo。
在紅軍控制蘇區期間,他們一直住在一起。
但在長征開始後、她象大多數婦女一樣,被送往休養連。
這就引起了麻煩,不論是肖月華還是李德都不識事務。
他們不僅自己吵架,肖月華還與周圍的女同志吵架。
周恩來的夫人鄧穎超和康克清等人花費了不知多少時間來平息風波,但都無濟于事。
康克清五十年後說:&ldquo他們怎麼能相處得好呢?他們怎麼交流?李德根本不會說中國話,而她隻會講中國話。
他們怎麼辦呢?叫伍修權給他們翻譯嗎?我不知道肖月華内心是怎麼想的。
但他們怎麼共同生活呢?我想,作為李德的妻子,她是把李德看成第三國際和革命代表的。
但他們卻沒有共同語言。
&ldquo然而她還是湊合著與她丈夫一起生活了。
我們有一句老話&mdash&mdash嫁雞随雞,嫁狗随狗。
&rdquo 中國著名的女作家丁玲對肖月華嗤之以鼻。
&ldquo她充其量隻不過是個鄉巴佬,&rdquo她說,&ldquo她是傅連璋大夫的勤務兵,沒有多少本事。
&rdquo丁玲說紅軍有責任使李德得到适當的照料。
他需要女人,紅軍便給他提供了一個。
她說;&ldquo他受到了良好的待遇。
&rdquo 肖月華随李德到了延安。
她甚至在他指導下學會了烤面包。
她還給他生了個兒子。
這孩子長得挺黑,毛澤東開玩笑說:&ldquo這可無法證實日耳曼民族優越的理論了。
&rdquo海倫·斯諾報道說,最後,肖月華提出要與李德離婚。
這是個醜聞百出的過程。
肖月華要求給她六百元的贍養費。
離婚要求被批準了,但她是否得到了贍養費,我就不知道了。
她後來到了長沙,在那裡工作了多年。
于一九八三中去世。
她死後,胡耀邦親自過問,滿足了她生前要求。
長征過來大多數的夫人都不操持家務。
康克清宣稱她從來沒有照料過朱德。
他有貼身警衛為他做飯縫補,也為她做飯。
康克清沒有當過家庭主婦。
她的父親是漁民,一貧如洗,家裡把每一個出生的女嬰送給另外一家貧苦農民&mdash&mdash甚至是分文不取的白送。
女孩子便成為仆人、雇農或守着鍋竈的家奴。
康克清生下後剛滿月便送了人,她奴隸般地生活,直到十五歲才逃出去參加了紅軍。
朱德的身世也一樣,他家有五名嬰兒都因養活不起而被溺死。
他自已被送給一家沒有後嗣的親戚,并進了一個地主子弟學校讀書。
他如是個女孩子,一出生就會被溺死。
也許正因為朱德和康克清有過共同的遭遇,才使他們這樣情投意合。
康在與朱德結婚前一直是個普通戰士。
當時她本應做政治工作,長征前夕,她正好在一個擁有八百名戰士的營裡,營長在一次進攻中陣亡,戰士們讓她來指揮。
他們擊敗了敵軍。
紅軍稱她為&ldquo女司令員&rdquo。
她無意安居下來生兒育女。
長征結束後,她就埋頭學習,希望成為一名高級軍官。
賀子珍則不同。
她喜歡照料毛澤東,而且一有機會就這麼做。
她善于烹調,為毛制作他愛吃的湖南風味菜。
毛澤東非常喜歡吃辣椒,特别是賀于珍做的辣椒湯。
&ldquo不喜歡紅辣椒,你就成不了好的革命者。
&rdquo毛澤東喜歡對李德這麼說。
李德則喜歡醋溜肉和酸白菜,為此李德極不願聽毛澤東這句話。
賀子珍相貌隽秀,有點脾氣,是個熱情奔放的革命者。
長征開始時,她二十四歲。
她與毛在井岡山相會時僅十七、八歲。
賀子珍并非毛澤東的原配夫人。
毛的父親曾強迫他在十五歲時就娶了一個比他大四、五歲的媳婦。
他順從地按禮儀拜了堂,但是拒絕接觸那個年青女人。
她的名字從未透露過(因為這是一次沒有圓房的婚姻)。
賀子珍也不是毛澤東的第一個愛人。
他的第一個愛人和第一位真正的妻子是他的老師的女兒。
這位老師便是楊昌濟教授,毛澤東跟随他到了北京。
在北京毛開始信奉馬克思主義;幾乎在同時也熱烈地愛上了楊開慧。
楊開慧是個身材苗條,才華出衆的女子,比毛澤東小八歲,她立志獻身于建立新中國的事業。
兩人對革命志同道合,并攜手合作。
毛澤東和楊開慧一類的青年人蔑視中國的舊習俗。
他們嘲笑中國傳統的婚姻制度。
一九一九年,毛的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