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篇 東臨碣石有遺篇
關燈
小
中
大
袁紹打了敗仗,樹倒猢狲散。
冀州治下的不少郡縣都畏懼于曹操的大棒而反叛投靠了曹操。
屁股還沒有坐穩的袁紹不但不反思自己的過錯,反而想起回到邺城後這番狼狽不堪的模樣,還得受田豐的冷嘲熱諷,心一煩就将獄中的田别駕賜死。
沮授則因為不肯投降而死在了曹操軍中。
袁紹逃到将軍蔣義渠的軍營後,手把手地說:“我的腦袋就交給你了。
”蔣義渠到是忠心耿耿,把自己的主營讓給袁紹,請袁紹下命令主持。
大家聽說袁紹還活着,被打散的人馬又慢慢回來了一些。
袁紹打擊那些背叛自己的郡縣,稍微穩定了局勢。
曹操擊敗了袁紹後,又想趁孫策剛死的機會攻打江東,欺負欺負那個小不點孫權。
這時在許昌的張纮勸告:“趁人之危,不是什麼好名聲。
一旦不順利則白白地樹敵,不如趁機結交。
”曹操其實大戰之後也需要恢複元氣,就順水推舟地表薦孫權為讨虜将軍會稽太守,并派張纮回到東吳。
袁曹争霸前,長沙的張羨聽從桓階的勸告支持曹操,和劉表打得不可開交。
曹操當然沒有餘力去支援。
這時,張羨病死,劉表則趁機平定長沙以及桂陽零陵。
從此劉表全據荊州,也成了沃野千裡帶甲十萬的諸侯。
(注1) 周瑜的好友魯肅是江北淮南人,這時因為戰亂避禍于江東。
看到中原漸漸穩定,就起了回鄉的念頭。
周瑜聽說,連忙勸他留下,并把他引薦給孫權。
孫權見到魯肅,相當親熱。
大宴之後送走了其他賓客,還拉着魯肅接着喝。
孫權問魯肅:“如今天下大亂群雄并起,我也想象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稱霸諸侯,先生您有什麼好主意?”魯肅微微一笑:“當年漢高祖劉邦想屈膝于義帝都做不到,就是因為有楚霸王項羽。
如今曹操甚至勝于當年的項羽,您怎麼能輕易地成為齊桓公晉文公?以我看,漢室難以複興,曹操不能卒除。
将軍您還是應該立足江東,來觀看天下的成敗。
如今北方戰亂不斷,應趁此機會攻黃祖破劉表,全部占有長江天險。
然後建立帝号來争奪天下,這是漢高祖一樣的功業呀(齊桓公晉文公又算老幾?)。
”孫權大吃一驚:“如今我隻不過想經營一方來輔佐朝廷,實在不如您高瞻遠矚雄才大略。
”張昭等人認為魯肅年輕,做事粗心大意,而孫權卻不介意,繼續信任重用魯肅。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春三月,曹操經過幾個月的休整,又打算趁袁紹元氣大傷的機會攻打荊州的劉表,為長沙的張羨出氣。
荀彧又勸:“袁紹既然戰敗,就應該趁老虎受傷時落井下石。
如果勞師遠征劉表,萬一袁紹死灰複燃,那我們就前功盡棄了。
”曹操恍然大悟,于是于當年四月進兵,擊敗袁紹在倉亭的部隊。
九月,得勝返回許昌後,兵鋒南下進攻汝南的劉備。
劉備明白不是對手,趕忙先派麋竺孫乾去劉表那裡,然後帶着人馬逃到了劉表手下。
曹操又命令夏侯淵張遼等人圍攻東海的昌豨(原來依附于呂布的農民起義軍,呂布覆滅後投降曹操,又反叛)。
張遼看到昌豨有猶豫的樣子,料定他能夠說服就單人獨騎入城勸降了他。
曹操鞏固後方後,建安七年正月又進兵官渡,作攻打袁紹的準備。
這個節骨眼上,袁紹經過兩年的折騰,終于油盡燈枯。
夏五月,帶着戰敗的恥辱含恨離開了人世。
袁紹有三個兒子,袁譚袁熙袁尚。
袁紹的續弦劉氏溺愛小兒子袁尚,就整天在袁紹面前誇他如何敬老愛幼文韬武略。
袁紹枕頭風聽多了,就有了立袁尚為後的打算,但一直不曾明言。
建安元年袁譚進攻在青州的孔融。
孔融是個儒生,哪裡見過真刀真槍,當時就吓跑了。
從此,袁譚在袁紹手下一直出任青州刺史。
後來袁紹又把次子袁熙派去當幽州刺史,外甥高幹為并州刺史,唯獨留小兒子袁尚在身邊,如何打算不是明擺着嘛。
沮授生前就勸袁紹,這麼做将來自找麻煩。
袁譚袁尚都不是傻瓜,為了誰能繼承父業而明争暗鬥,手下的謀臣也是各有彼此:郭圖辛評依附着長子袁譚,逢紀審配卻一直為袁譚所厭惡。
袁紹病入膏肓,連明确的遺囑都沒能留下就升天了。
大家都認為長子袁譚應名正言順地繼位,審配等人卻擔心這樣一來自己就要倒黴,于是炮制了袁尚即位的遺囑。
袁譚從青州回來奔喪,一看自己不能即位,一氣之下,自稱車騎将軍跑到了黎陽。
黎陽是抗擊曹操的前線,袁譚此舉到未必全是私心。
然而,袁尚害怕這個哥哥什麼時候反水,不肯多給他兵馬,還派逢紀跟随(監
冀州治下的不少郡縣都畏懼于曹操的大棒而反叛投靠了曹操。
屁股還沒有坐穩的袁紹不但不反思自己的過錯,反而想起回到邺城後這番狼狽不堪的模樣,還得受田豐的冷嘲熱諷,心一煩就将獄中的田别駕賜死。
沮授則因為不肯投降而死在了曹操軍中。
袁紹逃到将軍蔣義渠的軍營後,手把手地說:“我的腦袋就交給你了。
”蔣義渠到是忠心耿耿,把自己的主營讓給袁紹,請袁紹下命令主持。
大家聽說袁紹還活着,被打散的人馬又慢慢回來了一些。
袁紹打擊那些背叛自己的郡縣,稍微穩定了局勢。
曹操擊敗了袁紹後,又想趁孫策剛死的機會攻打江東,欺負欺負那個小不點孫權。
這時在許昌的張纮勸告:“趁人之危,不是什麼好名聲。
一旦不順利則白白地樹敵,不如趁機結交。
”曹操其實大戰之後也需要恢複元氣,就順水推舟地表薦孫權為讨虜将軍會稽太守,并派張纮回到東吳。
袁曹争霸前,長沙的張羨聽從桓階的勸告支持曹操,和劉表打得不可開交。
曹操當然沒有餘力去支援。
這時,張羨病死,劉表則趁機平定長沙以及桂陽零陵。
從此劉表全據荊州,也成了沃野千裡帶甲十萬的諸侯。
(注1) 周瑜的好友魯肅是江北淮南人,這時因為戰亂避禍于江東。
看到中原漸漸穩定,就起了回鄉的念頭。
周瑜聽說,連忙勸他留下,并把他引薦給孫權。
孫權見到魯肅,相當親熱。
大宴之後送走了其他賓客,還拉着魯肅接着喝。
孫權問魯肅:“如今天下大亂群雄并起,我也想象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稱霸諸侯,先生您有什麼好主意?”魯肅微微一笑:“當年漢高祖劉邦想屈膝于義帝都做不到,就是因為有楚霸王項羽。
如今曹操甚至勝于當年的項羽,您怎麼能輕易地成為齊桓公晉文公?以我看,漢室難以複興,曹操不能卒除。
将軍您還是應該立足江東,來觀看天下的成敗。
如今北方戰亂不斷,應趁此機會攻黃祖破劉表,全部占有長江天險。
然後建立帝号來争奪天下,這是漢高祖一樣的功業呀(齊桓公晉文公又算老幾?)。
”孫權大吃一驚:“如今我隻不過想經營一方來輔佐朝廷,實在不如您高瞻遠矚雄才大略。
”張昭等人認為魯肅年輕,做事粗心大意,而孫權卻不介意,繼續信任重用魯肅。
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春三月,曹操經過幾個月的休整,又打算趁袁紹元氣大傷的機會攻打荊州的劉表,為長沙的張羨出氣。
荀彧又勸:“袁紹既然戰敗,就應該趁老虎受傷時落井下石。
如果勞師遠征劉表,萬一袁紹死灰複燃,那我們就前功盡棄了。
”曹操恍然大悟,于是于當年四月進兵,擊敗袁紹在倉亭的部隊。
九月,得勝返回許昌後,兵鋒南下進攻汝南的劉備。
劉備明白不是對手,趕忙先派麋竺孫乾去劉表那裡,然後帶着人馬逃到了劉表手下。
曹操又命令夏侯淵張遼等人圍攻東海的昌豨(原來依附于呂布的農民起義軍,呂布覆滅後投降曹操,又反叛)。
張遼看到昌豨有猶豫的樣子,料定他能夠說服就單人獨騎入城勸降了他。
曹操鞏固後方後,建安七年正月又進兵官渡,作攻打袁紹的準備。
這個節骨眼上,袁紹經過兩年的折騰,終于油盡燈枯。
夏五月,帶着戰敗的恥辱含恨離開了人世。
袁紹有三個兒子,袁譚袁熙袁尚。
袁紹的續弦劉氏溺愛小兒子袁尚,就整天在袁紹面前誇他如何敬老愛幼文韬武略。
袁紹枕頭風聽多了,就有了立袁尚為後的打算,但一直不曾明言。
建安元年袁譚進攻在青州的孔融。
孔融是個儒生,哪裡見過真刀真槍,當時就吓跑了。
從此,袁譚在袁紹手下一直出任青州刺史。
後來袁紹又把次子袁熙派去當幽州刺史,外甥高幹為并州刺史,唯獨留小兒子袁尚在身邊,如何打算不是明擺着嘛。
沮授生前就勸袁紹,這麼做将來自找麻煩。
袁譚袁尚都不是傻瓜,為了誰能繼承父業而明争暗鬥,手下的謀臣也是各有彼此:郭圖辛評依附着長子袁譚,逢紀審配卻一直為袁譚所厭惡。
袁紹病入膏肓,連明确的遺囑都沒能留下就升天了。
大家都認為長子袁譚應名正言順地繼位,審配等人卻擔心這樣一來自己就要倒黴,于是炮制了袁尚即位的遺囑。
袁譚從青州回來奔喪,一看自己不能即位,一氣之下,自稱車騎将軍跑到了黎陽。
黎陽是抗擊曹操的前線,袁譚此舉到未必全是私心。
然而,袁尚害怕這個哥哥什麼時候反水,不肯多給他兵馬,還派逢紀跟随(監