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仕途初登 嶄露鋒芒(9)

關燈
劉章得知陳天龍等人被捉的消息,正要親赴曹相處請予寬大處理。

    不料行至半道,即有新禁令出,連忙差人去看,才知内容,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氣,隻得打道回府。

     曹操親自審問陳天龍等人,最後當場判決:處陳天龍等五人斬首。

    處其餘八人關監。

    陳天龍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磕頭求饒不止。

    他萬萬沒有想到曹操居然如此武斷鐵面,連皇親也奈何他不得。

    他真悔、真恨、真悲哀,竟大聲号啕起來了。

     第二日,将陳天龍等五人押至天龍教教祠門外空地上,宣讀罪行,執行砍頭。

    濟南百姓傾城出動,趕來圍觀,刑場上人山人海,但卻寂靜無聲。

    宣判之後,執行斬首時,才爆發出歡呼。

     為了徹底搗毀天龍教,曹操又令群衆退去,将天龍教教祠一把火當場燒毀。

     一邊沖天大火,正在燃燒;一邊即按從祠内得到的納銀上貢名冊,将從教祠沒收的銀兩,按各冊上記數,一一退還原主。

    凡逃離濟南的人,其銀兩暫由相府保管。

     收到銀兩的百姓真是感激涕零,稱曹操為救星。

     濟南城發生的這一翻天覆地的變化,使曹操鐵面無私的名聲傳播甚遠。

    原先,因受天龍教的迫害而背井離鄉遠走他鄉的人,又陸續回到濟南來了。

    而且,其他地方的一些百姓,也紛紛往濟南遷徙。

    一時間,濟南成了天下太平之所,人民安居樂業,商店生意興隆。

     但是,曹操在濟南肅清貪污、罷黜無能的郡縣官吏的舉措,自然又得罪了不少宦官及外戚豢養的特權階層。

    特别是天龍教一案,使劉章對曹操恨得要死,便利用他皇親的身份,去京城散布曹操的流言。

    于是,朝中上下的既得利益者,就都對曹操極端忿恨起來。

     朝中上下這多麼人恨曹操,曹操的好日子自然不會長了。

     中平二年,即公元一八五年,朝廷下令,将曹操調為東郡太守。

    與濟南相相比,東郡太守還更高一級,名義上曹操是升了官,而實際上,是把他從濟南弄開。

    更有甚者,弄他到東郡任太守,顯然是放在宦官能直接控制的地方,以便找機會加害于他。

     曹操生性十分敏感和機智,不會看不出這一陰謀。

    他左思右想,都沒有更好的對付辦法,于是,決定來一個大膽反常的舉動———辭官,曹操的理由是,近來健康狀況十分不佳,特向朝廷請長假回鄉養病。

     曹操為什麼有如此舉措,内心是這樣想的:當此時候,宦官想害他的機鋒已露,必須識時務避其鋒芒,目前隻有請假回鄉,不參與政事,才是避其鋒芒的最好辦法。

    另一方面,他想到,自己年剛三十,和他同年舉孝廉的不少已是五十開外的人,即使日後等個二十年,待天下的亂局較穩定後再出來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