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章 黨的好兒女

關燈
天,黑烏烏的,隐約地可以看見那灰色的路溝。

     馬英走在最前面,搜索着前進。

    身後是一付擔架,其實就是一塊地主客廳上的花格子門扇,上邊放了一條破棉絮,杜平昏迷不醒地躺在上邊,由王二虎和四個戰士輪換擡着。

    可是走了已經有十五裡地了,王二虎高低不讓人換,累得他呼嗤呼嗤大口地喘粗氣。

     早晨出發的時候,還是一支一百多人的隊伍,而如今很多同志犧牲了,負傷了,被沖散了!政委負了重傷。

    這支部隊是馬英看着它一天天成長壯大起來的,是經過千辛萬苦、千難萬險才把它組織起來的。

    和王金蘭的鬥争,到軍區沖破敵人的封鎖線,西河店的戰鬥…… “大隊長,政委醒了,叫你!”忽然小董跑到前面輕輕地喊道。

     馬英急忙轉回來,走到擔架旁:“怎麼樣了,覺得好些了嗎?” “你們往哪裡擡我?”杜平有氣無力地說道,“告訴你們,你們這樣擡着我是沒有戰鬥力的。

    再迂上敵人怎麼辦?把我放下來。

    ……” “放下來,放在哪裡,就放在這路上?”馬英氣沖沖地說,“你想想,這怎麼能辦得到?” “政委,我們舍不了你啊!”小董帶着哭腔說。

     “同志,”杜平嚴肅地說,“你們這是怎麼回事呢?要這樣,我們就得天天哭了。

    同志,理智一點,理智……”他的聲音又微弱的聽不見了。

     王二虎卻一句話也不說,隻顧擡擔架大步往前走。

     眼看着背後燃燒着的村莊愈離愈遠了。

    前邊就是大王莊,這是他們部隊常來活動的地方,村南不遠有一坐破廟,他們也在這裡躲過敵人,馬英讓先到廟裡休息,再到村子裡找飯吃,大家整整一天沒有吃飯了。

     輕輕推開廟門,沒有動靜,馬英張開匣子槍的大小機頭,頭前走進去。

    隻見神案上香爐裡還有幾撮正燒着的半截香,他不由感歎道:這年頭,有的老百姓還指望這些泥菩薩來保佑他們呢!他把那幾撮香捏在一起,四周搜索了一下,見沒有什麼可疑的現象,叫把杜平擡進來。

     擡到大殿上,杜平仍然昏迷不醒。

    馬英留下來守着,命令大家進村找吃的,又囑咐小董一定要趕快給政委弄些東西吃。

     大家都走了。

    馬英借着香火看了看杜平,隻見他的臉色慘白,咀唇幹裂,眼淚便不由奪眶而出,他想,人成了這個樣子!他又看了看杜平胸上纏着的那件白布衫,血從裡邊浸出來,凝固了一層又一層。

    他握住杜平那幹瘦而又冷冷的手,把耳朵貼在他的胸口聽了聽,心髒還在跳動,他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心想要是能再過兩個小時就有辦法了,前邊十幾裡地就是何村鋪,那裡可以想法找治外傷的老醫生。

    …… 他站起來,到廟門口看了看,小董還沒回來。

     杜平從昏迷中醒來了,他不覺得疼痛,也不覺得難過,隻覺得心裡空得慌,好象血液已經流幹了,渾身一點力氣也沒有了,就連眼皮都動彈不得。

     他已經予感到生命屬于他的時間已經不長了,可是他并不感到突然,也不感到驚慌和痛苦,這一刻是他早就想到了的。

    奪去他生命的不是病魔,是鬼子的子彈,他用他的鮮血又給敵人寫下了一筆帳,在同志們複仇的心上,又加了一把火!…… 他是一九三五年來到這個縣的,他是這個縣第一個革命的播種人。

    七年來,他在這塊六十裡見方的土地上撒遍了革命的種子,遍地開放出革命的花朵,閃耀着鮮豔的光輝,他閉着眼睛,就象看見滿天星星一樣。

    這裡邊有一顆最亮的星星,那就是馬英,是他工作的接替人,他為黨而感到光榮和驕傲。

    他趁現在還活着時要完成的唯一的任務,就是要馬英帶着剩下的同志們立刻離開他,迅速地轉移到安全地區。

    ……他振作着叫道:“馬英同志,馬英同志……” “政委,我在這裡,我在這裡。

    ”馬英一隻腿跪在地下,把咀湊到杜平的耳邊答道。

     杜平用盡平生氣力,把眼睛睜開了,他要再看一看他這親密的戰友。

    香火光中,他模胡地看見馬英的臉,覺得那臉比以前變得更加沉着堅定了。

    他微弱地說道:“我沒有什麼話要給你講。

    你,你已經成長起來了。

    隻希望你把隊伍帶出去,一定要帶出去,這是我們黨的命根子,記着,記着……”“我記着的!我記着的!”馬英連聲重複着。

     “還有,”杜平象是想起一件大事,用了很大的氣力,但聲音還是那樣微小,“蘇建才……他……表現不正常……”他的咀唇還在顫抖着,卻沒有聲音了。

    一霎時,他的雙眼一合,頭栽到一邊。

     “杜政委!杜政委!”馬英不顧一切地大聲喊叫,回聲在這坐陰森森的大殿裡嗡嗡作響,卻沒有人回答。

     馬英摸了摸杜平那冰冷的手,茫然地站起來,杜平生前和他在一起的那許許多多的生活場景一齊出現在他的眼前,他的一舉一動、聲音笑貌都活生生地印在他腦子裡,他,他怎麼會死了呢?……他一步一步走到那黑烏烏的廟院裡,眼淚刷刷地流了下來。

     多少戰友倒下了,多少同志失散了,殘酷的戰争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