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篇 蜀主窺吳向三峽
關燈
小
中
大
曹丕廢漢獻帝為山陽公自己稱帝一事當然傳到了吳蜀。
東吳的孫權似乎不太介意,仍然保持着對魏形勢上的臣服,西蜀的劉備當然不會無所作為。
蜀中傳言漢獻帝被殺,于是劉備就設祭壇上尊谥。
漢獻帝大概是中國曆史上最倒黴的皇帝,從登基以來不但一天實權都沒有過,還曾連乞丐都不如地颠沛流離,最後還來了個活人受香火。
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四月,劉備也黃袍加身,國号漢作為對漢朝的繼承,史稱蜀漢,并改元章武。
稱帝後的劉備,立刻就召集群臣讨論收拾東吳報仇的事情。
沒想到,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一個動作:搖頭。
除張飛以外資格最老的趙雲就首先勸劉備冷靜點:“國賊是曹操,而不是孫權。
如果我們先滅掉曹魏,東吳還敢放肆?如今曹操雖然死了,曹丕卻篡位稱帝。
我們應趁此良機圖謀關中,先占領黃河渭河上流一帶再讨伐叛逆。
那樣,關東的義士必然箪食壺漿迎接我們。
如今卻先要和東吳拼命,一旦開戰後局勢難以控制,這不是什麼好主意。
”大家看到子龍開了頭,也都紛紛發言,異口同聲地勸劉備,您還是聽子龍的良言,冷靜點吧。
劉備火了,我就是不冷靜!秦宓上書,說此行兇多吉少,劉備立刻把這個“危言聳聽”的家夥下了獄(後來假釋),橫下一條心要給孫權點顔色看看。
然而,在這個節骨眼上,劉備卻再次臨陣折将。
自從自己起兵以來就一直追随自己的車騎将軍張飛,是蜀漢雄壯威猛僅次于關羽的勇将。
然而,這兩個人都有缺點,關羽善待士卒傲慢大夫,而張飛則尊敬君子小看軍人。
劉備常常告誡張飛:“你對手下的殺虐太過分了,每天動不動就鞭打士卒還讓他們繼續侍奉在自己左右,這早晚會招緻殺身之禍。
”張飛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又是一個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這次劉備禦駕親征東吳,命令張飛帶領人馬來參戰。
沒想到,張飛的手下張達範疆等人先刺殺了張飛,然後順江而下一溜煙地逃到了東吳。
張飛的部下無奈,隻好寫了表章申報劉備。
劉備一聽,是張飛部下而不是本人來的表,當時就明白了:“唉,張飛也完了...”{連連遭受重大打擊的劉備,仍然不肯回頭。
當年七月,他親自進兵。
孫權派人向劉備求和,劉備當然不聽。
撤兵,這不是事實承認你的"侵略"嗎?笑話!呂蒙在擊殺關羽不久後就病逝(這次千真萬确,不是裝的),東吳繼任的南郡太守,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寫信給劉備陳述利害關系,劉備也不理。
當時留言滿天飛,都說諸葛瑾暗自派人去劉備那裡,萬一東吳兵敗後給自己留條後路,孫權嗤之以鼻:“我和諸葛瑾,生死不渝。
他不會對不起我,就象我也不會對不起他一樣。
”陸遜也稱諸葛瑾決不是這種小人。
諸葛瑾曾經屢次出使西蜀,和他弟弟諸葛亮隻在辦公室見面,私下從來不打交道,這樣的人又怎麼會背叛? 劉備一路延長江東下,勢如破竹。
蜀将馮習吳班等人在巫山一帶接二連三地挫敗吳軍,不久後四萬大軍(注1)就打到了秭歸。
孫權也不甘示弱調兵遣将,任命鎮西将軍陸遜為主将,帶領五萬大軍抵抗,朱然潘璋徐盛韓當等宿将都給這個小娃娃的當副手。
北方的曹丕,一直在密切關注着這場鹬蚌相争。
對此,群臣議論紛紛,大都認為蜀那麼巴掌大的地方,能征慣戰的有隻有關羽。
如今關羽已經戰死,哪裡還能有所作為,肯定不會發兵。
劉晔卻一針見血地指出:“蜀确實是小國,但是劉備的政策一直是威武自強,勢必興師動衆來顯示自己之遊刃有餘。
況且,關羽和劉備
東吳的孫權似乎不太介意,仍然保持着對魏形勢上的臣服,西蜀的劉備當然不會無所作為。
蜀中傳言漢獻帝被殺,于是劉備就設祭壇上尊谥。
漢獻帝大概是中國曆史上最倒黴的皇帝,從登基以來不但一天實權都沒有過,還曾連乞丐都不如地颠沛流離,最後還來了個活人受香火。
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四月,劉備也黃袍加身,國号漢作為對漢朝的繼承,史稱蜀漢,并改元章武。
稱帝後的劉備,立刻就召集群臣讨論收拾東吳報仇的事情。
沒想到,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一個動作:搖頭。
除張飛以外資格最老的趙雲就首先勸劉備冷靜點:“國賊是曹操,而不是孫權。
如果我們先滅掉曹魏,東吳還敢放肆?如今曹操雖然死了,曹丕卻篡位稱帝。
我們應趁此良機圖謀關中,先占領黃河渭河上流一帶再讨伐叛逆。
那樣,關東的義士必然箪食壺漿迎接我們。
如今卻先要和東吳拼命,一旦開戰後局勢難以控制,這不是什麼好主意。
”大家看到子龍開了頭,也都紛紛發言,異口同聲地勸劉備,您還是聽子龍的良言,冷靜點吧。
劉備火了,我就是不冷靜!秦宓上書,說此行兇多吉少,劉備立刻把這個“危言聳聽”的家夥下了獄(後來假釋),橫下一條心要給孫權點顔色看看。
然而,在這個節骨眼上,劉備卻再次臨陣折将。
自從自己起兵以來就一直追随自己的車騎将軍張飛,是蜀漢雄壯威猛僅次于關羽的勇将。
然而,這兩個人都有缺點,關羽善待士卒傲慢大夫,而張飛則尊敬君子小看軍人。
劉備常常告誡張飛:“你對手下的殺虐太過分了,每天動不動就鞭打士卒還讓他們繼續侍奉在自己左右,這早晚會招緻殺身之禍。
”張飛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又是一個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這次劉備禦駕親征東吳,命令張飛帶領人馬來參戰。
沒想到,張飛的手下張達範疆等人先刺殺了張飛,然後順江而下一溜煙地逃到了東吳。
張飛的部下無奈,隻好寫了表章申報劉備。
劉備一聽,是張飛部下而不是本人來的表,當時就明白了:“唉,張飛也完了...”{連連遭受重大打擊的劉備,仍然不肯回頭。
當年七月,他親自進兵。
孫權派人向劉備求和,劉備當然不聽。
撤兵,這不是事實承認你的"侵略"嗎?笑話!呂蒙在擊殺關羽不久後就病逝(這次千真萬确,不是裝的),東吳繼任的南郡太守,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寫信給劉備陳述利害關系,劉備也不理。
當時留言滿天飛,都說諸葛瑾暗自派人去劉備那裡,萬一東吳兵敗後給自己留條後路,孫權嗤之以鼻:“我和諸葛瑾,生死不渝。
他不會對不起我,就象我也不會對不起他一樣。
”陸遜也稱諸葛瑾決不是這種小人。
諸葛瑾曾經屢次出使西蜀,和他弟弟諸葛亮隻在辦公室見面,私下從來不打交道,這樣的人又怎麼會背叛? 劉備一路延長江東下,勢如破竹。
蜀将馮習吳班等人在巫山一帶接二連三地挫敗吳軍,不久後四萬大軍(注1)就打到了秭歸。
孫權也不甘示弱調兵遣将,任命鎮西将軍陸遜為主将,帶領五萬大軍抵抗,朱然潘璋徐盛韓當等宿将都給這個小娃娃的當副手。
北方的曹丕,一直在密切關注着這場鹬蚌相争。
對此,群臣議論紛紛,大都認為蜀那麼巴掌大的地方,能征慣戰的有隻有關羽。
如今關羽已經戰死,哪裡還能有所作為,肯定不會發兵。
劉晔卻一針見血地指出:“蜀确實是小國,但是劉備的政策一直是威武自強,勢必興師動衆來顯示自己之遊刃有餘。
況且,關羽和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