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篇 不拘一格降人才
關燈
小
中
大
東漢的光武帝劉秀為後世留下了一句名言:"人苦不知足,既得隴,複望蜀。
"占領漢中後,曹操的手下們立刻就想起了這一古訓。
當時擔任丞相主簿的司馬懿提議:"劉備雖然從劉璋手上騙到了益州,但蜀人對他并未心服口服。
如今他又和孫權結仇,為了江陵糾纏不休(劉備雖然和孫權和解,但直到當年十一月左右才回到成都),這樣的天賜良機不能放過。
如今攻克漢中,西川頗有唇亡齒寒之感。
如果進兵,對手必然土崩瓦解,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想不到,一直"壯心不已"的曹操這時卻搖了搖頭沒有效仿漢光武,或許他是想起了赤壁的前車之鑒,認為攻取西川決不會那麼容易;或許是他還惦記着其他的地方,不能在此泥足深陷。
劉晔也跟着說:"劉備是人中豪傑,進退有度但做決定不太迅速。
如今他剛剛得到西蜀,還沒能使手下心服口服。
如今我們兵鋒所向,蜀人震恐,形勢一邊倒。
如今以您的英明,趁勢進取沒有不克的理由。
如果稍微慢一點,那麼諸葛孔明明于治國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為将,蜀地人民安定後則不會有這樣的機會了。
"曹操還是沒有聽從。
畢竟,劉秀得隴望蜀時已經沒有别的擔心,而曹操卻做不到。
七天後,曹操的部下帶來了幾個從蜀中逃來的人。
曹操問起西蜀的情況,他們老實交待:"西蜀聽說您攻克了漢中,相當驚恐。
一天裡的大驚小怪幾十次,守将殺都沒用。
"曹操有點動心,又問劉晔:"現在進兵,如何?"沒想到,這次輪到劉晔搖頭說No:"如今西蜀已經有了防備,不靈了。
"曹操于是留夏侯淵為主将鎮守漢中,自己回師。
當年董卓李催禍亂長安時,不少人避亂從斜谷等道路入漢中,不下幾十萬人。
如今北方平定了,漢中長安又成了一家,他們懷念故土,共有八萬多戶的居民跟着曹操離開了漢中。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八月,與劉備達成妥協的孫權趁曹操西征漢中的良機,帶領十萬大軍發動了對合肥的大規模攻勢,深入長江以北幾百裡。
當時的合肥隻有七千守軍,由張遼李典樂進三員虎将統領。
曹操西征時未雨綢缪,考慮到了合肥的安危,給合肥的護軍薛悌留下了一封錦囊妙計,上寫着:“吳軍不到,不許開拆。
”面對着孫權的兵臨城下,大家打開了這封信,上面卻隻有寥寥數語:“如果孫權到了,張李兩位将軍出戰,樂将軍堅守,薛護軍不得幹擾作戰。
”大家面面相觑,嘴巴上雖然不說心裡面卻都嘀咕:七千人馬怎能抵抗十萬大軍?張遼看到大家的猶豫,胸有成竹地分析道:“魏公遠在漢中,因此孫權才敢大動幹戈趁火打劫。
坐等救兵,我們早就完了。
這就是為什麼魏公叫我們先趁其立足未穩先發制人的原因:挫敗敵人的銳氣安定我方的心态,然後可以堅守。
”樂進等人仍然有顧慮,沉默不言。
張遼大怒:“成敗在此一舉。
你們若是狐疑顧慮,我自己也要決一死戰!”這一番言語,終于打動了向來和張遼不睦的李典:“這是國家大事,我怎敢因為私怨而荒廢公事!願随将軍出戰!”當天晚上,張遼募集了八百敢死隊員,殺牛宰馬激勵士氣。
第二天清晨,還在作着攻克合肥美夢的孫權,遇到的卻是一位披堅執銳身先士卒的勇士。
張遼率領他的八百鐵騎給了孫權當頭一棒,并親自斬殺幾十名江東将士。
面對吳國的十萬大軍,他放肆地大叫:“我就是合肥主将張遼!孫仲謀,快來決一死戰!”然後旋風一般地沖向孫權的麾蓋。
孫權大驚失色手足無措,逃到一處小山上暫避。
張遼跟着就殺到,示威般地大喊要孫權出來決戰。
孫權到底不是孫策,不敢應戰,躲在人群裡手裡拿着長戟戰戰兢兢。
然而,驚魂初定的他看清張遼隻不過有幾百騎兵後,鎮靜下來,立刻指揮人馬把這些“送死”的家夥分割包圍,嘴角開始浮現出了微笑。
不過,他的微笑不久就凝固了:就在他眼皮底下張遼越戰越勇,帶着幾十名騎兵左沖右突,東吳的人馬根本就擋不住這位橫沖直撞的張文遠,他帶着幾十名騎兵一舉沖破了孫權的包圍。
還在包圍圈中奮戰的士兵們見到,高聲大喊:“張将軍,你就這麼舍棄我等嗎!”張遼聽到後,眉頭都不皺就翻身躍馬再次殺進重圍,完全不把“多英俊”的江東子弟放在眼裡,又将這些人馬帶出。
孫權的人馬完全洩了氣,沒人敢擋一招半勢。
這樣,自從早晨到中午,張遼将志在必得的吳軍蹂躏一番後回到合肥堅守。
魏吳雙方這下子都相信了,合肥決不是可以輕易攻克的!孫權勉
"占領漢中後,曹操的手下們立刻就想起了這一古訓。
當時擔任丞相主簿的司馬懿提議:"劉備雖然從劉璋手上騙到了益州,但蜀人對他并未心服口服。
如今他又和孫權結仇,為了江陵糾纏不休(劉備雖然和孫權和解,但直到當年十一月左右才回到成都),這樣的天賜良機不能放過。
如今攻克漢中,西川頗有唇亡齒寒之感。
如果進兵,對手必然土崩瓦解,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想不到,一直"壯心不已"的曹操這時卻搖了搖頭沒有效仿漢光武,或許他是想起了赤壁的前車之鑒,認為攻取西川決不會那麼容易;或許是他還惦記着其他的地方,不能在此泥足深陷。
劉晔也跟着說:"劉備是人中豪傑,進退有度但做決定不太迅速。
如今他剛剛得到西蜀,還沒能使手下心服口服。
如今我們兵鋒所向,蜀人震恐,形勢一邊倒。
如今以您的英明,趁勢進取沒有不克的理由。
如果稍微慢一點,那麼諸葛孔明明于治國為相,關羽張飛勇冠三軍為将,蜀地人民安定後則不會有這樣的機會了。
"曹操還是沒有聽從。
畢竟,劉秀得隴望蜀時已經沒有别的擔心,而曹操卻做不到。
七天後,曹操的部下帶來了幾個從蜀中逃來的人。
曹操問起西蜀的情況,他們老實交待:"西蜀聽說您攻克了漢中,相當驚恐。
一天裡的大驚小怪幾十次,守将殺都沒用。
"曹操有點動心,又問劉晔:"現在進兵,如何?"沒想到,這次輪到劉晔搖頭說No:"如今西蜀已經有了防備,不靈了。
"曹操于是留夏侯淵為主将鎮守漢中,自己回師。
當年董卓李催禍亂長安時,不少人避亂從斜谷等道路入漢中,不下幾十萬人。
如今北方平定了,漢中長安又成了一家,他們懷念故土,共有八萬多戶的居民跟着曹操離開了漢中。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八月,與劉備達成妥協的孫權趁曹操西征漢中的良機,帶領十萬大軍發動了對合肥的大規模攻勢,深入長江以北幾百裡。
當時的合肥隻有七千守軍,由張遼李典樂進三員虎将統領。
曹操西征時未雨綢缪,考慮到了合肥的安危,給合肥的護軍薛悌留下了一封錦囊妙計,上寫着:“吳軍不到,不許開拆。
”面對着孫權的兵臨城下,大家打開了這封信,上面卻隻有寥寥數語:“如果孫權到了,張李兩位将軍出戰,樂将軍堅守,薛護軍不得幹擾作戰。
”大家面面相觑,嘴巴上雖然不說心裡面卻都嘀咕:七千人馬怎能抵抗十萬大軍?張遼看到大家的猶豫,胸有成竹地分析道:“魏公遠在漢中,因此孫權才敢大動幹戈趁火打劫。
坐等救兵,我們早就完了。
這就是為什麼魏公叫我們先趁其立足未穩先發制人的原因:挫敗敵人的銳氣安定我方的心态,然後可以堅守。
”樂進等人仍然有顧慮,沉默不言。
張遼大怒:“成敗在此一舉。
你們若是狐疑顧慮,我自己也要決一死戰!”這一番言語,終于打動了向來和張遼不睦的李典:“這是國家大事,我怎敢因為私怨而荒廢公事!願随将軍出戰!”當天晚上,張遼募集了八百敢死隊員,殺牛宰馬激勵士氣。
第二天清晨,還在作着攻克合肥美夢的孫權,遇到的卻是一位披堅執銳身先士卒的勇士。
張遼率領他的八百鐵騎給了孫權當頭一棒,并親自斬殺幾十名江東将士。
面對吳國的十萬大軍,他放肆地大叫:“我就是合肥主将張遼!孫仲謀,快來決一死戰!”然後旋風一般地沖向孫權的麾蓋。
孫權大驚失色手足無措,逃到一處小山上暫避。
張遼跟着就殺到,示威般地大喊要孫權出來決戰。
孫權到底不是孫策,不敢應戰,躲在人群裡手裡拿着長戟戰戰兢兢。
然而,驚魂初定的他看清張遼隻不過有幾百騎兵後,鎮靜下來,立刻指揮人馬把這些“送死”的家夥分割包圍,嘴角開始浮現出了微笑。
不過,他的微笑不久就凝固了:就在他眼皮底下張遼越戰越勇,帶着幾十名騎兵左沖右突,東吳的人馬根本就擋不住這位橫沖直撞的張文遠,他帶着幾十名騎兵一舉沖破了孫權的包圍。
還在包圍圈中奮戰的士兵們見到,高聲大喊:“張将軍,你就這麼舍棄我等嗎!”張遼聽到後,眉頭都不皺就翻身躍馬再次殺進重圍,完全不把“多英俊”的江東子弟放在眼裡,又将這些人馬帶出。
孫權的人馬完全洩了氣,沒人敢擋一招半勢。
這樣,自從早晨到中午,張遼将志在必得的吳軍蹂躏一番後回到合肥堅守。
魏吳雙方這下子都相信了,合肥決不是可以輕易攻克的!孫權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