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識彎弓射大雕--射雕英雄傳賞析
關燈
小
中
大
《射雕英雄傳》1957年至1959年連載于香港《商報》。
它是金庸先生第一部“超級長篇小說”,同時也是金庸先生最有名的作品。
很多人都是因為這部小說而成為“金庸迷”的。
1980年廣州《武林》雜志首次連載了《射雕英雄傳》,金庸武俠小說首次正式進入大陸。
影響巨大。
《武林》也由此聲名大噪。
1983年,黃日華、翁美齡主演的同名香港電視劇上演,《射雕英雄傳》更是深入新一代的讀者的心。
毫不誇張地說,大陸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鐵血丹心》、《華山論劍》、《滿江紅》的旋律,是他們少年成長過程中無法抹殺的記憶。
作為金庸武俠的優秀作品,小說《射雕英雄傳》可以說的東西很多。
民族沖突、民族主義、英雄主義,俠義、愛情、武功等等,可以說包羅萬象。
這裡,隻能選一些片段,冀望以管窺豹: 風雪話國恥 郭嘯天斟了酒,勸張十五喝了兩杯,說道:“鄉下地方,隻初二、十六方有肉賣。
沒了下酒之物,先生莫怪。
”張十五道:“有酒便好。
聽兩位口音,遮莫也是北方人。
”楊鐵心道:“我兩兄弟原是山東人氏。
隻因受不了金狗的肮髒氣,三年前來到此間,愛這裡人情厚,便住了下來。
剛才聽得先生說道,我們住在江南,猶似在天堂裡一般,怕隻怕金兵何日到來,你說金兵會不會打過江來?” 張十五歎道:“江南花花世界,遍地皆是金銀,放眼但見美女,金兵又有哪一日不想過來?隻是他來與不來,拿主意的卻不是金國,而是臨安的大宋朝廷。
”郭嘯天和楊鐵心齊感詫異,同聲問道:“這卻是怎生說?” 張十五道:“我中國百姓,比女真人多上一百倍也還不止。
隻要朝廷肯用忠臣良将,咱們一百個打他一個,金兵如何能夠抵擋?我大宋北方這半壁江山,是當年徽宗、欽宗、高宗他父子三人奉送給金人的。
這三個皇帝任用奸臣,欺壓百姓,把出力抵抗金兵的大将罷免的罷免,殺頭的殺頭。
花花江山,雙手送将過去,金人卻之不恭,也隻得收了。
今後朝廷倘若仍是任用奸臣,那就是跪在地下,請金兵駕到,他又如何不來?”郭嘯天伸手在桌上重重一拍,隻拍得杯兒、筷兒、碟兒都跳将起來,說道:“正是!” 張十五道:“想當年徽宗道君皇帝一心隻想長生不老,要做神仙,所用的奸臣,像蔡京、王黼,是專幫皇帝搜括的無恥之徒;像童貫、梁師成,是隻會吹牛拍馬的太監;像高俅、李邦彥,是陪皇帝嫖院玩耍的浪子。
道君皇帝正事諸般不理,整日裡若不是求仙學道,便是派人到處去找尋希奇古怪的花木石頭。
一旦金兵打到眼前來,他束手無策,頭一縮,便将皇位傳給了兒子欽宗。
那時忠臣李綱守住了京城汴梁,各路大将率兵勤王,金兵攻打不進,隻得退兵,不料想欽宗聽信了奸臣的話,竟将李綱罷免了,又不用威名素著、能征慣戰的宿将,卻信用一個自稱能請天神天将、會得呼風喚雨的騙子郭京,叫他請天将守城。
天将不肯來,這京城又如何不破?終于徽宗、欽宗都給金兵擄了去。
這兩個昏君自作自受,那也罷了,可害苦了我中國千千萬萬百姓。
” 郭嘯天、楊鐵心越聽越怒。
郭嘯天道:“靖康年間徽欽二帝被金兵擄去這件大恥,我們聽得多了。
天神天将什麼的,倒也聽見過的,隻道是說說笑話,豈難道真有此事?”張十五道:“那還有假的?”楊鐵心道:“後來康王在南京接位做皇帝,手下有韓世忠、嶽爺爺這些天将,本來大可發兵北伐,就算不能直搗黃龍,要收複京城汴梁,卻也并非難事。
隻恨秦桧這奸賊一心想議和,卻把嶽爺爺害死了。
” 張十五替郭,楊二人斟了酒,自己又斟一杯,一口飲幹,說道:“嶽爺爺有兩句詩道:‘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這兩句詩當真說出了中國全國百姓的心裡話。
唉,秦桧這大奸臣運氣好,隻可惜咱們遲生了六十年。
”郭嘯天問道:“若是早了六十年,卻又如何?”張十五道:“那時憑兩位這般英雄氣概,豪傑身手,去到臨安,将這奸臣一把揪住,咱三個就吃他的肉,喝他的血,卻又不用在這裡吃蠶豆、喝冷酒了!”說着三人大笑。
楊鐵心見一壺酒已喝完了,又要了一壺,三人隻是痛罵秦桧。
那跛子又端上一碟蠶豆、一碟花生,聽他三人罵得痛快,忽然嘿嘿兩聲冷笑。
楊鐵心道:“曲三,怎麼了?你說我們罵秦桧罵得不對嗎?”那跛子曲三道:“罵得好,罵得對,有什麼不對?不過我曾聽得人說,想要殺嶽爺爺議和的,罪魁禍首卻不是秦桧。
”三人都感詫異,問道:“不是秦桧?那麼是誰?”曲三道:“秦桧做的是宰相,議和也好,不議和也好,他都做他的宰相。
可是嶽爺爺一心一意要滅了金國,迎接徽欽二帝回來。
這兩個皇帝一回來,高宗皇帝他又做什麼呀?”他說了這幾句話,一跷一拐的又去坐在木凳上,擡頭望天,又是一動不動的出神。
這曲三瞧他容貌也不過二十來歲年紀,可是弓腰曲背,鬓邊見白,從背後瞧去,倒似是個老頭子模樣。
張十五和郭楊二人相顧啞然。
隔了半晌,張十五道:“對,對!這一位兄弟說得很是。
真正害死嶽爺爺的罪魁禍首,隻怕不是秦桧,而是高宗皇帝。
這個高宗皇帝,原本無恥得很,這種事情自然做得出來。
” 郭嘯天問道:“他卻又怎麼無恥了?”張十五道:“當年嶽爺爺幾個勝仗,隻殺得金兵血流成河,屍積如山,隻有逃命之力,更無招架之功,而北方我中國義民,又到處起兵抄鞑子的後路。
金人正在手忙腳亂、魂不附體的當兒,忽然高宗送到降表,說要求和。
金人的皇帝自然大喜若狂,說道:議和倒也可以,不過先得殺了嶽飛。
于是秦桧定下奸計,在風波亭中害死了嶽爺爺。
紹興十一年十二月,嶽爺爺被害,隻隔得一個月,到紹興十二年正月,議和就成功了。
宋金兩國以淮水中流為界。
高宗皇帝向金國稱臣,你道他這道降表是怎生書寫?”楊鐵心道:“那定是寫得很不要臉了。
” 張十五道:“可不是嗎?這道降表,我倒也記得。
高宗皇帝名叫趙構,他在降表中寫道:‘臣構言:既蒙恩造,許備藩國,世世子孫,謹守臣節。
每年皇帝生辰并正旦,遣使稱賀不絕。
歲貢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
’他不但自己做奴才,還叫世世子孫都做金國皇帝的奴才。
他做奴才不打緊,咱們中國百姓可不是跟着也成了奴才?” 砰的一聲,郭嘯天又在桌上重重拍了一記,震倒了一隻酒杯,酒水流得滿桌,怒道:“不要臉,不要臉!這鳥皇帝算是哪一門子的皇帝!” 張十五道:“那時候全國軍民聽到了這個訊息,無不憤慨之極。
淮水以北的百姓眼見河山恢複無望,更是傷心泣血。
高宗見自己的寶座從此坐得穩若泰山,便道是秦桧的大功。
秦桧本來已封到魯國公,這時再加封太師,榮寵無比,權勢薰天。
高宗傳孝宗,孝宗傳光宗,金人占定了我大半邊江山。
光宗傳到當今天子慶元皇帝手裡,他在臨安已坐了五年龍廷,用的是這位韓侂胄韓宰相,今後的日子怎樣?嘿嘿,難說,難說!”說着連連搖頭。
郭嘯天道:“什麼難說?這裡是鄉下地方,盡說無妨,又不比臨安城裡,怕給人聽了去惹禍。
韓侂胄這賊宰相,哪一個不說他是大大的奸臣?說到禍國殃民的本事,跟秦桧是拜把子的兄弟。
” 張十五說到了眼前之事,卻有些膽小了,不敢再那麼直言無忌,喝了一杯酒,說道:“叨擾了兩位一頓酒,小人卻有一句話相勸,兩位是血性漢子,說話行事,卻還得小心,免惹禍端。
時勢既是這樣,咱們老百姓也隻有混口苦飯吃,挨日子罷啦,唉!正是: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楊鐵
它是金庸先生第一部“超級長篇小說”,同時也是金庸先生最有名的作品。
很多人都是因為這部小說而成為“金庸迷”的。
1980年廣州《武林》雜志首次連載了《射雕英雄傳》,金庸武俠小說首次正式進入大陸。
影響巨大。
《武林》也由此聲名大噪。
1983年,黃日華、翁美齡主演的同名香港電視劇上演,《射雕英雄傳》更是深入新一代的讀者的心。
毫不誇張地說,大陸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鐵血丹心》、《華山論劍》、《滿江紅》的旋律,是他們少年成長過程中無法抹殺的記憶。
作為金庸武俠的優秀作品,小說《射雕英雄傳》可以說的東西很多。
民族沖突、民族主義、英雄主義,俠義、愛情、武功等等,可以說包羅萬象。
這裡,隻能選一些片段,冀望以管窺豹: 風雪話國恥 郭嘯天斟了酒,勸張十五喝了兩杯,說道:“鄉下地方,隻初二、十六方有肉賣。
沒了下酒之物,先生莫怪。
”張十五道:“有酒便好。
聽兩位口音,遮莫也是北方人。
”楊鐵心道:“我兩兄弟原是山東人氏。
隻因受不了金狗的肮髒氣,三年前來到此間,愛這裡人情厚,便住了下來。
剛才聽得先生說道,我們住在江南,猶似在天堂裡一般,怕隻怕金兵何日到來,你說金兵會不會打過江來?” 張十五歎道:“江南花花世界,遍地皆是金銀,放眼但見美女,金兵又有哪一日不想過來?隻是他來與不來,拿主意的卻不是金國,而是臨安的大宋朝廷。
”郭嘯天和楊鐵心齊感詫異,同聲問道:“這卻是怎生說?” 張十五道:“我中國百姓,比女真人多上一百倍也還不止。
隻要朝廷肯用忠臣良将,咱們一百個打他一個,金兵如何能夠抵擋?我大宋北方這半壁江山,是當年徽宗、欽宗、高宗他父子三人奉送給金人的。
這三個皇帝任用奸臣,欺壓百姓,把出力抵抗金兵的大将罷免的罷免,殺頭的殺頭。
花花江山,雙手送将過去,金人卻之不恭,也隻得收了。
今後朝廷倘若仍是任用奸臣,那就是跪在地下,請金兵駕到,他又如何不來?”郭嘯天伸手在桌上重重一拍,隻拍得杯兒、筷兒、碟兒都跳将起來,說道:“正是!” 張十五道:“想當年徽宗道君皇帝一心隻想長生不老,要做神仙,所用的奸臣,像蔡京、王黼,是專幫皇帝搜括的無恥之徒;像童貫、梁師成,是隻會吹牛拍馬的太監;像高俅、李邦彥,是陪皇帝嫖院玩耍的浪子。
道君皇帝正事諸般不理,整日裡若不是求仙學道,便是派人到處去找尋希奇古怪的花木石頭。
一旦金兵打到眼前來,他束手無策,頭一縮,便将皇位傳給了兒子欽宗。
那時忠臣李綱守住了京城汴梁,各路大将率兵勤王,金兵攻打不進,隻得退兵,不料想欽宗聽信了奸臣的話,竟将李綱罷免了,又不用威名素著、能征慣戰的宿将,卻信用一個自稱能請天神天将、會得呼風喚雨的騙子郭京,叫他請天将守城。
天将不肯來,這京城又如何不破?終于徽宗、欽宗都給金兵擄了去。
這兩個昏君自作自受,那也罷了,可害苦了我中國千千萬萬百姓。
” 郭嘯天、楊鐵心越聽越怒。
郭嘯天道:“靖康年間徽欽二帝被金兵擄去這件大恥,我們聽得多了。
天神天将什麼的,倒也聽見過的,隻道是說說笑話,豈難道真有此事?”張十五道:“那還有假的?”楊鐵心道:“後來康王在南京接位做皇帝,手下有韓世忠、嶽爺爺這些天将,本來大可發兵北伐,就算不能直搗黃龍,要收複京城汴梁,卻也并非難事。
隻恨秦桧這奸賊一心想議和,卻把嶽爺爺害死了。
” 張十五替郭,楊二人斟了酒,自己又斟一杯,一口飲幹,說道:“嶽爺爺有兩句詩道:‘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這兩句詩當真說出了中國全國百姓的心裡話。
唉,秦桧這大奸臣運氣好,隻可惜咱們遲生了六十年。
”郭嘯天問道:“若是早了六十年,卻又如何?”張十五道:“那時憑兩位這般英雄氣概,豪傑身手,去到臨安,将這奸臣一把揪住,咱三個就吃他的肉,喝他的血,卻又不用在這裡吃蠶豆、喝冷酒了!”說着三人大笑。
楊鐵心見一壺酒已喝完了,又要了一壺,三人隻是痛罵秦桧。
那跛子又端上一碟蠶豆、一碟花生,聽他三人罵得痛快,忽然嘿嘿兩聲冷笑。
楊鐵心道:“曲三,怎麼了?你說我們罵秦桧罵得不對嗎?”那跛子曲三道:“罵得好,罵得對,有什麼不對?不過我曾聽得人說,想要殺嶽爺爺議和的,罪魁禍首卻不是秦桧。
”三人都感詫異,問道:“不是秦桧?那麼是誰?”曲三道:“秦桧做的是宰相,議和也好,不議和也好,他都做他的宰相。
可是嶽爺爺一心一意要滅了金國,迎接徽欽二帝回來。
這兩個皇帝一回來,高宗皇帝他又做什麼呀?”他說了這幾句話,一跷一拐的又去坐在木凳上,擡頭望天,又是一動不動的出神。
這曲三瞧他容貌也不過二十來歲年紀,可是弓腰曲背,鬓邊見白,從背後瞧去,倒似是個老頭子模樣。
張十五和郭楊二人相顧啞然。
隔了半晌,張十五道:“對,對!這一位兄弟說得很是。
真正害死嶽爺爺的罪魁禍首,隻怕不是秦桧,而是高宗皇帝。
這個高宗皇帝,原本無恥得很,這種事情自然做得出來。
” 郭嘯天問道:“他卻又怎麼無恥了?”張十五道:“當年嶽爺爺幾個勝仗,隻殺得金兵血流成河,屍積如山,隻有逃命之力,更無招架之功,而北方我中國義民,又到處起兵抄鞑子的後路。
金人正在手忙腳亂、魂不附體的當兒,忽然高宗送到降表,說要求和。
金人的皇帝自然大喜若狂,說道:議和倒也可以,不過先得殺了嶽飛。
于是秦桧定下奸計,在風波亭中害死了嶽爺爺。
紹興十一年十二月,嶽爺爺被害,隻隔得一個月,到紹興十二年正月,議和就成功了。
宋金兩國以淮水中流為界。
高宗皇帝向金國稱臣,你道他這道降表是怎生書寫?”楊鐵心道:“那定是寫得很不要臉了。
” 張十五道:“可不是嗎?這道降表,我倒也記得。
高宗皇帝名叫趙構,他在降表中寫道:‘臣構言:既蒙恩造,許備藩國,世世子孫,謹守臣節。
每年皇帝生辰并正旦,遣使稱賀不絕。
歲貢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
’他不但自己做奴才,還叫世世子孫都做金國皇帝的奴才。
他做奴才不打緊,咱們中國百姓可不是跟着也成了奴才?” 砰的一聲,郭嘯天又在桌上重重拍了一記,震倒了一隻酒杯,酒水流得滿桌,怒道:“不要臉,不要臉!這鳥皇帝算是哪一門子的皇帝!” 張十五道:“那時候全國軍民聽到了這個訊息,無不憤慨之極。
淮水以北的百姓眼見河山恢複無望,更是傷心泣血。
高宗見自己的寶座從此坐得穩若泰山,便道是秦桧的大功。
秦桧本來已封到魯國公,這時再加封太師,榮寵無比,權勢薰天。
高宗傳孝宗,孝宗傳光宗,金人占定了我大半邊江山。
光宗傳到當今天子慶元皇帝手裡,他在臨安已坐了五年龍廷,用的是這位韓侂胄韓宰相,今後的日子怎樣?嘿嘿,難說,難說!”說着連連搖頭。
郭嘯天道:“什麼難說?這裡是鄉下地方,盡說無妨,又不比臨安城裡,怕給人聽了去惹禍。
韓侂胄這賊宰相,哪一個不說他是大大的奸臣?說到禍國殃民的本事,跟秦桧是拜把子的兄弟。
” 張十五說到了眼前之事,卻有些膽小了,不敢再那麼直言無忌,喝了一杯酒,說道:“叨擾了兩位一頓酒,小人卻有一句話相勸,兩位是血性漢子,說話行事,卻還得小心,免惹禍端。
時勢既是這樣,咱們老百姓也隻有混口苦飯吃,挨日子罷啦,唉!正是: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薰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楊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