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幸村

關燈
quo 幸村剛一說完,父親昌幸便聲音哽咽地大贊其非凡的構想,&ldquo說得好!就因為我等鄉間武士總以井底之蛙的眼光,隻關注身邊之事,才會忽略阿弁所說的大局情勢。

    各位認為如何?&rdquo 以闆垣修理之助為首,在座老練智慧的将領們看起來都猶如剛被十七歲的弁次郎幸村啟發一般,異口同聲道:&ldquo我等對少主的話深感認同。

    持續三日的議論也因弁次郎大人的這番話,讓我等心中有底了。

    &rdquo &ldquo那麼由誰出使前往大阪城呢?&rdquo 說到這個問題,人們再次犯難了。

    拜見盛極一時的秀吉,進入隻在傳言中聽過的大阪金城,作為一個弱小山國的家臣,越是有自知越是會情不自禁地感到怯懦。

     &ldquo就讓我去吧。

    &rdquo 幸村主動向父親請求擔當使者的責任,而随從者則希望派闆垣修理之助同行。

    修理之助雖是作為外臣寄身此處的浪人,但他的父親乃是甲州有名的将領闆垣信形,平日裡與阿弁也很是性情相投。

     &ldquo切忌被德川家的人發現!&rdquo父親和族人提醒阿弁要萬分謹慎。

     踏上旅途的二人假扮成修行中的鄉間武士兄弟去上方參觀的模樣,從中仙道木曾路潛行去往了大阪。

     二人靠着一點點關系先拜訪了淺野彌兵衛長吉的府邸,然後由彌兵衛帶到大阪城見到了秀吉。

     此時秀吉剛完成四國平定,正松了一口氣。

    這時,意料之外的真田家卻從信州一個小地方提出了請求。

    事情雖小,對他來說卻是件不容錯失的好事。

     &ldquo嗯,嗯&hellip&hellip好,我明白了。

    &rdquo 秀吉立即下定了決心。

    但他并未回答允諾與否,隻是一直注視着使者真田弁次郎的模樣。

    特别是在弁次郎幸村為了說動秀吉,耳朵上暈染着年輕的激情,毫不怯懦地闡述自己的意見和懇請時,秀吉就像聽入迷了般眯起了眼睛。

     &ldquo你說你是真田大人的次男,那今年多大了?&rdquo 弁次郎回答秀吉的問題,說今年十七歲了,然後秀吉又再問道:&ldquo兄長呢?&rdquo &ldquo兄長昌輝在天正三年追随武田勝賴大人出征長筱合戰,對上德川軍戰死了。

    &rdquo &ldquo你一定感到很遺憾吧。

    &rdquo &ldquo那時我才七歲,什麼都不記得。

    &rdquo &ldquo但作為骨肉至親,對德川家還是心存些許憎恨的吧?&rdquo &ldquo此乃春秋世代慣有之事,怎能抱着一個又一個的私人恩怨終生不放。

    即便是德川大人,倘若不是這次向父親施加那般不合理的威壓,想來父親也不會特意派我出使大阪城,請求貴當家的庇護。

    &rdquo &ldquo那麼&hellip&hellip若是秀吉回絕了汝等一族的請求,真田大人又當如何呢?&rdquo &ldquo若是如此,雖不知父親作何打算,但我自己必定會忍下一切屈辱,立即順從浜松大人(德川)之意,為他日積蓄力量,不久當德川軍大舉攻上大阪城時,便作為先鋒立下些微功勞,以作為報答大人今日好意之禮。

    &rdquo &ldquo哈哈哈哈!&rdquo 秀吉不得不大笑道:&ldquo浜松大人與我秀吉前日剛締結和睦,如今可謂關系極佳。

    又怎會有德川軍攻上大阪之日呢?&rdquo &ldquo若沒有的話,自是貴當家之大幸。

    不過我等小國之輩,為了自保則必須在貴當家和浜松大人之間擇一依靠。

    若貴當家不接受請求,那我等就算閉上眼,也不得不屈從于德川大人。

    世上雖看起來有衆多大國小國,但不出數年,天下必定會統一。

    也就是說,不是貴當家便是浜松大人。

    因此,我族歸向哪方,毋甯說完全是依大人您的想法而定。

    &rdquo 此番言論正确地直指大局趨勢。

    這個不似出生在信州山國且尚未成年的少年,初次身臨即便是諸侯亦心存畏懼的大阪城,竟敢在自己面前如此大言不慚。

    秀吉很是喜歡弁次郎的使者風采,一直注視着他道:&ldquo好好,要靠就選大樹之蔭。

    就依靠我秀吉吧,我會庇護你一族之人,不必擔心。

    &rdquo 秀吉似乎對這個少年使者尤為中意,當晚将他留宿城中進行招待,翌日又賜予時令服裝和長刀,讓他回了故裡。

     啟程時,弁次郎幸村為謹慎起見再度向秀吉道:&ldquo回國後我會好好向族人傳達大人之言,并付諸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