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篇 暗箭傷白馬,明火紅官渡

關燈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紹曹操經過各自的準備,終于開始了正面交鋒。

    袁紹首先派得力大将顔良進攻白馬。

    四月,曹操準備救援,卻聲西擊東地向西擺出一副要渡黃河攻擊袁紹後方的樣子。

    袁紹果然上當,調兵遣将防備。

    曹操卻來個急行軍偷襲在白馬的顔良。

    離白馬隻有十幾裡了,顔良才發覺這袁曹決戰的第一刀居然砍到自己頭上來了,慌忙應戰。

    曹操派張遼關羽為先鋒進擊。

    關羽在亂軍中看到顔良的麾蓋,“策馬刺良于萬衆之中”(注1)。

    袁軍遭遇偷襲又喪失主将,頓時潰不成軍。

    袁紹聽到這個消息,才知道被曹操給涮了。

    惱怒之餘,就要渡黃河追擊。

    沮授又勸他:“勝負變化,不能不加以詳查。

    如今還是應該穩健一點,先屯兵延津,分兵去攻打官渡。

    如果勝了,再大舉渡河不遲。

    如果敗了,我們也有後盾。

    這樣冒冒失失地前進,一旦兵敗則全軍覆滅的危險。

    ”袁紹這時早就殺紅了眼,這樣的“緩手”哪能考慮?當即把頭一搖,拉着大軍就渡河猛追。

    看着悠悠的黃河,沮授感歎:“當頭的躊躇滿志,手下的好大喜功,黃河啊黃河,我還回得來嗎!?”從此對袁紹徹底失望,告了個病假就不再出頭。

    袁紹見他消極怠工,惱恨交加,把他的人馬又劃出一部分給了郭圖。

     袁紹的另一員大将文醜追到延津南岸,曹操正在高處觀戰。

    手下人報告:“敵人有大約五六百騎兵。

    ”又過了片刻:“騎兵有所增多,步兵則難以計數。

    ”曹操果斷地命令:“行了,不用再報告了。

    ”然後命令解鞍放馬,作為引誘文醜上當的誘餌。

    果然,文醜和劉備帶着五六千騎兵一看山腳下到處是曹操的馬匹辎重,以為曹操看到大軍後吓得丢盔棄甲翻山逃命,就得意洋洋地開始收繳“戰利品”。

    曹操等的就是這個機會,立即指揮手下僅有的六百騎兵迅猛出擊,文醜甚至還未能收攏部隊進行抵抗就死在了亂軍中。

    顔良文醜都是袁紹數一數二的勇将,兩戰就都掉了腦袋,袁紹軍中震駭,再也不敢小看曹操。

    曹操則帶着兩個漂亮的“Ace”從容退守官渡。

     中原硝煙未盡,江南又出了大事。

    興平二年冬(公元195年),孫策從袁術手下離開後,先擊敗劉繇的部将樊能張英等,而後百戰百勝。

    他又能約束部下嚴明軍紀,對百姓秋毫無犯。

    他進入曲阿後,下令:“劉繇等人的部下如果有人要來投奔,既往不咎。

    願意加入我的部隊,歡迎;不願意的也不強求。

    ”于是,十天之内就召集了兩萬人千匹馬。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袁術妄想稱帝,孫策看到兩家過去的交情寫信勸告,卻被袁術當作了耳旁風。

    從此,兩家決裂。

    孫策又擊敗嚴白虎王朗等人,大緻平定了江東。

    看到這一切,曹操以朝廷的名義封孫策為讨逆将軍,吳侯。

    建安三年,擊敗并俘獲劉繇的大将太史慈,建安四年,又巧取割據廬江的劉勳,迫降嚴守豫張的華歆,軍事上可謂一帆風順,連曹操都感歎不已:“獅兒難與争鋒也”。

    然而,孫策為人舉動輕浮,總是喜歡一個人跑去打獵。

    手下的虞翻就勸他,這麼做會有危險,可孫策嘴巴上答應,實際上我行我素,并未放在心上。

     孫策看到袁紹曹操打得不可開交,也想來個挾天子以令諸侯(英雄所見略同),暗地裡準備偷襲許昌(注2)。

    這個時候,廣陵太守陳登召集嚴白虎的餘部,似乎有不利于孫策的迹象。

    孫策于是回師攻打陳登,因為軍糧不濟沒能立刻動手。

    閑暇無事之餘,孫策又跑去打獵。

    孫策在平定江東時,曾殺掉了吳郡太守許貢。

    許貢的“餘孽”咬牙切齒地想為主公報仇,這次終于等到了機會。

    孫策跨下的是千裡名駒,神駿無比,一加鞭就把别人抛到了腦後。

    然而,這正是許貢的部下夢寐以求的機會。

    他們事先埋伏好,看到孫策落單後亂箭齊發,射中了孫策的臉。

    孫策的随從趕到,立刻就把這幾個刺客碎屍萬段。

    可是晚了,孫策那張清秀的臉龐不但毀了,連他那二十六歲年輕的生命都保不住了。

    孫策自知大限将至,把弟弟孫權和張昭等重臣叫到床前,語重心長地囑咐:“如今天下大亂,以吳越之衆,三江之固,完全可以有所作為。

    諸位要好好輔佐我弟弟!”又告訴孫權:“舉江東之衆,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争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如卿。

    ”經此一番費心勞力,當天夜裡小霸王就離開了人世。

    當時孫策雖然占有會稽廬江吳郡等地,統治還不能算根深蒂固。

    各地聽說孫策的死訊,不少人在擔心之餘有了離開的打算。

    張昭周瑜等看到孫權英雄能夠成就大業,仍然忠心不改盡心輔佐。

    (注3) 孫策沒來,曹操後院卻另起波瀾。

    汝南的黃巾劉辟等反叛了曹操,并打起了支持袁紹的旗号。

    袁紹派劉備去支援,又派人拉攏曹操的部下陽安都尉李通,以征南将軍的頭銜來引誘。

    劉表也在這個時候來遊說李通。

    李通不但通通拒絕,還砍了袁紹使者的頭送給曹操:“曹公明哲,一定會稱霸天下。

    袁紹雖然現在強盛,早晚是曹操的俘虜。

    我誓死不會背叛。

    ”然而,劉備劉辟等在汝南擄掠,許昌以南的郡縣全都不安。

    曹操因為和袁紹已經開仗也沒法分身,正為此事頭疼之際,曹仁挺身而出,一針見血地指出:“南方各地因為我們面臨袁紹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