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士。
殺了可惜,要加倍重用。
&rdquo 聽完此話,茶茶長籲一口氣,為這個名叫花房職之的武士免于一死而高興,隻因他的聲音像極了京極高次。
六月十四日,前田、上杉、真田、淺野、木村的聯合軍攻下關東平原的重鎮缽形城,捷報于十六日送到秀吉處。
在此期間,秀吉一邊斷斷續續地對小田原城發動小規模進攻,一邊頻繁與小田原的守城軍進行和談的交涉。
在此之前,家康和已故的堀秀政已經秘密地嘗試與守城軍和談,如今更加公然地進行談判。
二十四日,泷川雄利、黑田孝高二人奉秀吉之命,持書信前往小田原城久野口的守将太田氏房處,勸其答應和談。
另一方面,有美酒佳肴從宇喜多秀家的陣營被送往氏房的陣營,以慰勞氏房作為和談中間人的勞苦功高。
與此同時,津久井城、八王子城陷落的消息傳來,如今北條方的城池隻剩武藏的忍城一座,小田原城内的騷亂已是顯而易見。
時不時聽到城内鐵炮的轟擊聲或者城裡某角落原因不明的叫喊聲。
二十六日,秀吉很早着手修建的石垣山的陣城落成,大本營從湯本搬至新城。
茶茶和京極局也随秀吉一起搬至新建的城砦中。
當晚十時,攻城軍齊力用鐵炮向小田原城内開火。
七月三日,和小田原城同樣被包圍的韭山城也開城投降。
周邊的局勢不斷變化,注定了守城軍走向悲慘敗局的命運。
七月五日,北條氏直出城乞降。
秀吉答應免氏直一死,作為接受投降的條件,氏政、氏照以及松田憲秀、大道寺政繁四人必須赴死。
氏直是家康的女婿,秀吉多少看在家康的面子上才饒他不死的。
七日,守城的将士紛紛出城。
八九兩日,庶民們蜂擁出城。
十日,攻城的将士入城。
十一日,氏政、氏照切腹自盡。
至此,長年以來威懾關東地區的北條氏滅亡。
茶茶親眼目睹了北條氏滅亡的過程,覺得和淺井家與柴田家不同,北條的滅亡實在是無藥可救。
淺井和柴田一族都是自行做主燒毀城池,并自行了結的。
氏政、氏照自盡當日,茶茶問秀吉: &ldquo您什麼時候出發?&rdquo 秀吉詫異地問道: &ldquo去哪兒?&rdquo &ldquo不知道,反正您是要離開了吧。
&rdquo &ldquo你怎麼知道?&rdquo &ldquo每毀滅一座城池,殿下總是喜歡這樣不是嗎?&rdquo茶茶說。
她還記得北之莊陷落次日,秀吉便向北進軍的事。
秀吉嚴肅地說道: &ldquo我明天出發。
&rdquo 翌日,茶茶一直送秀吉到石垣山嶄新的城門口,秀吉率領大軍朝奧州[32]方向進發。
跨在戰馬上的秀吉八面威風,今年春天離開京都時那個裝着假胡子的武士人偶一般的秀吉早已不見蹤影。
如今的秀吉,已将關東納入掌中,下一步是征服奧州,然後稱霸日本全土。
茶茶醉心地望着秀吉,可這個老武将完全将自己抛在腦後,一上馬便頭也不回地向大軍集結的廣場奔馳而去。
如今在茶茶心中,秀吉再也不是從前那個滅族仇敵,他瘋狂地占據着自己的身心,再也無人能替代。
與秀吉分開,讓茶茶第一次感到難過。
夏日清晨的驕陽火辣辣地照在大地上,似乎預示着一整日的燥熱。
她陶醉在對秀吉的思念中,四周的蟬聲如雨,将她圍得密不透風。
她感到有些頭暈目眩,胸口憋悶難耐。
秀吉離開後的第二天,也就是十五日,茶茶和京極局一起朝着與秀吉相反的方向出城離開,到達大津預計需要十一天。
茶茶與自己侍女的轎辇在前,京極局及侍女的轎辇跟在後面。
隊伍有時停下來休息,京極局便會下轎來到茶茶的轎辇前關切地詢問:&ldquo您累不累?&rdquo 就這樣接連幾次以後,茶茶突然質問這個像侍女一樣躬身站在自己轎辇旁,卻比自己年長的側室:&ldquo在小田原時你和太閣殿下共處了幾晚?&rdquo 京極局聞言當即滿面通紅,十分為難,那表情似乎快要哭出來一般。
茶茶想,秀吉可能正是喜歡京極局這一點吧。
一想到這裡,她突然心生嫉妒,想就一直這樣僵着,不給京極局台下,但很快又調整了心态。
她放聲大笑,随後壓低聲音秘語道: &ldquo我想讓天下之主成為隻屬于你我二人的私物。
你不想嗎?&rdquo 對于茶茶說出的這番驚人之語,京極局不知如何對答,隻是沉默着,臉色逐漸變得慘白。
茶茶這番話并非一時興起的妄言。
從今年春天開始,這個想法一直萦繞在她心頭。
她憎恨北政所以及秀吉的其他所有側室。
對于秀吉情事的對象,茶茶能忍的唯有京極局,這個繼承了高貴血脈,完全沒有自我的溫婉和氣的女子。
*** [1]天正十六年:1588年。
[2]細川忠興(1563&mdash1646):日本安土桃山時代及江戶時代的武将,号三齋。
他是小倉藩的藩祖,細川藤孝的嫡子,曾經是細川輝經的養子,正室為玉子。
本能寺之變後投降為秀吉的臣子。
是茶道優秀的文化人,利休七哲之一。
[3]桂川、木津川:都是流經京都府的澱川水系的支流。
[4]愛宕山:日本各地有非常多被命名為愛宕的山。
此處指京都附近的一座山。
[5]比良山:橫亘大津市和高島市,位于琵琶湖西面的山脈。
[6]天王山:位于京都府南部、乙訓郡大山崎町,海拔270米,是自古以來的水陸要道。
天正十年(1582)的山崎合戰中,羽柴秀吉首先占領了天王山,大破明智光秀。
[7]男山:日本有多處命名為男山的山峰,此處應是位于京都府八幡市的鸠之峰的别名,海拔143米。
石清水八幡宮便建在山上。
[8]太閣:關白退位後稱為太閣,此時氏鄉如此稱呼秀吉,說明秀吉已将關白之位讓給自己的侄子豐臣秀次。
[9]出兵關東:日後的小田原之戰。
天正十八年(1590),後北條氏家臣豬俣邦憲違反秀吉頒發的總無事令,攻擊真田氏的名胡桃城。
豐臣軍一方面包圍小田原城,一方面攻擊後北條氏的其他領土,最後北條氏政、北條氏直父子開城投降,在關東立足百年的後北條氏滅亡。
[10]恐慌謹言:原文日語&ldquoかしく&rdquo,是古語&ldquoかしこ&rdquo的變體,一般是女性寫信時用來結尾的語言。
表示謙虛之意。
[11]軍役:在戰争時期,大名或家臣有義務向主君提供兵力或兵糧等。
[12]五畿:又名畿内,包括大和、山城、攝津、河内、和泉五國。
現在的奈良縣、京都府中南部、大阪府、兵庫縣東南部。
[13]駿遠三:指駿河國、遠江國、三河國的總稱。
[14]甲信:東山道的甲斐國和信濃國的總稱。
即現在的山梨縣和長野縣。
[15]兵站奉行:負責兵糧的籌措、囤積以及糧倉的維護管理,責任重大。
[16]菅笠三蓋:本為佐佐成政的馬印,據說在小田原征伐戰之前,氏鄉向秀吉請求将迄今為止使用的熊毛馬印換成佐佐成政的馬印。
[17]節刀:天皇賜給即将出征的将軍或者遣唐使的刀,作為任命的信物。
[18]唐冠:近世頭盔的一種。
[19]火威:戰甲的一種。
[20]足柄:神奈川縣至靜岡縣境内的地域名稱。
[21]陣城:在戰國世代,攻城戰規模巨大,持久戰,包圍戰盛行。
攻擊軍出于戰勢考慮會臨時修築城池,為陣城。
[22]陣屋:将士們臨時駐紮的房舍。
[23]塗籠:日本建築的一種方式,指将房屋的牆壁用泥土厚厚塗上一層。
一般百姓會用塗籠的方式建造貯藏室。
[24]岩槻城:日本關東地方中部城市。
位埼玉縣東部岩槻台地上。
[25]上總下總:如今的千葉縣,由舊國名下總、上總、安房三國構成。
[26]遊女:日本幕府時代開始的日本妓女的統稱,因為從業人員在同一個地方待的時間很短而得名。
[27]伊達政宗:(1567&mdash1636),伊達氏第十七代家督,安土桃山時代奧羽地方著名大名,江戶時代仙台藩始祖,人稱&ldquo獨眼龍政宗&rdquo。
[28]底倉:現在的底倉溫泉附近,在神奈川縣足柄下郡箱根町。
[29]橋立的茶壺:呂宋茶壺(經由菲律賓呂宋輸入日本的茶壺)代表作之一,自古就是名器,因利休常用而馳名,&ldquo橋立&rdquo是壺銘。
此壺最先為足利将軍家所有,後經過信長,傳到利休之手。
據傳秀吉曾多次向利休索要此壺未果,利休死後,此壺由前田利常收藏。
[30]玉堂的茶入:茶入是存放抹茶茶粉的茶葉罐,&ldquo玉堂&rdquo為茶銘。
此物也是自古的名器。
[31]利休:千利休,生于1522年,卒于1591年4月21日。
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著名的茶道宗師,人稱茶聖。
是日本茶道的&ldquo鼻祖&rdquo和集大成者,其&ldquo和、敬、清、寂&rdquo的茶道思想對日本茶道發展的影響極其深遠。
[32]奧州:陸奧國。
本州東北端的令制國家。
地域大緻相當于現在的福島、宮城、岩手、青森四縣及秋田縣東北部。
殺了可惜,要加倍重用。
&rdquo 聽完此話,茶茶長籲一口氣,為這個名叫花房職之的武士免于一死而高興,隻因他的聲音像極了京極高次。
六月十四日,前田、上杉、真田、淺野、木村的聯合軍攻下關東平原的重鎮缽形城,捷報于十六日送到秀吉處。
在此期間,秀吉一邊斷斷續續地對小田原城發動小規模進攻,一邊頻繁與小田原的守城軍進行和談的交涉。
在此之前,家康和已故的堀秀政已經秘密地嘗試與守城軍和談,如今更加公然地進行談判。
二十四日,泷川雄利、黑田孝高二人奉秀吉之命,持書信前往小田原城久野口的守将太田氏房處,勸其答應和談。
另一方面,有美酒佳肴從宇喜多秀家的陣營被送往氏房的陣營,以慰勞氏房作為和談中間人的勞苦功高。
與此同時,津久井城、八王子城陷落的消息傳來,如今北條方的城池隻剩武藏的忍城一座,小田原城内的騷亂已是顯而易見。
時不時聽到城内鐵炮的轟擊聲或者城裡某角落原因不明的叫喊聲。
二十六日,秀吉很早着手修建的石垣山的陣城落成,大本營從湯本搬至新城。
茶茶和京極局也随秀吉一起搬至新建的城砦中。
當晚十時,攻城軍齊力用鐵炮向小田原城内開火。
七月三日,和小田原城同樣被包圍的韭山城也開城投降。
周邊的局勢不斷變化,注定了守城軍走向悲慘敗局的命運。
七月五日,北條氏直出城乞降。
秀吉答應免氏直一死,作為接受投降的條件,氏政、氏照以及松田憲秀、大道寺政繁四人必須赴死。
氏直是家康的女婿,秀吉多少看在家康的面子上才饒他不死的。
七日,守城的将士紛紛出城。
八九兩日,庶民們蜂擁出城。
十日,攻城的将士入城。
十一日,氏政、氏照切腹自盡。
至此,長年以來威懾關東地區的北條氏滅亡。
茶茶親眼目睹了北條氏滅亡的過程,覺得和淺井家與柴田家不同,北條的滅亡實在是無藥可救。
淺井和柴田一族都是自行做主燒毀城池,并自行了結的。
氏政、氏照自盡當日,茶茶問秀吉: &ldquo您什麼時候出發?&rdquo 秀吉詫異地問道: &ldquo去哪兒?&rdquo &ldquo不知道,反正您是要離開了吧。
&rdquo &ldquo你怎麼知道?&rdquo &ldquo每毀滅一座城池,殿下總是喜歡這樣不是嗎?&rdquo茶茶說。
她還記得北之莊陷落次日,秀吉便向北進軍的事。
秀吉嚴肅地說道: &ldquo我明天出發。
&rdquo 翌日,茶茶一直送秀吉到石垣山嶄新的城門口,秀吉率領大軍朝奧州[32]方向進發。
跨在戰馬上的秀吉八面威風,今年春天離開京都時那個裝着假胡子的武士人偶一般的秀吉早已不見蹤影。
如今的秀吉,已将關東納入掌中,下一步是征服奧州,然後稱霸日本全土。
茶茶醉心地望着秀吉,可這個老武将完全将自己抛在腦後,一上馬便頭也不回地向大軍集結的廣場奔馳而去。
如今在茶茶心中,秀吉再也不是從前那個滅族仇敵,他瘋狂地占據着自己的身心,再也無人能替代。
與秀吉分開,讓茶茶第一次感到難過。
夏日清晨的驕陽火辣辣地照在大地上,似乎預示着一整日的燥熱。
她陶醉在對秀吉的思念中,四周的蟬聲如雨,将她圍得密不透風。
她感到有些頭暈目眩,胸口憋悶難耐。
秀吉離開後的第二天,也就是十五日,茶茶和京極局一起朝着與秀吉相反的方向出城離開,到達大津預計需要十一天。
茶茶與自己侍女的轎辇在前,京極局及侍女的轎辇跟在後面。
隊伍有時停下來休息,京極局便會下轎來到茶茶的轎辇前關切地詢問:&ldquo您累不累?&rdquo 就這樣接連幾次以後,茶茶突然質問這個像侍女一樣躬身站在自己轎辇旁,卻比自己年長的側室:&ldquo在小田原時你和太閣殿下共處了幾晚?&rdquo 京極局聞言當即滿面通紅,十分為難,那表情似乎快要哭出來一般。
茶茶想,秀吉可能正是喜歡京極局這一點吧。
一想到這裡,她突然心生嫉妒,想就一直這樣僵着,不給京極局台下,但很快又調整了心态。
她放聲大笑,随後壓低聲音秘語道: &ldquo我想讓天下之主成為隻屬于你我二人的私物。
你不想嗎?&rdquo 對于茶茶說出的這番驚人之語,京極局不知如何對答,隻是沉默着,臉色逐漸變得慘白。
茶茶這番話并非一時興起的妄言。
從今年春天開始,這個想法一直萦繞在她心頭。
她憎恨北政所以及秀吉的其他所有側室。
對于秀吉情事的對象,茶茶能忍的唯有京極局,這個繼承了高貴血脈,完全沒有自我的溫婉和氣的女子。
*** [1]天正十六年:1588年。
[2]細川忠興(1563&mdash1646):日本安土桃山時代及江戶時代的武将,号三齋。
他是小倉藩的藩祖,細川藤孝的嫡子,曾經是細川輝經的養子,正室為玉子。
本能寺之變後投降為秀吉的臣子。
是茶道優秀的文化人,利休七哲之一。
[3]桂川、木津川:都是流經京都府的澱川水系的支流。
[4]愛宕山:日本各地有非常多被命名為愛宕的山。
此處指京都附近的一座山。
[5]比良山:橫亘大津市和高島市,位于琵琶湖西面的山脈。
[6]天王山:位于京都府南部、乙訓郡大山崎町,海拔270米,是自古以來的水陸要道。
天正十年(1582)的山崎合戰中,羽柴秀吉首先占領了天王山,大破明智光秀。
[7]男山:日本有多處命名為男山的山峰,此處應是位于京都府八幡市的鸠之峰的别名,海拔143米。
石清水八幡宮便建在山上。
[8]太閣:關白退位後稱為太閣,此時氏鄉如此稱呼秀吉,說明秀吉已将關白之位讓給自己的侄子豐臣秀次。
[9]出兵關東:日後的小田原之戰。
天正十八年(1590),後北條氏家臣豬俣邦憲違反秀吉頒發的總無事令,攻擊真田氏的名胡桃城。
豐臣軍一方面包圍小田原城,一方面攻擊後北條氏的其他領土,最後北條氏政、北條氏直父子開城投降,在關東立足百年的後北條氏滅亡。
[10]恐慌謹言:原文日語&ldquoかしく&rdquo,是古語&ldquoかしこ&rdquo的變體,一般是女性寫信時用來結尾的語言。
表示謙虛之意。
[11]軍役:在戰争時期,大名或家臣有義務向主君提供兵力或兵糧等。
[12]五畿:又名畿内,包括大和、山城、攝津、河内、和泉五國。
現在的奈良縣、京都府中南部、大阪府、兵庫縣東南部。
[13]駿遠三:指駿河國、遠江國、三河國的總稱。
[14]甲信:東山道的甲斐國和信濃國的總稱。
即現在的山梨縣和長野縣。
[15]兵站奉行:負責兵糧的籌措、囤積以及糧倉的維護管理,責任重大。
[16]菅笠三蓋:本為佐佐成政的馬印,據說在小田原征伐戰之前,氏鄉向秀吉請求将迄今為止使用的熊毛馬印換成佐佐成政的馬印。
[17]節刀:天皇賜給即将出征的将軍或者遣唐使的刀,作為任命的信物。
[18]唐冠:近世頭盔的一種。
[19]火威:戰甲的一種。
[20]足柄:神奈川縣至靜岡縣境内的地域名稱。
[21]陣城:在戰國世代,攻城戰規模巨大,持久戰,包圍戰盛行。
攻擊軍出于戰勢考慮會臨時修築城池,為陣城。
[22]陣屋:将士們臨時駐紮的房舍。
[23]塗籠:日本建築的一種方式,指将房屋的牆壁用泥土厚厚塗上一層。
一般百姓會用塗籠的方式建造貯藏室。
[24]岩槻城:日本關東地方中部城市。
位埼玉縣東部岩槻台地上。
[25]上總下總:如今的千葉縣,由舊國名下總、上總、安房三國構成。
[26]遊女:日本幕府時代開始的日本妓女的統稱,因為從業人員在同一個地方待的時間很短而得名。
[27]伊達政宗:(1567&mdash1636),伊達氏第十七代家督,安土桃山時代奧羽地方著名大名,江戶時代仙台藩始祖,人稱&ldquo獨眼龍政宗&rdquo。
[28]底倉:現在的底倉溫泉附近,在神奈川縣足柄下郡箱根町。
[29]橋立的茶壺:呂宋茶壺(經由菲律賓呂宋輸入日本的茶壺)代表作之一,自古就是名器,因利休常用而馳名,&ldquo橋立&rdquo是壺銘。
此壺最先為足利将軍家所有,後經過信長,傳到利休之手。
據傳秀吉曾多次向利休索要此壺未果,利休死後,此壺由前田利常收藏。
[30]玉堂的茶入:茶入是存放抹茶茶粉的茶葉罐,&ldquo玉堂&rdquo為茶銘。
此物也是自古的名器。
[31]利休:千利休,生于1522年,卒于1591年4月21日。
日本戰國時代安土桃山時代著名的茶道宗師,人稱茶聖。
是日本茶道的&ldquo鼻祖&rdquo和集大成者,其&ldquo和、敬、清、寂&rdquo的茶道思想對日本茶道發展的影響極其深遠。
[32]奧州:陸奧國。
本州東北端的令制國家。
地域大緻相當于現在的福島、宮城、岩手、青森四縣及秋田縣東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