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勝

關燈
《武将表彰記》中有一節記載如下:&ldquo玄蕃允盛政的身邊有一位精明老練的武将。

    在玄蕃允攻克志津之嶽(大岩山的誤稱)時,該武将稱:&lsquo中川濑兵衛清秀的堡壘,由于是近些年剛建成,連牆上的泥土都尚未幹透。

    要想攻下該堡壘,使用能穿透堡壘城牆的槍方才有利。

    &rsquo于是讓大家放棄十字槍、鈎形槍,而改用純粹的長柄槍。

    不出其所料,長柄槍果然在穿透堡壘城牆方面大為獲益。

    &rdquo 另外,在同一書上還有如下記載:&ldquo玄蕃允的家臣中有一位精明老練的武将,他向玄蕃允進言道:&lsquo中川是位好勇之将,聽到有敵人入侵,必不可能坐以待斃,一定會出來迎戰,若我們從其他的小道安插奇兵,繞到堡壘的背面,朝其衆多的兵營縱火的話,中川等人看見火勢必會認為背後也遭到伏擊,便會急忙想撤退,造成混亂。

    此時派伏兵出擊的話,勝利必然是屬于我方的。

    &rsquo他清楚地講述道。

    &rdquo 玄蕃允的左右自然不乏強有力的武将,但是能向他進獻如此良策的武将又會是誰呢?我想大概是德山五兵衛則秀或是拜鄉五郎左衛門等人吧。

    尤其是拜鄉,他是一位鼎鼎有名的武将,在加賀大聖寺擁有自己的城池,是位有勇有謀的老将。

    要說能輔佐玄蕃允、進獻如此以退為進的良策的親信,毫無疑問當屬他這類人物。

     總之,在這樣一個早晨,佐久間等人作為第一批突擊部隊,照計劃逼近敵軍,給敵人來了個突然襲擊。

    也就是搶占了所謂的&ldquo首勝&rdquo,&ldquo讓敵方全軍覆滅可謂是分秒之間&rdquo,&ldquo一鼓作氣攻下!&rdquo抱着如此氣勢,很快來到城門口的士兵攻破第一個障礙,進攻到城牆正面妙見坡近乎一半高度的地方。

     這些城門口,最多也隻是由一部分将領同七八十名守兵看守,一旦遭到像怒潮一樣的四千軍馬的攻擊便不堪一擊。

    那些手持孤矛勇敢應戰的士兵頃刻間化為泥地裡的血漿,大多數人四處逃散,往下一個防禦地撤退。

     就在此時,主将中川濑兵衛同其部下團結一緻突然從山上出來迎敵。

    &ldquo你等冒失的小喽啰,當我這是無人堡壘可以任意踏入麼?&rdquo那位拿着長矛沖在前面怒吼的便是濑兵衛本人。

    因矛槍傷敵無數,馬腹上早已滿是鮮血,其馬蹄踏過之處,沒有敢來應戰的敵人。

     &ldquo玄蕃允你這混蛋!&rdquo濑兵衛的聲音足已讓敵我雙方都聽見。

    以鋼槍為榮的他今天倒要會會這位聞名北之莊的佐久間玄蕃允盛政,于是他騎着戰馬來回奔馳。

     這位武将手下有着以鐵血士兵著稱的中川軍等人。

    像森權之臣、榧野五助、鳥飼平八、山岸監物等,或是騎在馬上,或是徒步戰鬥,總共有四百餘人,雖說這不及敵軍兵力的十分之一,但每個人都一副拼了命的神情,吼道&ldquo這些混蛋&rdquo,便眼睛都不眨一下地揮着長槍沖進了佐久間等人的軍隊裡,長槍交鋒的聲音夾雜着怒罵聲、怒号聲、馬兒的嘶鳴聲,這一切聽來都像是血的聲音、血的怒吼。

     雖說以衆敵寡占有絕對性的優勢,但是從局部來看仍有不可避免的缺陷。

     中川軍四百人不顧性命地迎擊,沖入敵軍内部使敵軍一片混亂。

    那人數有十倍多的大軍很難将其相應的力量集中在這有局限性的一戰當中。

     &ldquo撤退,退到山腳下。

    &rdquo見犧牲過多,佐久間軍隊中一部分武将發出裂帛似的吼叫聲。

    但即便如此,要一下改變多數人的行動也是很不容易的。

     &ldquo現在就是關鍵,大家乘勝追擊!&rdquo以濑兵衛清秀為首的中川軍猛将展示出了無愧于當前大好局勢的殲滅敵人的勢頭。

    畢竟中川軍占有地形優勢,更為重要的是佐久間軍隊的士兵這一夜一覺也沒睡。

     &ldquo哇&mdash&mdash&rdquo起初聲勢浩大的攻擊聲如今聽起來像是虛張聲勢。

    一旦出現&ldquo掉隊&rdquo的士兵,戰鬥的形勢便越發艱難。

    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