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水淹七軍 敗走麥城(3)
關燈
小
中
大
二一六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劉備漢中稱王,諸葛亮及全體武将都向他朝賀。
劉備交還原來的左将軍及宜城亭候的官銜印绶,立其子劉禅為王太子。
并以拔牙門将軍魏延為鎮北将軍,領漢中太守,負責漢中地區防務。
劉備與諸葛亮等返回成都,以許清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關羽為前将軍,張飛為右将軍,馬超為左将軍,趙雲為翊軍将軍,征伐漢中地區功勞最大的黃忠為後将軍,地位高于其他四将,組成新王國的四大軍團。
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五人,時稱“五虎上将”。
劉備在成都封官施爵時,荊州的關羽正率軍攻打襄、樊,劉備為了以爵位激勵關羽攻城拔寨,親自委派益州前部司馬(相當于侍從副官)費詩前往荊州授關羽印绶。
費詩負劉備的親筆信與印绶,順江而下,沿途經險灘惡浪,飛棧峭壁,風塵仆仆來到荊州。
關羽聞聽劉備侍官來荊州,将印绶交于自己,于是,出城三裡迎接劉備的使者。
費詩坐驿車中,遠遠地見荊州城外一彪軍馬整齊排列着,幾面寫有“關”字的帥旗迎風招展,知道關羽親自出城來迎接自己來了,心裡不禁高興起來,旅途的勞累一掃而光。
看看就要走近關羽的軍隊,費詩就下了車,手持一卷信紙,向迎來的關羽拱手施禮。
費詩幾年沒與關羽謀面了,此刻乍見,仍覺關羽威儀不減當年。
關羽迎接費詩進了城門,辟一館雅舍為其居住。
夜,關羽擺筵為費詩洗塵。
主客興會,其情漸濃,飲至酣處,費詩拿出劉備寫的信給關羽,關羽就着紅燭之光閱讀。
先前臉上還是微笑自若,當讀至“孤封汝為前将軍,張飛為右将軍,馬超為左将軍,趙雲為翊軍将軍,黃忠為後将軍”之時,不禁捋起美髯,卧蠶眉緊鎖。
閱完,他向費詩問道:“費司馬,漢中王封我為前将軍,黃忠為後将軍,這是為何?” 因後将軍是所有将軍中地位最高的爵位,故關羽不服。
費詩道:“黃忠在漢中屢立戰功,寶刀不老,漢中王就封他為後将軍了。
” 關羽怒道:“翼德是我結拜的兄弟,勇猛善戰,他是令敵人喪膽的虎将;馬孟起世代名将之後;趙子龍護幼主,功高勞苦,他們三位與我平起平坐,我無意見。
黃忠是何許人,竟與我等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兵為伍!” 關羽說完,兀自發怒,不肯受印绶。
費詩萬萬沒有想到關羽會如此窄量,他素知關羽重義,一諾千金,現在聽他口吻真是盛名難副。
于是他笑着說:“将軍為争爵位,竟不受印,實在辜負漢中王的期望。
從前蕭何、曹參與漢高祖一同舉大旗反暴秦,得到高祖的重用,信任,地位極高。
而韓信、陳平來降高祖,地位反高過他倆,未聞蕭、曹以之怨恨過。
何況将軍與漢中王親如骨肉,禍福與共,非外人所比。
而漢中王要建立王業,難道隻用屬于自己同派别的親信嗎?我勸将軍不要計較官位之高低,爵位之多少。
我隻是一介使者,銜命而來,你不接受印绶,我帶回去複命而已,但将軍這種粗率之舉,可能讓漢中王左右為難,請慎重地三思吧!” 費詩言語有理中暗含譏諷,關羽有怒也不好發作,他聽到如不接受印绶會使劉備左右為難時,就說:“好吧!多謝費司馬剖解其中利害,關某
劉備交還原來的左将軍及宜城亭候的官銜印绶,立其子劉禅為王太子。
并以拔牙門将軍魏延為鎮北将軍,領漢中太守,負責漢中地區防務。
劉備與諸葛亮等返回成都,以許清為太傅,法正為尚書令,關羽為前将軍,張飛為右将軍,馬超為左将軍,趙雲為翊軍将軍,征伐漢中地區功勞最大的黃忠為後将軍,地位高于其他四将,組成新王國的四大軍團。
關羽、張飛、馬超、趙雲、黃忠五人,時稱“五虎上将”。
劉備在成都封官施爵時,荊州的關羽正率軍攻打襄、樊,劉備為了以爵位激勵關羽攻城拔寨,親自委派益州前部司馬(相當于侍從副官)費詩前往荊州授關羽印绶。
費詩負劉備的親筆信與印绶,順江而下,沿途經險灘惡浪,飛棧峭壁,風塵仆仆來到荊州。
關羽聞聽劉備侍官來荊州,将印绶交于自己,于是,出城三裡迎接劉備的使者。
費詩坐驿車中,遠遠地見荊州城外一彪軍馬整齊排列着,幾面寫有“關”字的帥旗迎風招展,知道關羽親自出城來迎接自己來了,心裡不禁高興起來,旅途的勞累一掃而光。
看看就要走近關羽的軍隊,費詩就下了車,手持一卷信紙,向迎來的關羽拱手施禮。
費詩幾年沒與關羽謀面了,此刻乍見,仍覺關羽威儀不減當年。
關羽迎接費詩進了城門,辟一館雅舍為其居住。
夜,關羽擺筵為費詩洗塵。
主客興會,其情漸濃,飲至酣處,費詩拿出劉備寫的信給關羽,關羽就着紅燭之光閱讀。
先前臉上還是微笑自若,當讀至“孤封汝為前将軍,張飛為右将軍,馬超為左将軍,趙雲為翊軍将軍,黃忠為後将軍”之時,不禁捋起美髯,卧蠶眉緊鎖。
閱完,他向費詩問道:“費司馬,漢中王封我為前将軍,黃忠為後将軍,這是為何?” 因後将軍是所有将軍中地位最高的爵位,故關羽不服。
費詩道:“黃忠在漢中屢立戰功,寶刀不老,漢中王就封他為後将軍了。
” 關羽怒道:“翼德是我結拜的兄弟,勇猛善戰,他是令敵人喪膽的虎将;馬孟起世代名将之後;趙子龍護幼主,功高勞苦,他們三位與我平起平坐,我無意見。
黃忠是何許人,竟與我等同列?大丈夫終不與老兵為伍!” 關羽說完,兀自發怒,不肯受印绶。
費詩萬萬沒有想到關羽會如此窄量,他素知關羽重義,一諾千金,現在聽他口吻真是盛名難副。
于是他笑着說:“将軍為争爵位,竟不受印,實在辜負漢中王的期望。
從前蕭何、曹參與漢高祖一同舉大旗反暴秦,得到高祖的重用,信任,地位極高。
而韓信、陳平來降高祖,地位反高過他倆,未聞蕭、曹以之怨恨過。
何況将軍與漢中王親如骨肉,禍福與共,非外人所比。
而漢中王要建立王業,難道隻用屬于自己同派别的親信嗎?我勸将軍不要計較官位之高低,爵位之多少。
我隻是一介使者,銜命而來,你不接受印绶,我帶回去複命而已,但将軍這種粗率之舉,可能讓漢中王左右為難,請慎重地三思吧!” 費詩言語有理中暗含譏諷,關羽有怒也不好發作,他聽到如不接受印绶會使劉備左右為難時,就說:“好吧!多謝費司馬剖解其中利害,關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