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 前夕

關燈
周恩來到醫院看望陳毅。

    他帶來的消息并不令人愉快。

    他告訴陳毅,中央委員會(幾乎成為李德和博古的代名詞了)決定紅軍主力幾天後撤離,突破蔣介石的&ldquo圍剿&rdquo,向西轉移建立新的根據地。

     一九二九年嚴冬,陳毅随毛澤東和朱德離開井岡山向南行進,和他們并肩戰鬥,在贛南和毗鄰福建省的邊區建立了中央蘇區。

    他目睹了蘇區發展到擁有三十五個縣,三百萬人口和有一塊相當于以色列和黎巴嫩領土總和的土地。

    他看着這塊根據地于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建成為&ldquo中華蘇維埃共和國&rdquo,瑞金成為&ldquo紅色的首都&rdquo。

     現在這一切都将結束,什麼花言巧語也掩蓋不了嚴酷的現實。

    陳毅看到了這一年多來的慘重損失,紅軍在反蔣介石第五次&ldquo圍剿&rdquo的戰鬥中一次又一次的失利。

    陳毅是講現實的,他沒有試圖自欺欺人,把白菜清湯說成鮮濃肉汁。

    紅軍面臨的是慘重的潰敗以及艱險的撤退。

     周恩來還帶來了進一步的消息,中央委員會決定陳毅不随主力紅軍撤退。

    他将留下來在蘇區指揮軍事行動。

    他隻負責軍事指揮,另一位老資格的政工幹部項英負責全面工作,他們倆将在一起共事。

    陳毅很清楚,項英與博古、李德關系密切,是&ldquo蘇俄&rdquo路線的支持者。

     陳毅将率一支二萬五千至三萬人的部隊,其中至少一萬人是傷員,許多人象他一樣傷勢嚴重,根本不能參加戰鬥,當時很難估計有生力量究竟有多少,現在就更難估計了。

    戰鬥人員的數字雖然高達一萬六千人,而受過正規訓練的隻有六七千人。

    其餘的是赤衛隊,許多人從未握過步槍。

    而敵人方面,蔣介石能夠部署二十萬人,他還可從附近的部隊抽調更多的人。

    陳毅沒有問他的部隊有些什麼武器彈藥,他知道武器彈藥是不夠的,因為從來就沒有夠過。

     周恩來非常敏感,他完全明白他傳達的命令不可能激起陳毅的熱情。

    他強調陳毅将起的重要作用,他贊揚陳毅具有經過考驗的戰鬥能力,以及對農村情況的深刻了解。

    陳毅在這裡戰鬥了多年,沒有一條山路、一條蜿蜒的河道他不了如指掌。

    而且正如周恩來指出的那樣,陳毅受了傷,長征對他來說是十分艱難的。

     &ldquo你的傷口怎樣?&rdquo他問陳毅。

    他對陳毅的傷勢很了解,因為一九三四年八月二十四日, 他和陳毅一起去興國前線,陳毅就是在高興峪那次戰鬥中負的傷。

    陳毅回答說傷勢沒有好轉,醫生還沒有把所有碎骨片取出來。

    他一直要求拍一次X光片,但他們卻沒有給他拍。

    周恩來聽後馬上去找有關部門交涉。

    原來,X光機器和片子這時都已包裝好準備撤離。

    結果不得不重新打開。

    因為沒有電,周思來命令把無線電台備用的汽油發電機運到醫院,專門給陳毅拍了X光片子。

     命令總是命令。

    陳毅是個好軍人、好将軍,他執行命令,接受了中央交與他的任務,即使心裡并不痛快。

    當他發現他的同事項英對于下一步怎麼做的想法與他截然不同時,他又增添了幾分不快。

    項英主張硬拼,而陳毅主張避開敵人的鋒芒進山打遊擊。

    他認為這是生存的唯一機會。

    然而,他的意見被否決了。

     陳毅對他的使命感觸很深。

    他沒有公開表示他認為這與反毛的政治鬥争有關,盡管他的許多朋友待有這種看法。

    他承認對他的委任是有正當理由的,因為他比任何其他指揮員都熟悉這塊土地,他是個有經驗的領導人,他的任命會提高那些留守人員的士氣,會使他們感到紅軍并沒有放棄中央蘇區。

    但是,陳毅對這件事的情緒很大,一直到二十多年後的一九五七年,他在一次講話中既謹慎又明确地表示,把這樣一個重大的任務交給一個指揮官,而事先不征求他的意見,這樣的作法是不對的。

     十月中旬,這是個氣候宜人的時節。

    但從于都出發的那一行人情緒都不高。

    這個決定周恩來不隻告訴了陳毅一人。

    與陳毅談話之前,他把毛從于都召到梅坑的總部,告訴他中央委員會的決定。

    毛對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