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上橋下
關燈
小
中
大
這一夜,秀吉也前進到澱城。
秀吉與信孝在此共同宿營,于天色未明時進了京都。
這天是六月十四。
一到京都,兩人便先趕往被燒過的本能寺的遺迹,祭拜了信長之靈并彙報了戰況。
這裡早已是一片廢墟,隻剩下僧院的殘骸與灰燼。
隻有池畔一隅,有不知是高台寺還是何處的僧人導起的一導石塊,前面留有供過鮮花與清水的痕迹,也不知是何人所供。
信孝與秀吉便将此處當作是信長與将士的殉葬處一齊叩拜了。
&ldquo現在站在這裡,還是覺得隻要到了安土城便能夠見到父親&hellip&hellip&rdquo 信孝落淚道。
秀吉也伫立在旁邊難以離去。
&ldquo不甘心啊!從六月二日起至今日,正好是十三天,殘留的房檩與立柱上仿佛還殘留着火的味道。
這邊還有燒掉的襯衣斷片。
還有折斷的弓箭&hellip&hellip&rdquo他環顧四周,感慨萬分。
然而,他駐足于此祭拜舊主是在進一步向大津行軍的途中順便過來的。
昨夜從勝龍寺城直接出發的秀吉一軍今早已突進到近江岸邊。
此外,按照昨夜以來的部署,醍醐、山科、逢坂、吉田、白河、二條、七條,都城内外早已經盡在秀吉的指揮和掌控之下。
今早,就連陽光的色澤看上去都格外澄澈。
&ldquo好像從妙心寺抓出很多人。
&rdquo &ldquo聽說在嵯峨也抓了。
&rdquo &ldquo我看到在木阿彌十字路口都斬了&hellip&hellip&rdquo 各處都彌漫着剿滅殘黨的傳言。
從山崎逃來的落魄武士以及在此維護治安的明智一方的将士幾乎一個不留地都被斬殺了。
先前在二條城一戰中負傷,後來到知恩院療養的明智光忠這天早晨聽身旁侍臣說&ldquo秀吉馬上就要進京都了&rdquo,他立刻把自己關在房中自盡了。
數名家臣也一起殉主。
昨夜以來,挺向丹波的高山、中川兩隊于十四日早包圍了龜山城。
然而,光秀的家人已經不在此處。
本以為其子十兵衛光慶會留守在此,卻也并未見其蹤影。
老臣隐岐五郎兵衛于前日病死。
此外,再無像樣兒的将士。
因此龜山城幾乎未遭到任何抵抗。
十四日這天,中央以外的諸侯到底做何打算呢? 也可以說還有一些人仍在雲裡霧中不知所措,然而走海道的德川家康與越前的柴田勝家卻開始積極行動起來。
勝家先命養子勝豐、勝政以及其他諸将作為先鋒先行,自己也随後出了北之莊,越過山巒緊急趕往近江。
此時,他當然是為了上京與主公仇家光秀一戰。
家康的德川一軍也懷着同樣的目的,十四日已經來到熱田。
此時依舊朝着京都不斷向前行軍。
然而此時已經遲了。
光秀之軍早已通過。
而且勝家與家康兩人都與光秀同樣計算失誤。
他們沒有想到秀吉會如此迅速利落地處理好這一驚天動地的巨變。
世人也是如此。
昨日,明智的存在便如泡沫般從時間裡抹去,直到今天早上,世人還未從本能寺之變中回過神來,便又為明智太過倉促的散滅而感到茫然。
然而,此刻明智一族中仍舊有一支還完好無損的兵力。
那便是占領安土城的約一千人的部隊以及坂本城中的數百人部隊。
不必說,統帥便是相當于光秀表兄弟的明智左馬介光春。
合起來,兩城還有數千兵力。
有戰略家曾提出批評說光秀将此軍力空置于近江口是戰略上的極大失誤。
然而,光秀也絕不是想要将此兵力閑置。
隻不過因為秀吉的攻擊猛烈襲來
秀吉與信孝在此共同宿營,于天色未明時進了京都。
這天是六月十四。
一到京都,兩人便先趕往被燒過的本能寺的遺迹,祭拜了信長之靈并彙報了戰況。
這裡早已是一片廢墟,隻剩下僧院的殘骸與灰燼。
隻有池畔一隅,有不知是高台寺還是何處的僧人導起的一導石塊,前面留有供過鮮花與清水的痕迹,也不知是何人所供。
信孝與秀吉便将此處當作是信長與将士的殉葬處一齊叩拜了。
&ldquo現在站在這裡,還是覺得隻要到了安土城便能夠見到父親&hellip&hellip&rdquo 信孝落淚道。
秀吉也伫立在旁邊難以離去。
&ldquo不甘心啊!從六月二日起至今日,正好是十三天,殘留的房檩與立柱上仿佛還殘留着火的味道。
這邊還有燒掉的襯衣斷片。
還有折斷的弓箭&hellip&hellip&rdquo他環顧四周,感慨萬分。
然而,他駐足于此祭拜舊主是在進一步向大津行軍的途中順便過來的。
昨夜從勝龍寺城直接出發的秀吉一軍今早已突進到近江岸邊。
此外,按照昨夜以來的部署,醍醐、山科、逢坂、吉田、白河、二條、七條,都城内外早已經盡在秀吉的指揮和掌控之下。
今早,就連陽光的色澤看上去都格外澄澈。
&ldquo好像從妙心寺抓出很多人。
&rdquo &ldquo聽說在嵯峨也抓了。
&rdquo &ldquo我看到在木阿彌十字路口都斬了&hellip&hellip&rdquo 各處都彌漫着剿滅殘黨的傳言。
從山崎逃來的落魄武士以及在此維護治安的明智一方的将士幾乎一個不留地都被斬殺了。
先前在二條城一戰中負傷,後來到知恩院療養的明智光忠這天早晨聽身旁侍臣說&ldquo秀吉馬上就要進京都了&rdquo,他立刻把自己關在房中自盡了。
數名家臣也一起殉主。
昨夜以來,挺向丹波的高山、中川兩隊于十四日早包圍了龜山城。
然而,光秀的家人已經不在此處。
本以為其子十兵衛光慶會留守在此,卻也并未見其蹤影。
老臣隐岐五郎兵衛于前日病死。
此外,再無像樣兒的将士。
因此龜山城幾乎未遭到任何抵抗。
十四日這天,中央以外的諸侯到底做何打算呢? 也可以說還有一些人仍在雲裡霧中不知所措,然而走海道的德川家康與越前的柴田勝家卻開始積極行動起來。
勝家先命養子勝豐、勝政以及其他諸将作為先鋒先行,自己也随後出了北之莊,越過山巒緊急趕往近江。
此時,他當然是為了上京與主公仇家光秀一戰。
家康的德川一軍也懷着同樣的目的,十四日已經來到熱田。
此時依舊朝着京都不斷向前行軍。
然而此時已經遲了。
光秀之軍早已通過。
而且勝家與家康兩人都與光秀同樣計算失誤。
他們沒有想到秀吉會如此迅速利落地處理好這一驚天動地的巨變。
世人也是如此。
昨日,明智的存在便如泡沫般從時間裡抹去,直到今天早上,世人還未從本能寺之變中回過神來,便又為明智太過倉促的散滅而感到茫然。
然而,此刻明智一族中仍舊有一支還完好無損的兵力。
那便是占領安土城的約一千人的部隊以及坂本城中的數百人部隊。
不必說,統帥便是相當于光秀表兄弟的明智左馬介光春。
合起來,兩城還有數千兵力。
有戰略家曾提出批評說光秀将此軍力空置于近江口是戰略上的極大失誤。
然而,光秀也絕不是想要将此兵力閑置。
隻不過因為秀吉的攻擊猛烈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